李霏
摘 要:民商法的制定需要在保證人們的基本權利,而且還需要保證市場經濟的穩定的發展,避免對公眾的利益產生損害,在市場經濟管理中還需要不斷的完善自身的權利,這樣才能促進企業立法。而民商法的立法規制與其他法律也有不同,本文就是對民法商法原則和企業立法的規制的分析。
關鍵詞:民商法原則;企業立法;規制分析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的企業數量不斷的增多,要想保證我國經濟市場的穩定發展,立法是關鍵的環節。在立法制定中,民商法的立法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和市場要求,保證法律不僅能夠保證企業的利益,還應該保證公眾的利益,也就是在市場發展中還需要不斷完善相關的規定,保證市場的穩定的發展。民商法立法需要注意的問題比較多,而且對立法規制相關的問題也應該不斷的完善。本文就是對相關問題的研究。
1 民商法立法的基本原則
1.1 誠信原則
民商法的誠信原則主要就是民事活動當事人在市場交易中需要遵守的諾言,主要就是在市場交易中需要保證自身能夠根據客觀事實進行描述,不能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而出現不顧事實,做出有損他人利益的事情。誠實守信是市場經濟中的基本商業道德,這種商業道德是維持市場經濟交流活動的基礎。市場經濟的誠信原則是為了保證市場的問題,而且這也是市場交易雙方降低成本的一種方式,保證交易的連續性。
1.2 平等原則
民商法的平等的原則主要就是參與民事活動當事人在法律中的平等的地位,也就是在法律中對不同地位的主體都是平等對待,這是由于社會地位高低、行政地位等影響。平等原則就是不管當事人經歷過或是做過什么樣的事情,每個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在民商法中每個人都應該與自己的權利,應該根據自己承擔的義務和責任,這是民商法立法的原則。
1.3 公序良俗原則
民商法的公序良俗原則主要就是當事人充實活動的內容和目的不能違反公序良俗,主要就是應該遵守公共秩序和善良的風俗。公序良俗主要就是為了彌補法律上存在的漏洞,法律的制定一定會出現一些問題,這就需要進行界定,主要就是為了避免出現損害公共利益的事情,避免違反社會道德的現象的出現,在這一原則中沒有具體的要求,可以直接使用[1]。
1.4 意思自治原則
民商法中的意識自治原則就是在參與社會活動或是市場交易,任何機關和組織等都不能干預當事人的意愿,當事人能夠根據自己的主觀的意愿進行各項工作。意思自治原則主要就是在市場經濟中當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進行管理工作,主要就是對自己的財產有占有、使用和處分的權利,締結契約的自由和締結契約對象的自由。在行使自己的權利的使用,可以根據自己的權利,在不違反法律規定的基礎上可以根據自己的主觀意愿進行權利的行駛。
2 民商法中立法原則對企業立法規制分析
2.1 民商法中企業的地位的確定
民商法中需要重視市場經濟發展中,企業是市場經濟的參與者,需要重視民商法對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的確認,需要保證立法對企業主體資格的保證,在市場經濟中需要重視企業的地位。首先,確定企業的獨立性。企業需要在市場中具有獨立的主體,也就是在市場經濟的發展中,企業可以獨立進行經營,對企業出現的問題采取合理的措施。其次,保證企業的財產的獨立,也就是在市場經濟的發展中需要重視企業的財產的獨立,避免出現財產所有權劃分不清等問題,這對企業的經營不利[2]。最后,在企業的發展中需要重視對國有資產的運營和使用權利的盈利性。在企業的發展中需要重視對國有資產的使用,在經濟發展中還需要重視對企業內部權利濫用的現象,企業的發展中還需要重視對內部的管理。在企業的發展中還需要重視對國有資產保護。在我國全民所有制企業的發展中,企業實際運營的管理中對管理人的權限沒有進行界定,導致了企業內部存在著權利濫用的現象,企業的行為出發點可能出現為了某個人的利益而開展,但是不能保證企業自身的利益。所以在民商法中需要重視國有資產的保護,保證企業的出發點是為了企業的發展,并不是為了某些人的利益[3]。
2.2 政府和企業關系的確定
民商法中需要對政府和企業的關系進行界定。在市場經濟的發展中還需要重視對市場的引導,政府應該積極的引導市場經濟的發展,還需要重視對其服務功能的完善,這樣才能促進管理工作的完善,保證對市場的引導。市場經濟的發展中需要重視對市場的監督,市場的主體并不是政府而是企業,所以在民商法的確立就需要重視與企業的關系,應該保證對市場的監督。我國企業的發展中需要政府的監督,由于我國的市場比較混亂,所以在對市場的管理中就需要加強監督,政府應該降低對企業干預,應該以引導為主。政府還應該給與私營、民營企業更多的幫助,主要就是為了保證國有企業和其他企業能夠穩定的發展,促進企業的發展,還需要完善對市場的關系[4]。相比于國有其他,私營企業擁有的資源比較少所以政府應該給與私營企業等更多的幫助,促進市場的良性競爭。政府應該成為企業的服務者,應該保護還企業,保證企業的穩定的發展。在市場發展中,保證市場的活力十分重要,所以在市場經濟的發展中,企業需要提升企業的活力,而且還應該提升企業發展的潛力[5]。
2.3 對企業行為的立法要求
民商法中國應該對企業的行為進行具體的規定,主要就是為了保證企業更好的發展,保證企業與市場相適應。法律是為了通過行為的調整,是對社會關系的規范,主要就是為了保證市場經濟的發展。在民法中需要界定,市場經濟發展中商業經濟本質的基本要求,需要保證市場經濟的穩定的發展。在市場經濟的發展中還需要對企業的行為方式進行要求,需要保證對市場經濟的作用。民法的基本原則就是約束交易,主要就是為了保證企業的行為方式滿足市場的要求,這是市場規則在法律上的反應。民商法是基本法律,是為了保障市場的規范發展,這是民商法的主要的作用,是為了促進企業和市場的發展。但是在企業的發展中,有些行為可能對市場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這就需要對企業的行為進行約束,在法律允許的范圍進行盡心經營,實行自身的合法權益。民商法在市場經濟的發展中需要與企業良性的互動,民商法也是為了保證市場的穩定,民商法、市場和企業是相互影響的關系,相互約束主要就是為了保持關系的平衡,這樣才能促進市場和企業的發展。在市場經濟的發展中,企業需要在法律規定下進行經營才能促進自身的穩定的發展,實現盈利,這樣也能夠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這對市場和企業的互動也有重要的意義[6]。
3 結語
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要參與者,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企業,而民商法就是對企業的主體地位的確認,這是對企業主體資格的確認,主要就是保障企業在市場經濟發展中的參與權。在市場經濟的發展中需要重視企業的獨立財產權,重視企業的主體地位,而且在立法中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這些原則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基礎,在市場經濟的發展中也需要重視保證企業的參與權等,保證企業的參與平等。
參考文獻
[1]劉騰.試論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的內涵及其完善路徑[J].法制與社會,2018(28):7-8.
[2]趙丹暉.試析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的內涵及其完善路徑[J].法制博覽,2018(26):214.
[3]岳冠華,孫倩.社會經濟發展中民商法的變化與發展的探討[J].法制博覽,2018(23):214.
[4]王梓睿.論民商法原則對企業立法的規制[J].現代國企研究,2016(10):44.
[5]張琳.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的內涵及其完善路徑[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04):108-109.
[6]陳鑫強.論民商法原則對企業立法的規制分析[J].法制博覽,2015(2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