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心怡
摘 要:高中是人生的一個重要階段,對我們今后的人生有著深遠的影響。那么,我們該如何充分利用這三年呢?這少不了高效的學習方法和正確的學習習慣的幫助。作為一名在校高中生,在本文中我將根據(jù)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和經(jīng)驗總結,對高中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展開簡單論述。
關鍵詞:高中生;學習習慣;學習方法
歌德有言:人不光是靠他生來就有的一切,而是靠他從學習中所得到一切來造就自己。學習可以使我們開拓視野,提高修養(yǎng),實現(xiàn)人生價值,提高人生境界。而高中三年是我們學習的最重要階段之一。相對于初中,高中的知識量很大、學科內容很深、綜合系統(tǒng)性強,如何在高中三年里以最高效的學習方法和正確的學習習慣,獲得最好的學習效果呢?我將根據(jù)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和經(jīng)驗總結,對此展開簡單論述。
一、學習習慣
在我看來,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分為三個時間段的三個步驟,分別是:上課前——預習、上課中——聽講、上課后——復習。下面對其逐一闡述。
1.預習——不打無準備之仗。課前預習是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知識提前預習,不但能提高聽課效率,增強聽講針對性,更重要的是它還能培養(yǎng)起一種讓我們受益終身的能力——自學能力。那么,如何做到有效的預習呢?
通讀教材。大致了解主要的學習內容;質疑。在通讀教材的基礎上,深入思考,對自己不懂或難以理解的內容提出疑問;列出提綱。在對教材內容有所了解的基礎上,整理知識體系,將整課內容列成一個提綱,不需要過于詳細,只求做到對教材知識的整體把握;適當做筆記。在教材中標注出你認為的重點內容和有疑問的地方,以提高上課聽講時的針對性;學有余力、情況允許的條件下,可嘗試做一些相關的簡單習題。
2.聽講。上課聽講是學習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正如瑞典發(fā)明家諾貝爾所說:“沒有比在課堂上與老師交流更重要的了。把握住這45分鐘,勝過獨自埋頭學習10天”。老師是我們學習路上的引路人,只有重視上課聽講,我們才能讓學習更有效率。你可能發(fā)現(xiàn)了,班里學習成績較好的同學絕大多數(shù)在課堂上都是全神貫注的。那么我們該如何充分利用這45分鐘呢?
保持專注。在專注的精神狀態(tài)下,我們大腦會更
加敏捷,記憶力也會有所提升,專注是提升聽講效率的不二法則。讓我們在課堂上努力吸收更多內容,從而節(jié)省課后的時間。
緊跟老師思路。上課時,同學們可能會有一些地方暫時沒聽懂,而后就一直思考這個不懂的問題,完全不顧老師的進度,以致因為一個問題耽誤了之后的許多內容。注重思考固然是優(yōu)點,但因為一個問題耽誤了更多的問題,是因小失大。正確的做法是,在課堂中遇到無法理解的問題時,切忌抓著一個問題不放,應該迅速記下問題所在,然后再緊跟老師的思路繼續(xù)進行下面的學習,下課后再自己思考或向老師請教。
處理好記筆記和聽講的關系。記筆記是提高課堂效率的好方法,不但有利于形成自己的知識脈絡,更為課后復習提供了方便。上課記筆記應有所側重,應著重記重點和教材中沒有的內容,課上沒時間寫時先留出空白,課后再整理。切忌讓自己成為“記錄員”,甚至因為記筆記耽誤了聽講。
積極參與課堂討論。這有利于同學之間交流意見,從而加深你對知識的印象并增進理解、拓展思維。
3.復習——溫故而知新。每個人的大腦都有遺忘曲線,剛剛學完的東西,可能印象很深,但隨著時間地推移,知識總會被逐漸遺忘。因此,復習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復習知識時,不但能加深印象、防止遺忘,更能增加你對知識的理解,正所謂“溫故而知新”。況且僅憑課堂學習,很難完全掌握知識,而復習就是課堂學習的延續(xù)。我對此有以下幾點建議:
課后利用幾分鐘時間回顧一下課堂內容;養(yǎng)成復習后做作業(yè)的習慣,讓做作業(yè)變成檢查并鞏固學習成果的工具;日事日畢。一定要避免“拖延癥”。在日常復習的基礎上進行階段性復習,例如周復習、月復習,把知識串成一條鏈。日常復習是對“珍珠”的挑選,階段復習是對“珍珠”的串聯(lián)。
二、學習方法
1.錯題本。我們可能經(jīng)常聽老師說:現(xiàn)在做錯了題不可怕,高考時錯了才可怕。是啊,高中三年的學習都是為了高考在做準備,這三年中做錯多少題都無妨,只要我們及時吸取教訓,確保高考時不犯錯。那我們該如何通過每道錯題吸取教訓,舉一反三,避免重復犯錯呢?我認為可以使用“錯題本”這一法寶。
在整理錯題本時,我們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不是每道錯題都要記錄下來。只需要記錄典型的錯題。一些泛泛的錯誤,例如計算錯誤、看錯題目等,還有重復的錯誤,不需要記錄,以免將大量的時間耽誤在記錄錯題上。
追根溯源。在整理錯題本時,我們不能只簡單的把題抄寫在本上,整理錯題本≠抄寫錯題,我們應該深究錯誤的根源。是公式?jīng)]有靈活運用?還是哪個知識點理解不透徹?以小見大,見微知著。在分類整理的基礎上,要總結出這一類錯題的共性規(guī)律或思維模式,做到舉一反三,最大限度地提高做每道題的效果。整理錯題的目的不是僅僅讓錯題集中起來,重要的是便于復習。常翻常看錯題本,才能把自己的“易錯題型”或“重點題型”熟記于心,做到不再出錯。
2.制定科學的學習計劃。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可見計劃對做好一件事的重要性。做計劃可以幫助我們明確待辦事項、科學規(guī)劃時間,在某種程度上還能激發(fā)我們的積極性。制定學習計劃應注意以下幾點:
做計劃要實事求是。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不要一味追求數(shù)量,過于理想化。每天安排自己根本完成不了的任務,導致疲于應對,過于緊張,可能打消學習的積極性。
計劃要分主次、輕重緩急。優(yōu)先安排緊急的、重要的事項,其他事項根據(jù)實際情況可以有所取舍,切勿因小失大。
3.合理利用零散時間。高中的學習生活緊張又忙碌,大家每天都會覺得時間不夠用。最好的辦法就是充分利用零散時間。例如:在放學的路上聽英語,練習聽力;利用吃飯的時間,回憶老師講的知識,吃完飯再去看一遍,可以大大提高學習效果;利用課間時間整理課堂筆記;早、午自習背誦語文詩詞、古文。
總之,高中三年是充滿挑戰(zhàn)的三年,我們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要有新的、不同于初中的學習方法,有計劃分步驟地學好高中課程,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有滿意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