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迪
摘 要:伴隨著時代的發展,英語在學習和生活中變得越發重要。而對于學習藝術類學生而言,不僅可以使用它與世界接軌,也可以為自己的高考奠定良好的基礎,還有助于自身的文化素養、藝術修養的提升。而作為教師的我們在思想觀念上必須有所突破和創新,要能夠運用一些新的思想,創新一些教學模式,跳出傳統教學的框架。
關鍵詞:藝術類中職學生;教師;教學方法
英語對學習藝術類學生而言,不僅可以使用它與世界接軌,也可以為自己的高考奠定良好的基礎,還有助于自身的文化素養、藝術修養的提升。學習藝術的孩子,自身都有著對藝術的美好向往和追求,在專業課的學習上占用大部分的時間,對文化課的學習缺乏必要的重視、時間及精力的投入,導致文化課基礎薄弱,尤其是英語這種需要長期積累的學科。這就使得我們在教學中要好好思考,教師如何才能讓這些孩子愛上英語,提高對英語的認知水平,成為我研究的一個方向。
當前的情況如下:
第一,學生的狀況。
藝術類學生,大多思想活躍,有著鮮明的個性,更習慣于直覺與形象的思維,更富于情緒、情感和想象,更傾向于追求浪漫情調和美感。藝術生英語學習的薄弱之處,集中體現在:英語學習目的不明確,動力不強,詞匯量低,語法知識掌握不牢固,缺乏堅持英語學習的毅力和系統學習英語的方法。
第二,教師的教學方法。
老師們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大多采用課堂滿堂灌。只考慮到任務的完成,沒有認真的研究學生獲取了多少,導致學生對英語課感到單調乏味、沒有活力。有些教師對藝術類學生本是就有一種不太認真地態度,極易導致糟糕的教學氛圍。
第三,課堂現象。
在課堂上,學生們經常會出現溜號,注意力不集中,上課睡覺,不配合老師的行為。更有學生不服氣老師的管理,出現對立的情況。
要想從根本上改善學生對英語的學習態度,必須在教學方法上加以改進和提高。
(一)充分備課是能夠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
1.備學生——了解。“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由于學生的英語水平不一樣,個體差異不同,只有摸清了學生的知識儲量、認知水平、學習方法、思維習慣以及對本節教學內容的已知程度,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備學生是備課的難點,難在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非常活躍又參差不齊的思維體,就必須經常自覺地深入學生,從課堂內外的每一個環節了解和研究學生。
2.備教材——吃透。備教材。是指教師對教材的深入鉆研,猶如演員要熟悉劇本。它是包括熟悉教學大綱,熟悉全冊教材,掌握教材的知識體系,深刻理解每一篇章,每一課的內容,明確它在全冊的地位和前后的聯系等。教師要深刻準確地把握教材,必須查閱資料,認真鉆研,使教材由“薄”到“厚”。
3.備教法——合理。根據藝術生,活潑好動的特點,來改進教學方法,這是抵達彼岸的橋梁。認真分析學情,查找學生的學習動機,要以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興趣愛好為出發點,要選擇能更加貼近學生心理和不同的教學方法,這樣會更好的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要摒棄傳統的“教師一言堂的講課模式,根據學生的能力去設計教學方案,同時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教學形式多樣化,并讓學生們更多的有展現自我的計劃。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更好的有針對性的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掌握所需要的知識點。
(二)導入是另一個重要環節
導入在一堂課中,雖然很短,但如果設計新穎,抓住學生的內心,就有了良好的開始。良好的導入方法能夠緊緊地抓住學生的心理,作為英語教師,運用適當的方法導入新課,能調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思維,引起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上課伊始就有一個良好的學習境界,為整個教學過程創造了良好的開端,有利于他們進入到積極的學習狀態中。
需要注意的是,導課一定要遵循針對性,趣味性,啟發性,簡潔性原則。才能充分發揮它的最大功效。
(三)講課的科學和技術性
1.沒有枯燥的知識,只有枯燥的講授。知識是人類靈感與智慧的結晶。它是博大精深的,也是豐富多彩的。關鍵是你能否講活,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體會到講授知識要結合現實生活中的生動事例,特別是與學生們在網絡、微博、微信上關心或評論的熱點相結合,還可以創設與職業相關的問題情境,設計競爭與合作的課堂環境。
2.教學不應當是教師的獨腳戲,應當是師生間的互動。因此,不要把課堂搞成老師一個人的單向輸出。老師講課要“善于引導”學生,參與到對教學內容的思考、探討中來。要讓學生通過思考,理解并掌握知識。實踐證明,教師與學生互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
3.精心提煉教學過程,一節好的英語課,其嚴謹流暢的教學過程往往令人回味,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就需要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仔細甚至是反復的推敲和提煉。教師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緊扣教學主線,為學生設計一個由淺入深的學習過程。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要注重知識點的聯系,每一個環節都應當做到目標明確,過渡自然,并選擇出最適合學生的途徑展開教學。
4.教師不應居高臨下地對待學生,要善于用商量的口吻與學生對話,創設輕松愉快的語言環境,對學生應以激勵為主,盡量不傷他們的自尊心。不要小看教師的一句表揚,說不定會使這位學生的學習勁頭大增。只要教師捧出一顆真誠的心,就一定會走進學生的心靈。課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對學生進行及時的、恰當的評價,盡量找到學生的發光點,指出學生的優點,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去除緊張焦慮的情緒,保持高漲的學習熱情。與此同時,也必須指出學生的不足,并提出意見,以促使學生改正自己的不足,提高學生英語水平,形成良性循環。
總之,一堂對學生們有著非常意義的,各方面完善的英語課,是多方面努力的結果,如果你想讓自己的學生愿意學習,你自己首先要學會教學。要想教好學生,就要認真地研究和鉆研所教的對象和內容。唯有如此,才能讓學藝術的學生們逐漸愛上英語,喜歡上英語,不斷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