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應才
摘 要:現如今,為了提高物理教學質量,教師要重視結合網絡環境,積極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以確保學生在良好的網絡環境中學習到更多實用性的物理知識,以提高物理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網絡環境;高中物理;教學模式
1引言
以人為本是新課標課改后教學實施設計當中的核心價值理念,讓學生能夠在全新的現代化教學模式當中更加深入的融入到課堂之中,是全新教學模式核心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高中物理科目是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緊密相連的實驗學科,將現代化信息教學技術應用到教學課堂之上,能夠對相關教師教學實效性的提升起到促進和推動作用。有關網絡環境基礎之下高中物理教學模式的分析和實踐,越來越成為教學設計中的重點。
2網絡環境對高中物理教學產生的作用
傳統教學模式主要以課堂教學為主,無論是教學質量、還是教育評價都以課堂為核心,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接受教師講授狀態,教學效果并不樂觀。但全球一體化趨勢下,信息、網絡技術日益滲透,對傳統教學模式產生了根本顛覆。加上學生存在個性化差別,對知識需求也有所不同。運用網絡,能夠讓教師更好地交流心得和授課技巧,且且能夠將枯燥、單一教學內容更加形象、具體地呈現出來,促進物理教學發展。當前,教師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能夠將物理知識與技能有機結合,讓物理教學過程與方法得到充分利用。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豐富學生情感體驗,實現物理教學三維目標。
3網絡環境下高中物理教學模式實踐措施
3.1網絡環境下,高中物理教學模式的實施原則
在高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最為重要的一點即為落實好科學性的原則,因此充分的備課工作是必需環節。通過當前發達且高度資源共享的互聯網資源,能夠更好幫助教師完成備課工作。通常情況下,教師在進行備課的過程中需要做好如下的要求與原則。首先,堅持激發學生自主性的原則。在當前如此豐富的互聯網資源的加持下,學生學習的內容不再只局限于教材與教師傳授的內容。教師應當驅動學生學會使用互聯網,從而更好養成獨立學習的習慣。堅持物理探究活動開放性的原則,教師應將理論課堂延伸到課外,利用網絡技術設計有趣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查找相關的資料,完成相關的理論研究,并延伸課外知識,拓展知識面。
3.2網絡環境下,高中物理教學模式的構建方案
在互聯網的依托下,高中物理教學的手段能夠更為豐富,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在潛移默化間得到更好的提升。首先,在教學情境的鋪墊上,通過互聯網資源能夠引入包括圖片、視頻、音頻等多元化內容,相較于傳統的文字內容更為生動形象,能夠更好激發學生學習欲望。其次,在課堂探究的過程之中,教師可讓學生切實成為課程的主導人,通過互聯網資源的尋找得以更好建立討論內容,為學生未來踏入社會崗位夯實基礎。最后,在互聯網的幫助下,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討論交流變得更為便利。學生有問題能夠通過互聯網渠道做到第一時間地與教師展開討論和分析,獲得最佳學習效果。
3.3優化課堂結構
在以往的高中物理教學經驗中不難發現,小組合作模式是一種常見且成效顯著的教學手段。而在互聯網的幫助下,小組合作模式能夠更好提升效果。首先,教師讓學生通過網絡資源對知識進行預先的學習,針對不理解的問題展開重點探討。其次,教師可布置一定開放性更強、難度更大的問題,讓學生集中小組完成。而這一任務的下發與提交,都是在互聯網資源的基礎之上。最后,教師還能利用互聯網引入一定的微課,將課程的教學內容以錄像的方式給予學生,從而更好幫助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學習,全面提升學習質量與效果。
3.4完善網絡設備,重視實驗教學
盡管目前互聯網教學擁有諸多的優勢與作用,但如果沒有良好互聯網設備與系統加以支持,學生的學習效果不能被最大程度上激發。學校要在教室中加裝多媒體設備,保證任何的呈現方式教室都能夠承受。其次,應當在教室中連通入專門的互聯網,保證學生與教師能夠在課程中加以使用。此外,學校方面還應出臺一定師生使用互聯網與計算機設備的專門規章制度,用以更好規范師生對互聯網的使用,如不得將外來軟件直接上傳于教師電腦上,保證互聯網教學的規范,更好提升網絡環境下高中物理教學的質量。
3.5突破時空限制,實施遠程教育
在網絡技術支持下,高中物理教學要突破時空限制,積極開展遠程教育。相比較傳統教學來看,遠程教育更具靈活性、且具有實時性,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能夠隨時與教師溝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物理知識學習興趣。如對牛頓第三定律知識要點的學習,教師可以利用周末為學生復習,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構建全班同學共同使用的網絡平臺。學生通過平臺與教師平等交流,能夠減少面對面溝通的顧慮,學生會提出自己存在疑惑,教師進行針對性解答,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充分利用學生課余時間,還能夠將物理教學由課內延伸到課外,形成課內外聯動效應,從而提高物理教學有效性。
4結束語
總之,為了提高網絡環境下物理教學質量,高中物理教師應該不斷提高認識,要深入分析實踐教學策略,加強專業能力,從而不斷迎合學生實際,制定有效的教學計劃,為培養新時期高素質學生盡有效助力。
參考文獻
[1]華山英.基于網絡環境的高中物理教學創新改革探析[J].信息記錄材料,2018,19(11):132-133.
[2]楊錦悅,任新成.高中物理網絡教學模式的探究[J].物理通報,2018(10):7-10.
[3]余世豪.芻議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整合的有效性[J].信息記錄材料,2018,19(02):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