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小漫
摘 要:在我國新課改深化水平不斷提升的背景之下,新課標當中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嶄新的要求。作為語文教學領域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習作教學是提升小學生寫作水平的重要措施,但是因為受到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影響,小學語文習作教學始終都沒有獲得實質性的進展,學生寫出的作文效果也不是很好,在本文當中首先介紹目前小學習作教學實際情況,而后提出幾種小學語文習作教學創(chuàng)新方法,希望可以對習作教學效率及效果做出一定保證,促使學生逐漸走上全面發(fā)展道路上。
關鍵詞:小學語文;習作教學;創(chuàng)新
1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的研究背景
大多教師都會認為小學習作教學難度很高,其中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大部分小學生對寫作沒有任何興趣,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積累下來的材料也比較少,因此在寫作的過程中自然是難以找尋到素材,即便是寫出文章,也存在遣詞造句形式少以及脫離實際情況等問題。以往一段時間當中,我國社會各個領域中相關人士關心的僅僅是教師怎樣教授學生,小學教育階段的學生喜歡什么不是人們關心的問題,因此教師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往往都是會依照自己的想法開展教學活動,因此很多學生就會喪失掉習作學習興趣,在我國語文新課標當中明確提出,小學階段的習作教學工作進行的過程中,一定是需要貼近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積極的表達自己的情感,并關心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將自身的真實情感展現(xiàn)出來,所以在小學教育階段習作教學工作進行的過程中,教師一定是需要對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況形成較為深入的認識,讓學生可以在習作教學環(huán)節(jié)當中將自身的真實思想展現(xiàn)出來。
2小學語文習作教學創(chuàng)新方法
2.1融入社會,積累寫作情感
切實了解家鄉(xiāng)的民俗風情,俗話說得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其所強調的是社會實踐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其實在習作教學領域當中,社會實踐起到的作用也十分重要。獨特的民俗風情、深厚的民間文化當中其實都包含十分豐富的人文精神,促使學生融入到其中,積累下來更多的情感。可以定期組織一定數(shù)量的學生去游覽本地的名勝古跡,從各個角度上對家鄉(xiāng)的民俗風情進行分析。還可以引導學生對民間文化的源頭進行分析,在對家鄉(xiāng)文化形成清晰認識的背景之下,養(yǎng)成一定情感,從而也就可以在學生日后寫作的過程中,將自身的真實情感充分展現(xiàn)出來。
2.2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外閱讀互動當中
課外閱讀是學生拓展自身知識視野的一項重要措施,也是學生找尋習作素材的重要方法。之所以難以提升學生的習作水平,就是因為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積累下來的素材數(shù)量比較少,假如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積攢下來的素材比較多,那么在習作的過程中,想要將自身的情感表達出來,是一件比較簡單的事情?,F(xiàn)階段我國范圍內流通的課外閱讀教材數(shù)量非常多,各個課外閱讀教材的方向也不同,選擇優(yōu)秀的課外閱讀教材可以為學生習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教師選取的課外閱讀教材應當適應學生的心理特征及年齡情況,促使學生更為輕松的理解并掌握教材。教師應當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對其進行引導,促使學生對課外讀物中作者想要展現(xiàn)出來的情感形成清晰的認識,并積極找尋教材當中優(yōu)美的詞語和句子歸為己用。
2.3有選擇的對學生習作進行評價
教師對學生的習作,不應當全面進行批改,而是應當有目的的對其進行單項批改,或者自此錯誤,或者是句子格式,或者是文章的整體結構,其他方面的錯誤可以暫時保留下來不做評價,教師客觀的對學生習作做書面評價,或者委婉的將習作當中的錯誤向學生提出,肯定學生在習作中取得的進步,引導學生寫更好的習作。當對學生的習作進行評價的過程中,應當善于將學生的長處找尋出來,公開的進行講評。而不應當公開的對差生習作進行評價,以免對學生的自尊心造成影響。針對作習作當中的精彩片段,應當讓學生先自讀再評論,深入了解其中包含的情感,還可以將優(yōu)秀的作為編訂成冊,在本班級當中進行傳閱,促使學生充分感受到寫作的成就感,以此為基礎自然是可以將學生的寫作興趣充分激發(fā)出來,促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最終也就可以在我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進程向前推進的過程中,做出一定貢獻。
除去上文中所說的問題之外,習作的主題應當貼近學生實際生活情況,讓學生可以在看到文章的題目之后,就可以和自身日常學習生活的內容聯(lián)系起來,呈現(xiàn)在學生的眼前,將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及主動性充分激發(fā)出來,促使學生逐漸走上一條全面發(fā)展道路上,為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從而也就可以在我國基礎教育尤其是小學習作教學改革推進的過程中,做出一定貢獻。
3結語
依據(jù)上文中的敘述可以了解到的是,小學語文教師一定需要深入認識新課標中提出的要求,將其作為引導性內容,將小學生實際情況作為出發(fā)點,找尋出來適應性比較強的教學方法,積極的創(chuàng)新,才可以促使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有效性得到大幅度提升,對學生的習作能力做出保證,從而也就可以在學生向著全面發(fā)展方向轉變的過程中,起到一定促進性作用。
參考文獻
[1]楊文艷.淺議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8(31):111+119.
[2]張婧祎.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31):117+160.
[3]張艷波.如何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J].基礎教育論壇,2018(31):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