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涵
摘 要:分層教學指的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學習能力,對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分層,并結合不同層次的學生特點而進行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分層教學模式有利于不同層次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特別是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能夠極大的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高中英語;分層教學;實施策略
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可以通過對班里學生學情的把握,對其進行分組教學或是個別提問、針對性訓練與指導等多種形式,從而使得所有學生都能獲得不同層次的學習體驗與學習能力的提升,最大限度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一、針對學情,分層引導
高中英語教師要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分層教學模式,來實現英語教育教學的均衡性發展,首先必須要對自己的學生在基礎知識、學習習慣與學習能力等方面進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進而再對學生進行能力測試。并結合之前對學生的學情了解,現參考測試結果加以綜合考察,對學生進行分層分組,以便于接下來教師對其進行分層引導,從而落實分層教學的終極目標。此外,教師還要針對英語閱讀教學的學習目標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基礎磨合層次的A組學生需要完成國家教育大綱對高中生予以規定的基本教學內容,而對于各方面都暫時領先的B組學生來說,則需要對其課堂教學設計的難度不斷進行加大,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例如,在日常英語教學過程中,對于基礎比較薄弱的A組學生,英語教師在具體教學中則可以引導他們先識記每課必備的單詞、固定句式和重要的短語句子,然后要求A組中的這些學生做到會閱讀一些基本的課文,再完成本課的課后練習加以鞏固。而針對B組學生,為進一步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則對其進行限時閱讀,力求達到快速的閱讀目的,讀出文本大意,準確把握文本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意圖。通過不同層次的學生對其實施兩種不同的教學方式,可以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條件來完成英語學習,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得到不同程度上的提高,有利于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因材施教,分層提問
在具體的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還要根據所要執教的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在具體的教學設計中可以設置不同教學難度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對同一層次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提問,從而促進英語教學有效性的生成。英語教師在注重對A組學生狠抓基礎學習的同時,也要對其中進步較快,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進行更高難度的教學,對其發起英語學習的新一輪的挑戰。同理,B組學生也是如此。教師根據不同的英語教學內容來調整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才能使得全體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上的提高。
例如,教師在課堂上講授有關“限制和非限制性定語”的知識模塊時,就需要搞清楚哪些學生已經掌握了That/which/who/whose引導的定語從句和由Where/when/why/prep+which/whom所引導的定語從句,才能進行更深層次和更高難度的語法教學。而對于A組學生中,還有一些對于“直接/間接引語:陳述句和疑問句”和“直接/間接引語:要求和命令”這一部分的內容還不能分清的情況下,則對其進行個別輔導和針對性講解,在達到熟練運用以后,對其進行基本的語法知識點的提問,從而增加其對英語學習的自信心。
三、梯度訓練,分層落實
教學的終極目標是通過課堂的有效教學,從而使學生能夠將其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做到學以致用。而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信心,培養其學習英語的良好學習習慣,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后都會給學生布置隨堂練習,予以鞏固本課所學知識點。鑒于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實施的分層教學法,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的環節,也應針對學生的不同層次,對其進行有梯度的分層訓練,進而有效落實分層教學的任務。同時,對學生進行課后的分層訓練,不僅使得學生在分層教學中所取得的學習成果得以進一步的鞏固和落實,也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收獲成功的喜悅和學習的樂趣,對其所要掌握的知識點進行合理消化和吸收,提高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
總之,分層教學是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學習能力,對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分層,并結合不同層次的學生特點而進行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起點低,還能極大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利于不同層次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特別是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能夠極大的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注重學生實際,起到保尖、提中、補弱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張一窮.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分層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J].校園英語,2018(28):207.
[2]鄭清華.高中英語分層教學的探索與分析[J].考試周刊,2018(28):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