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委內瑞拉特約記者 梅洼 ●任重 柳玉鵬

委內瑞拉局勢持續緊張,政府和反對派角力的對象已轉向軍方。當地時間27日,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視察軍隊時發表了“永遠不做叛徒”的講話;同天,自立為“臨時總統”的反對黨領袖瓜伊多對美國《華盛頓郵報》宣稱,他們正在與軍方官員進行“秘密談判”,準備“廢黜馬杜羅”。另一方面,有關俄羅斯和美國對委內瑞拉的爭奪越來越受到媒體的關注,盡管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28日再次否認“向委內瑞拉派雇傭兵保護馬杜羅”的傳聞,美國后院版的“烏克蘭動蕩”似乎正在上演,只不過這次美俄互換了角色。美媒稱,華盛頓擔心在距離其邊境僅1300英里處會出現一個“失敗國家”,更擔心俄羅斯、伊朗和中國在委內瑞拉的存在“威脅美國安全”。而更多媒體擔心,美國拒絕排除用軍事手段解決委內瑞拉內亂,或把委內瑞拉變成“另一個伊拉克”。
馬杜羅痛斥“叛徒”
當地時間27日,馬杜羅視察軍隊,以展示抵抗外部侵略者的堅強決心。據委內瑞拉《奧里諾科郵報》和馬杜羅個人社交網站的記錄,一大早馬杜羅就來到委內瑞拉41裝甲旅駐地巴拉卡伊軍營,在軍歌聲中檢閱部隊,隨后,他親自帶頭與部隊官兵跑步拉練,參與裝甲車操控、搶灘登陸等一系列軍事操練。據路透社報道,演習中還動用了防空高射炮與坦克等俄制武器。
馬杜羅對士兵們發表講話,問他們是否與“帝國主義美國”密謀,“沒有,我的總司令!”士兵們齊聲喊道。馬杜羅說:“我們已準備好保衛我們的家園,無論在任何情況下。永遠不做叛徒,永遠忠于國家。”他還表示,沒有人尊重懦夫:“這個世界尊重勇敢、尊重無畏、尊重權力,我們必須以玻利瓦爾軍事力量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據分析,馬杜羅此舉也是為了回應26日委駐美大使館武官席爾瓦叛變事件。委內瑞拉國防部發推文稱席爾瓦為“懦夫”,并在其照片上用紅筆標注“叛徒”一詞。馬杜羅上周五還宣布將從2月10日起舉行大規模軍演,模擬擊退入侵者。
不過,委內瑞拉外交部26日晚發表聲明稱,暫停驅逐美國外交官,委政府將與美國官員進行30天的談判。27日在接受CNN采訪時,馬杜羅也表示“愿意與美國對話”。
同天,瓜伊多的支持者在街頭向軍人和警察發放反對派議會通過的“大赦法”傳單,稱士兵們若在推翻馬杜羅的活動中出力,便可得到該法的保護。但據《環球時報》記者在當地的觀察,很多軍人未接受反對派拉攏,當場焚燒了這些傳單。瓜伊多27日在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采訪時稱,他們正與軍方官員進行談判,以廢黜現任總統馬杜羅。他說,談判正秘密進行。
27日晚8時,瓜伊多通過其社交網站發布視頻宣布本周新一輪政治運動,號召支持者于周三、周六上街游行反抗馬杜羅政府。瓜伊多表示:“街頭活動是抗議的基石……我們將上街感謝歐盟的支持。”他還在社交網站上稱,委內瑞拉將迎接外部人道救援物資。
美國國務院27日發表聲明,宣布接受委內瑞拉“臨時總統”瓜伊多派駐美國的臨時代表。另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已將委政府和中央銀行在美賬戶交予瓜伊多“過渡政府”,還計劃將委政府在美固定資產隨后交予瓜伊多。
“俄在拉美的橋頭堡”
據英國《衛報》28日報道,上周有報道稱數百名俄羅斯雇傭兵已經進入委內瑞拉保護馬杜羅,以防止可能出現的政變圖謀,并稱此舉暗示,俄羅斯愿意加大賭注,保護其在西半球最密切盟國的投資。報道稱,馬杜羅的命運“已不可避免地卷入到美國和復興的俄羅斯之間更大層面上的地緣政治博弈中了”。
另據俄《觀點報》28日稱,委國反對派也開始拉攏俄羅斯。目前被政府軟禁在家的另一名委國反對派領導人洛佩茲的妻子稱,對俄羅斯與歐盟來說,與“民主政府”合作的大門敞開著。她否認在政權更迭后,俄石油公司的利益將受到威脅。
佩斯科夫28日表示,有關俄向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提供保鏢的報道完全是謠言。他同時表示,莫斯科沒有與瓜伊多進行接觸。“據我所知,目前俄還沒有這方面的計劃”,“我們唯一的幫助就是不干涉”。
近年來俄委兩國間的軍事合作引人矚目,俄海軍軍艦曾對加拉加斯港進行訪問,俄羅斯戰略轟炸機圖—160也曾在委內瑞拉停留,坊間一度還傳出俄羅斯要在委國建立軍事基地的傳聞,不過后來遭到委駐俄大使的否認。“俄羅斯視委內瑞拉為其在拉美的橋頭堡”,俄羅斯科學院拉美研究所所長達維多夫分析說,但他不認為俄羅斯會軍事介入委內瑞拉危機,即便美國進行干涉。
“俄羅斯迄今最大的賭注是委內瑞拉”,《紐約時報》27日稱,過去3年來,俄羅斯以石油業務為中心,為加拉加斯提供了近100億美元的經濟援助,并在委內瑞拉高達1500億美元的債務高壓下,幫助該國政府至少避免了兩次生死攸關違約。作為回報,莫斯科正在華盛頓的后院獲得戰略優勢,“并威脅到美國的國家安全”。
博爾頓威脅“重大回應”
在華盛頓方面,繼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之后,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27日也通過推特向馬杜羅政府發出威脅:“所有針對美國外交人員、委內瑞拉反對派領袖瓜伊多以及委內瑞拉議會的暴力威脅,都構成對法律的嚴重侵犯,將會招致重大回應。”
英國《衛報》28日稱,博爾頓發表上述言論,正值美國的盟友以色列和澳大利亞也加入倒馬杜羅的大合唱之際,目前已經有20多個國家承認瓜伊多為“臨時總統”。
美國《外交政策》稱,盡管出現一波承認瓜伊多為委內瑞拉總統的浪潮,馬杜羅政權仍是穩定的,至少目前來看是如此。加拉加斯反對派的熱鬧氣氛已經到了狂熱的程度,這種熱情至少目前看來是不成熟的。
白宮代理辦公廳主任馬爾瓦尼27日在接受美國福克斯新聞采訪時表示,特朗普總統正在密切關注局勢,他拒絕排除美國采取軍事行動解決委內瑞拉動蕩的可能性。
輿論對于美國可能軍事介入委內瑞拉的擔憂日益加重。紐約大學歷史學教授葛蘭丁在美國《國家》雜志撰文稱,在2017年夏天,特朗普試圖說服美國國家安全官員對委內瑞拉發動軍事襲擊,而他提出這項計劃的基礎,是美國前總統老布什1989年、1990年對巴拿馬的入侵。葛蘭丁指出,當前的形勢“類似于美國入侵巴拿馬和伊拉克前夕”。
英國《衛報》28日稱,蓬佩奧在聯合國安理會的表態,似乎表明他認為“華盛頓依然是世界的老板”。特朗普支持瓜伊多的決定顯然是沖動的。博爾頓雖然超級強硬,也承認下一步怎么做還沒有成熟的戰略。其實,美國干涉越少,情況越好。這場斗爭沒有贏家,應該做的是迅速減輕民眾的痛苦。
新加坡《聯合早報》28日發表社論稱,由于委國軍方至今還在支持馬杜羅,政治危機能否和平收場仍充滿變數。社論警告稱,西方勢力當年自以為是地催生“阿拉伯之春”,最后是結出一連串失敗的中東國家和大量難民涌入歐洲的苦果,前車可鑒。▲
環球時報2019-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