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蘭陵縣東苑高級中學)
隨著高中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教育形式出現在高中教育課堂之上。高三學生即將面臨嚴峻的升學和考試重任,而語文學科又是考試的重點和難點,因此在高三語文教學實踐中,如何提升語文教學質量,一直是老師比較關注的問題。閱讀法是一種較為新穎的語文教學方式,在高三語文教學實踐中的具體運用,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化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都具有十分明顯的作用。因此,在當前的教育發展趨勢下,深入分析閱讀法在高三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對于促進高中教育發展有著十分積極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直以來,教師的教學理念是經過長時間的教學實踐形成的,這些教學理念是教學經驗和智慧的結晶,必然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是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教育形式和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尤其是新課程改革以來,對于教育形式更是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同時傳統教育理念也正在經歷著巨大的考驗。為了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趨勢,提升教育的時代性特征,教師就應該積極轉變傳統教育觀念,不斷學習全新的教育方法,這樣才能符合教育發展的基本要求。閱讀法在高三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改變了教師傳統的教育觀念,使教師能夠積極主動地改進教學模式,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更加關注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摒棄以往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逐漸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和引導者,這對于高三語文教育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時代意義。
除此之外,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老師在高三語文教學實踐中一般采取相對單一的教育方式,教學過程中缺少一定的趣味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不高。根據一般的教育理論,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學習興趣的培養是非常關鍵的,這直接關系著學生對于知識的學習熱情和掌握程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適當提升知識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從當前的高三語文教學實踐來看,老師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如教學過程中相對比較枯燥,學生學習的熱情不高等。閱讀法在高三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通過閱讀法的實際應用,老師可以摒棄原有的枯燥教學形式,利用更加生動和形象的方法向學生講授相關知識,大大提升了教學的整體質量。
一直以來,高三語文教學都飽受枯燥性的困擾,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這也是影響高三語文教學質量提升的主要原因。在傳統的教學理念指導下,教師一般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只是將簡單的理論知識教給學生,而學生就以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機械的學習和記憶。如果記憶的不夠深刻,就會強化記憶,或者通過大量的習題練習來加深印象,這樣的學習方式占據了學生學習的絕大部分時間。尤其在課程改革正式實施之前,這樣的教學模式存在于絕大部分的高三語文教學之中,在這樣的教育形式之下,即使學生能夠應付考試或者在考試過程中獲得較高的分數,但是學生的綜合能力卻得不到有效的鍛煉,教學的整體質量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在高三語文教學實踐中,課堂的開放性是遠遠不夠的,這與傳統教育機制存在著很大的關系。既有的教育機制和傳授式的教學形式一直是高三語文教學的主要方式,這種教學理念下是不可能出現開放性教學課堂形式的。因為課堂上的時間幾乎被老師的講解所占據,并且教師為了提升教學的整體效率,加快教學的整體進度,會盡可能多地講解理論知識。而學生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如果基礎知識和素質存在不足,就會出現疲于應付的情況,不能全面地理解和掌握老師講解的知識,所以在短暫的授課時間之內,學生根本沒有時間進行思考,同時這種教學形式也不符合素質教育理念。長期處于這樣的教學環境下,學生不能有效地參與到課堂教學實踐中,這對于高三語文教學質量具有十分不利的影響。
在高三語文教學實踐中,影響學生學習和理解所學知識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老師的教學方式過于傳統,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老師對于教學方法的改進也不夠關注,沒有積極主動地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因此,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應該積極樹立教師的教育改革意識,積極接受和運用各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果,實現教學水平的整體提升。例如,在高三語文課上,授課老師常常沒有時間逐個檢查學生背誦課文的情況,這時就需要教師采取合作互檢的方式,在課堂上將同學們分成學習小組,相互檢查課文的背誦情況,由此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相互學習、相互比拼的學習熱情,還能促進學生在檢查別人的同時不斷加深自己對課文的記憶。
閱讀法要想在高三語文教學中得到有效運用,需要經過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在此過程中,需要老師的積極引導和教育,強化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更好發展。因此,在高三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積極轉變傳統的知識傳授模式,降低自己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導作用,采用閱讀法的教育模式,提高學生參與高三語文教學知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逐漸體會到學習知識的成就感,這樣學生才會有更高的學習熱情。例如,在講授《老人與海》這類具有一定故事性的課文時,老師可以布置角色扮演的閱讀任務,由同學們分別扮演老人、男孩,并加入旁白,讓大家在課堂上進行展示。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在無形中增添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活力,從而達到更好的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閱讀法在高三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改變了以往低效率的教學形式,對于提高教學質量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在教學實踐中,老師應該積極創新和改進閱讀法的應用策略,提高高三語文教學的實效性,促進教學質量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