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沂西郊實驗學校)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人們越來越關注新一代的身心健康成長,逐漸提高了對小學德育教育的重視性。為提高小學德育教育水平,使小學德育教育的目標得以順利完成,需要充分發揮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德育教育中的價值和意義,使小學生能夠逐漸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養成健康的行為習慣,為我國和諧社會的建設和發展提供有利支持。對小學德育教育中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合與滲透進行分析,有利于采取有效策略進行優秀傳統文化的滲漏教育,為小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及成長環境。
在針對小學德育教育與優秀傳統文化進行融合的時候,首先就要深入挖掘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德育素材,進而將其與已有的德育教育內容進行融合,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師所教授的內容,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比如,就禮儀文化方面來說,我國古代中國的“禮”被賦予了諸多內涵,如對人的寬容和大度,對禮教德性的遵從,對社會秩序的統一協調,對宇宙自然的敬畏,等等,與之相關的傳統文化內容都可以被融合到小學德育教育中,使小學德育教育更加豐富多彩。又如,愛國之情來說,顧炎武所說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正是對愛國之情的一種詮釋,充分體現了作者對祖國的熱愛,還有《禮記·禮運篇》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這些都是古往今來愛國志士所流傳的名言佳句,教師可以通過講故事、實踐活動等各種形式,將這些德育素材融合到小學德育教育中,使學生對德育教育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有效提高小學德育教育的整體效果。
1.充分利用優秀傳統文化素材
在進行小學德育教育的時候,教師需要及時明確教育目標,合理引入傳統文化內容,使學生能夠更加輕松的接收優秀傳統文化,有效提高小學德育教育效果。例如,在培養學生的道德行為時,可以將《朱子家訓》引入到課堂中,其中包括了勤儉持家、尊敬師長、鄰里和睦等諸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如“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使學生能夠懂得與人友好相處的規則和道理。又如,《韓非子·內儲說上》中的《濫竽充數》,將這篇文章引入到課堂教學中,通過這篇文章使學生能夠懂得腳踏實地的道理,只有學好真本事,才能夠經受住各種考驗,最終取得成功。除此之外,還有《守株待兔》《亡羊補牢》,等等,這些都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能夠實現對學生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培養,使小學德育教育的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2.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小學德育教育的時候,若僅僅是以講寓意的方式,勢必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不利于小學德育教育的順利開展。因此,教師必須要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通過對信息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等各種現代化技術進行結合運用,開展情境式教學,使學生能夠處于更加和諧、有趣的學習環境中,有效提高小學德育教育效果。例如,在培養學生愛國精神時,可以將一些歷史短片引入到課堂,向學生講述《二小放牛郎》等英雄事跡,通過多媒體技術向學生播放相關的視頻,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了解故事背景,使學生快速融入到教學情境,對德育教育產生更濃厚的學習熱情,逐漸形成良好的愛國精神。
3.結合實際生活開展德育教育
無論是德育教育內容,或是優秀傳統文化,都源自于人類的實際生活,是我國人民逐漸積累起來的精神財富。想要保證學生能夠充分接收這些內容,并將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就必須要結合實際生活開展德育教育,使學生的學習體驗得到有效增強。例如,在利用《朱子家訓》對學生思想品德及行為規范進行培養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討論以下問題:“朋友該怎么相交?怎么去孝敬父母?”在教授“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這些生活道理的時候,可以向學生提出以下問題:“在生活條件不斷提高的當下,應該如何去做到珍惜和節約?”整個過程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不斷規范學生的思想行為,尤其是對《朱子家訓》中存在的一些封建思想要進行正確引導,使學生能夠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真正理解并掌握這些教育內容,進而將其運用到日常生活中,有效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為學生的學習及成長奠定良好基礎。
4.營造良好的校園傳統文化氛圍
培養學生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是一項長期教育任務,學校要重視環境對學生的影響,通過營造良好的校園傳統文化氛圍,使學生的思想觀念能夠受到周邊環境的影響而得到改善,有效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在建設校園傳統文化環境的時候,要注重對各種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使學生能夠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熏陶,逐漸對傳統文化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例如,在一些特定的時期,可以舉辦古詩詞朗誦、孔子文化節、古文素材交流會等各項活動,以此激發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在各種文化活動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及行為習慣。同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學校還可以建設文化墻、建造孔子雕像等環境景觀,以此突出校園傳統文化的特點,使學生能夠在一個良好的校園傳統文化環境中進行學習,以此提高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有效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5.提高傳統文化教育的師資水平
想要充分發揮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須要重視教師對德育教育工作質量的影響作用,只有保證教師具備良好的傳統文化思想觀念,才能夠促進傳統文化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使小學德育教育中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因此,學校要積極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培養,建設一支具有良好的文化思想品質的教師隊伍,使教師能夠發揮自身的引領作用,做到身先士卒,與學生共同學習和實踐優秀傳統文化,有效提高小學德育教育的工作水平。同時,教師要保持良好的終身學習意識,既要注重對學生的教育,也要加強對自身的培養,做到自我檢討、自我強化,努力成為一個合格、優秀的教育人員,以此提高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使教師的言語更具有說服力,使學生能夠真正認同教師所傳達的知識和思想,為小學德育教育中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提供有利基礎。
綜上所述,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許多優秀傳統文化都是我國前人所積累下來的寶貴財富,對我國人民有著較大的警示和教育意義。通過對優秀傳統文化和小學德育教育進行融合,能夠使小學德育教育更加豐富多彩,使學生能夠充分理解教學內容所傳達的思想,使小學德育教育效果得到有效提高。為實現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德育教育中的滲透,教師要充分利用優秀傳統文化素材、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結合實際生活開展德育教育,使小學德育教育水平得到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