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嵐山頭中學)
雖然現在我國中學生在一些國際性數學競賽中取得了好成績,但這并不能說明我國的初中數學教學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方面整體水平較高,因為獲獎的初中生只是全國中學生中的冰山一角。其實,當前我國初中生的創新思維仍存在很多問題,亟需改革教學方式,培養創新型人才。
1.將數學與生活聯系起來
數學問題具有多樣性,涉及很多領域,其中就包含著很多問題情境,這些問題情境與我們的生活存在著很多的關聯。數學新課標提出,要求學生掌握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并大膽地提出問題,建立問題情境,又可以根據問題情境聯系到實際生活。例如,學習“認識無理數”時,讓學生動手操作,將兩個邊長為1的正方形,通過剪切及拼接,形成一個較大的正方形。然后讓學生思考該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是一個整數還是分數?是一個什么樣的數字?以此讓學生認識和理解無理數,同時理解數學與生活是緊密相連的。
2.加強學生數學應用意識
數學應用主要是指借助數學方法來解決數學問題,借助數學思維思考數學問題,借助數學語言表達數學問題的過程。不過,我們在數學應用方面顯然還存在很多不足。數學應用題涉及很多方面,如語言、思維、策略等,學生可以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理解及掌握一定的數學技能,學會使用數學符號及語言,學會聯系生活實際問題,建立一定的數學關系式,形成一定的數學應用意識及能力。
3.創新思維的培養是時代的要求
“灌輸式”教學已經無法滿足新時代的需求,傳統式教育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我們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培養創新型人才,如此才可以跟上時代進步的步伐。因此,數學教學也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及創新意識。初中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該時期初中生的思維開始變得異常活躍,對新鮮事物都具有一定的好奇心,探究欲較強,所以此時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可以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靈活,學會從多角度考慮問題,學會隨機應變,更加適應時代的進步。
首先,學生的主動性遠遠不足,教師將自己的思維直接灌輸給學生。教學過程的主體應該是學生,學習是學生自主建構的過程,該過程要求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積極進取,如此才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其次,設置的問題情境偏離學習的主題,甚至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不能通過問題情境讓學生逐步展開觀察、猜想、實驗、推理及交流等活動。再次,部分教師的專業素養有待提高,把握不住教學的重難點,從而影響教學效果。例如學習“絕對值”時,重點應當是絕對值的概念及非負數的性質,教師在設計題目時也應當圍繞這一重點,但很多教師設計了類似“化簡|a-3|”的題目,偏離了教學重點,且有些知識點尚未學到,缺乏科學合理性,導致學生的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流失。
1.營造數學學習氛圍,引發創新意識
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僅需要組織好課堂,而且要引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方向,啟發學生思考性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關鍵因素,教師必須要注意教學主題始終是學生,一切教學活動都要圍繞學生。教師必須與學生多進行溝通交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的狀態,讓學生愛思考、善于思考,讓學生參與進課堂,開展探究活動。例如,我們在講授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時,可以讓幾位學生在黑板上自由畫出幾個三角形,然后讓學生們觀察并測量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從而展開互問互答環節,向學生展示三角形的任意兩個角的度數,讓學生猜想另外一個角的度數,自然而然引出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在這種輕松且開放式的教學氛圍中學習。
2.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為創新思維的培養奠定基礎
初中生階段學生尚且不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在一件事物上,容易分心,因此,培養創新思維的第一步就是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學生只有好學,才能學好。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從教學方法及教學內容方面考慮,教學內容方面要講究其目的性、作用性、層次性,并保證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實用性。教學方式方面要盡可能的多樣化且實用性強,可以借助多媒體等工具展開教學,合理利用多媒體,精心設計教學課件,讓課堂更加豐富且充滿趣味性。
3.重視實踐,激發求知欲
每個孩子都有一定的好奇心,初中生也同樣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所以,要想培養他們數學方面的創新思維,首先要喚起他們對數學的求知欲,才能激發他們的數學方面的創新欲望。初中生對于自己陌生的事物喜歡問為什么,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把握好這一點,并適當引導,使得學生具有一定的問題意識,從而培養初中生數學方面的創新思維。數學中存在很多法則、公式及定理,教師可以挑選具有代表性的練習題,例如一題多解的習題,不僅有利于對所學知識的運用,而且使學生的解題能力更強,思維更加發散,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另外,可以多設計一些數學實踐活動,讓數學的學習過程更具有趣味性。在實踐的過程中,多關注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
4.靈活多變,運用多維思路解決問題
在學習中要全方位地考慮問題,大膽地的做各種假設,然后再進行推理論證,打破常規,從各個層次、各個角度去思考問題,培養學生思維的創造性、敏捷性、發散性。例如,學習《分式方程》時,新課部分可以運用復習來導入,回顧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然后再讓學生仿照該解法來試著解答分式方程,把分式首先寫成整式形式,再逐步求解,比較觀察兩種方程解法的區別,從而掌握新知識點。整個過程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及總結,激活了學生思維的活躍性及創造性。此外,在選擇學生練習題的時候可以選擇一些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的題目,讓學生的思維更加靈活且多變,同時也可以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或設計題型,自問自答。
5.倡導學生自學,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初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自學的能力,所謂會者不難,難者不會,初中生在自學的過程中鍛煉了獨立自主的能力,才會有更進一步的發展。自學的過程是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最強的過程,因此更有利于初中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總之,教師要抓住初中這個關鍵時段,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探索行為加以引導。首先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其次要將此工作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熱愛思考、敢于質疑、勇于創新的精神,使其逐步形成創新思維,讓初中生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滿足社會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