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濟寧市任城區李營街道五里屯小)
教育要樹立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主的教育思想,教師布置作業時要多思考,對于本班學生的學習情況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精心布置作業,讓各類學生都有所收獲,各種題型的題都要涉及,分層布置作業,根據學生實際彈性設計,如基礎題、選做題、提高題、創新題、實踐活動等。讓接受能力差一些的學生和學有余力的學生,都能感覺到自己學習的價值,提高學生作業的積極性,各有所得。另外,學生針對自己的情況選擇作業,達到自己的目標,更能培養學生的自律性,對自己的學習情況有一個打字的了解,以便確定值得的努力目標及方向,完成作業的空余時間里,能夠自主預習,自主復習,鞏固提高,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把時間用在需要的地方。如果布置作業一刀切,學習后進的學生也去研究提高題,那么即使有人輔導,最后也是云里霧里,思路一團糟,事倍功半,起不到什么鞏固效果。
教學課堂處于主導地位的是老師,作業的布置與批改關鍵在教師。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充分提高教師的駕馭課堂能力,提高課堂效率,使課堂能夠講練結合,而不是依靠課下的作業來鞏固知識,課堂練習的作業形式,可以舉行一些小競賽,大家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正確率高,提高孩子們作業的積極性,學生們為了能在比賽中獲勝,肯定會更加專心、細心。既減輕了學生課下的負擔,又把學習知識與鞏固練習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批改時,教師肯定不能全批全改,課堂時間是有限的,可以同位互換批改,讓同學們從自己批改的作業中,學習到別人的優點,增加學生的自律性,達到很好的講練結合效果。
學生作業是學習生活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作業的布置是否恰當,批改的評價對于小學生來講,是否具有激勵作用,對孩子們的成長是很重要的,精心設計課內課外作業,讓傳授的知識在課堂訓練中不斷“閃現”,在課外作業中鞏固“再現”,但是也要注意小學階段正是孩子們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要保證孩子們的身心健康發展,所以,要科學的布置作業,安排好課外作業時間,近幾年,全國各級教育管理部門對小學生的家庭作業都做了規定:一、二年級不留書面作業;三、四年級不超過45分鐘;五、六年級不超過1小時。作業不是一個死的東西,它是有生命的,它反映的是一個孩子對于老師授課的理解程度,對一節課的掌握程度,以及反應每個孩子做題的習慣問題,所以,批改一份作業,與結果相比,我們更要關注解題的過程,體會學生的各種解題思路的變化,以及他們在做題時的心理活動,不要用簡單的"優、良"來評價學生的作業。而要用心的去看,格式是否正確,步驟是否完整,過程是否合理,孩子們的思維是靈活的,有時候從學生的做題過程中,我們也能發現不同于教材的解題思路,這時候,老師的評價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可以在評價等級的后面加上一句評語:“你的做題方法讓人耳目一新!”相信這樣的評價會讓孩子對于數學的學習更具有積極性。能鼓勵他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積極思考,熱衷于尋求更加簡便而且正確的解題方法,他的創新思維會得到很大提高。
批改作業是小學數學教師的一項常規工作,批改作業能讓教師及時的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對教師下一步的教學做出計劃和預判,對教師的教學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所有的課堂作業、家庭作業老師都要全批全改也是不現實的,這時候,就要科學合理的安排作業的批改,運用正確的作業批改方式,批改作業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例如,對于課本上比較典型的題目安排課堂作業,當堂完成教師全批全改,并且從學生們的做題的情況中,甄選出錯的比較普遍的進行講解分析,使不扎實的知識得到鞏固,而對于反復出現的題型,就可以完全放手給學生解決,組織學生互換作業批改,小組討論,集體講評,這樣,學生不僅能從大家的談論交流中,解決自己的困惑以及不足,還能讓孩子們形成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求知的學習氛圍。
總之,作業的布置與批改用得好,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成為他們學習的動力。用得不好,也會流于形式,甚至造成學生的心理負擔。同時,布置作業時要切實考慮學生的學習各科的負擔,堅持科學合理的原則,既不要布置的過多,也不要布置的過少,實行階梯分層的布置作業方式,讓學習能力強的孩子和還有些差距的孩子,都能夠有所收獲,從而達到樂學好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