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萊蕪職業技術學院)
隨著社會對高職院校的人才能力要求越來越高,也給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改革帶來了新的啟示和挑戰。在職業需求導向下,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課堂也越來越重視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因而也進行了更具針對性的教學創新和教學改革。因此,筆者對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職業化構建進行了深入分析和總結。
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而言,他們學習英語的途徑主要是依靠課堂教學,因而教師需要從教學課堂入手,來進行豐富的教學改革,提高學生在英語教學課堂上的學習效率,才能使英語教學開展更加的有意義和價值。所以,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創設生動的情境,提升學生的英語應用水平,為學生的職業能力塑造夯實基礎非常關鍵。具體到教學實踐環節,我們可以加強對話式教學,讓學生在不斷的在課堂交流中加強運用英語的溝通能力。當然,在常規英語教學中,對話式教學也是教師最為常用的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在課堂上鍛煉良好的英語口語溝通能力,不僅使師生之間的英語交流更加豐富多彩,而且幫助學生奠定了扎實的英語口語基礎。但是在這一環節中,教學工作者要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地選擇適宜于學生職業能力塑造的對話內容,采用職業化的英語表達,強化學生崗位工作英語的運用能力。此外,在英語閱讀方面也要導向性的選擇適合學生職業能力拓展的內容,很多教師會特意選擇一些學生在崗位工作中經常用到的合同、說明書等英語材料,能夠訓練和積累學生這一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在將來的職業崗位中能夠靈活的運用。前面,我們講到了學生口語、閱讀方面的巧妙編排,同時也不能忽略學生英語聽力的訓練,這樣才能在各個方面全方位的打造專業性的英語教學,使學生能夠在工作實踐中更加游刃有余的發揮英語水平。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他們并沒有條件在校期間就能夠有良好的英語鍛煉平臺,所以教師為了彌補這一點缺憾,需要在聽力練習中結合將來學生的工作需求來創造語境,充分的挖掘教學課堂的潛力,結合模擬教學、競賽教學等方式,來提升學生英語的聽辨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從高職院校的教學實際,為學生提供一個職業化的英語教學課堂和環境。
高職院校的學生英語基礎良莠不齊,因而在教學開展中也要兼顧到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全面地提升高職學生的英語水平。所以,從全方位的聽、說、讀、寫等教學內容方面融入職業能力需求,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工作需要的英語內容。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內容的職業化構建,能夠為學生夯實英語基礎,為學生將來的就業提供幫助。具體到教學環節,可以從三個方面加以滲透:第一,打造真實的職業環境,創設生動的英語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在模擬的情境中,切實的提升自身的英語能力,能夠靈活的運用到將來的工作當中。第二,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設置不同側重點的教學內容,能夠結合專業特色和職業需求“因材施教”開展英語教學。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專業能力的構建都是依據職業需求而進行的,因而學生的職業需求不同會在英語教學內容的需求上產生直接的變化。所以在高中院校的英語教學環節,教學工作者要融入商務、法律、建筑等各個方面的實用性英語內容,行之有效的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英語水平。第三。要在英語教學中加強人文英語的滲透,使教學活動充滿趣味性。比如,選取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夢想主題進行演講和討論,也可以加入國外優秀影片和歌曲的賞析,通過這些趣味性的英語教學內容的滲透,學生的人文素養不僅可以得到提升,而且也讓英語教學課堂更加符合職業化需求。
總而言之,職業化導向下的高職院校英語教學開展將更加具有針對性,能夠使學生掌握的英語能力更加具有實用性,更符合自身職業能力發展的根本需求。因而,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工作者在豐富的英語教學開展實踐中,需要不斷的整合教學內容、完善教學方法,使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更加的符合學生的職業能力建設,能夠真正的幫助學生在職業競爭中發揮自身的英語能力。所以。在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的改革和創新中,要根據學生將來職業能力需求的發展動態來構建職業化的英語教學課堂,能夠從聽、說、讀、寫等各個方面來打造職業化的英語教學環境,為社會輸出更多英語水平高超的高素質實用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