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濟寧市青少年宮)
當前,我國經濟迅速發展,人民大眾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人們除了追求物質享受之外,對精神上的要求越來越高。書法作為一門高雅的藝術形式,不僅可以使小學生沉心靜氣的臨摹和書寫,使他們感悟到漢字的魅力,還可以磨煉他們的意志,形成堅強的品格,陶冶他們的情操,滿足人生發展所必備的基本能力,這也是核心素養的重要方面。
因此,我國小學書法教師需要重視書法教學,改變過去落后的教學觀念,積極主動的更新教學理念,使用最新的教學手段開展書法教學,使小學生對書法充滿興趣,進而培養他們的核心素養。
我國中小學教學大綱中提出了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一般而言核心素養就是一個人滿足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基本素養,諸如情感認知能力、思維能力、正確的價值觀念以及一些寶貴品質等都屬于核心素養的范疇。一個人只有具備了核心素養才能在復雜的社會立足,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要求和健康快樂的生活和工作。小學生處于人生發展的初期階段,此時是培育其核心素養的關鍵階段,這一時期小學生接受的教育將對他們形成深刻的影響,伴隨他們的終身發展。
書法具有培育小學生核心素養的優勢,小學書法教師使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小學生認真刻苦的學習,二者在書法課堂積極互動,從而使小學生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提高書法學習的興趣,并且不斷獲得成長必備的各項能力,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滿足核心素養的要求。
小學書法教學具備了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能力,書法在核心素養方面主要體現在書法育人的功能,使小學生在書法學習中養成發展所需的各種基本素養,使他們可以健康快樂的成長。
首先,書法教學可以提高小學生的觀察能力。漢字具有源遠流長的歷史,在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過程中漢字逐漸演變,形成了諸如隸書、行書、正楷等多種書體,每種書體具有不同的書寫風格,每種書體中的漢字又各有千秋,小學生為了在書法中將漢字寫的正確和美觀,深刻表現出各種書體的神韻,需要認真觀察漢字的結構和偏旁,對漢字的外形做到記憶猶新,在此過程中小學生的觀察能力有效提升,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耐心。
其次,書法教學可以鍛煉小學生的堅強意志。書法學習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門需要長期學習和刻苦練習的藝術。由于小學生受其身心發展特征的限制,在書法學習的過程中存在理解不到位,書寫力道不足等問題,因此他們需要不斷的重復練習,這對小學生的意志提出了挑戰,小學生為了有效提高自己的書法水平,必須堅持訓練,長期以往可以使小學生變得堅強勇敢,這也是其之后獨立成長不可或缺的基本素養。
最后,書法教學可以使小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書法不僅僅局限于漢字書寫方式的講解,還包括書法文化的詮釋。小學生在書法學習過程中會經常臨摹名家的作品,可以從這些作品中有所感悟,同時也會對一些書法大家有所了解,進而同這些書法大家以及他們的書法作品產生情感共鳴,學習到里面諸如剛正不阿、善于助人等寶貴的品質,小學生處于價值觀念的塑造期,因此在書法學習中可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形成核心素養中的首要能力,對于他們今后的人生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雖然核心素養是我國素質教育的要求,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小學書法課程仍舊存在眾多問題,阻礙了發展小學生核心素養的進程。
一方面,許多小學深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造成書法課程得不到重視,在一些小學里面書法教學時間占比較低,甚至存在小學書法課經常成為語數外等主科的教學課,導致小學書法課程得不到與其功能符合的對待,也就無法發揮出書法育人的積極作用。
另一方面,一些小學書法教師的教學手段單一,這種僵化的教學模式下課堂氣氛不和諧,師生之間得不到密切的互動和交流,小學生在這種教學環境下容易失去學習興趣,久而久之對書法產生抵觸心理,從而導致書法教學效率降低,同時無法培育小學生的核心素養。
真正發揮出小學書法教學的書法育人功能,需要小學書法教師在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特征以及書法性質的基礎上尋找合理的教學措施。筆者根據自己多年來的書法教學經驗以及對核心素養相關資料的調查研究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供小學書法教師學習和借鑒。
1.轉變教學模式,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書法教學中只有增加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其對書法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為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奠定基礎。
小學書法教師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積極主動通過相關書籍或者互聯網等途徑提高書法教學的能力,運用多種教學形式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小學書法教師可以采取合作教學等教學方式,首先在課堂向學生演示漢字的書寫規范和流程,之后根據學生人數劃分小組,使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分析漢字的結構和書寫技巧,并且在小組展示自己的作品,這種形式下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通過活躍的小學討論和互幫互助加深了教學內容的印象,也激發了學習興趣,為進一步培養核心素養創造了條件。
2.書法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我國新課改中要求轉變過去教師的主導地位,提高學生的能動性。在小學書法教學中教師需要尊重小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他們在書法學習中獲得各項基本素養。
傳統的書法教學中,書法教師害怕小學生理解能力較低因而在教學中面面俱到,從漢字的偏旁部首、構造一直到漢字的整體書寫技巧全部對學生進行詳細講解,這種模式下禁錮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因而書法教師可以采取有限教師的手段,在書法教學過程中使學生搜集資料和預習,獨自了解漢字的起源和構造等內容,教師成為書法教學的引導者,僅僅在課堂糾正學生的握筆姿勢、書寫規范等問題,使小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此過程中使他們思維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也培養了小學生的自主性,滿足了核心素養的要求。
3.知識與情感的雙重教學
小學生由于身心發展特征的限制導致情感認知能力較弱,在小學書法教學中教師除了教授學生基本的書法技能外,還需要豐富他們的情感。
小學書法教師可以在書法教學之余,通過講解書法作品的內容以及書法大家的人生經歷消除小學生的疲憊感,加深他們對書法藝術的了解。教師通過對這些書法大家以及其作品內容的形象講解使小學生認識到書法的博大精深,也深化了對作者情感的認知,使小學生身心受到教育,提高了他們的情感認知能力,潛移默化的學習到一些優秀品質,促使小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