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松碧
(云南省文山州廣南縣第二中學)
1.語音基礎
因為學生最初接受的語言教育并非英語,因此多數學生對英語具有排斥性,并且由于各地英語教學水平的發展不均衡,大部分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初期未經過系統性的英語語音培訓,導致英語語音形態發育不良,缺乏基本的語感。同時,中英文在發音的方法上有著根本的區別,在學習過程中易混淆中英文的發音方式,繼而會產生無法區分元音和輔音、長音和短音的情況,例如:[]、[ai]、[b]、[i:]、[i]等。除此之外,英語聽力中的連讀、弱讀、爆破音、擦音也是學生語音問題的“重災區”,如Can’t、I’d like、Don’t,等等。因此,學生語音基礎的高低決定了其聽力理解水平,在學習英語之初必須夯實語音基礎。
2.詞匯量
詞匯是學習語言的敲門磚,個人詞匯量的多少從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聽力理解的能力,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溝通交流。如果沒有足夠的詞匯量作為基礎保障,即使聽力能力較強也無法對題目做出正確的選擇,如下題:
W: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ice-cream?I made itmyself.
M:Delicious. Even my Mum’s can’t match this.
Q:What does the man mean?
A:This ice-cream tastes good.
B:Both dessert taste good.
C.His mother can’t make the ice-cream
題目中,女子詢問了男子自己制作的冰淇淋味道如何,而男子則認為女子所制作的冰淇淋的味道十分美味,但他的母親不能吃。雖然示例中的單詞較為基礎,但是“ice-cream”和“dessert”兩個單詞分別指冰淇淋和甜品,它們之間是一種從屬關系,如果沒有一定的詞匯量,就不能理解對話的意思,繼而無法對選項做出判斷。
3.漢語思維定式
根據當前我國學生英語聽力的情況而言,絕大部分的學生缺乏對于英語的遷移運用能力,在聽力練習的過程中往往先把英語翻譯成漢語,之后再選擇答案,無法形成一種英語語言思維,這無形中增加了聽力信息處理的難度,是導致聽力理解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
1.訓練正確的聽力習慣
首先,在聽力開始之前,可及時勾畫聽力材料中的關鍵詞,并且根據關鍵詞猜測文章的基本內容,以及短文內容的發展趨勢,找到側重點;其次,在聽的過程中著重聽有關于數量、時間、年份、事件、物品的單詞,聽到后一定要用簡寫的方式快速記錄,節省答題時間;最后,在聽后及時進行糾錯,對于錯誤的部分反復聽,直至理解為止。
2.糾正發音
正確的發音是提高聽力水平的關鍵,學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零星時間進行發音練習,多聽簡單的流行英文歌曲,如《god is a girl》《baby》等,或是觀看發音較清晰、語速較慢的英語影視作品,如《小豬佩奇》《怪誕小鎮》等,通過這樣的方式建立對英語的基本語感。另外,還可使用一些小程序如英語流利說、英語趣配音進行英語發音的訓練,及時了解自身發音的問題,查漏補缺,揚長避短。
3.模仿錄音
建立了良好的語音基礎,還需要熟悉英語發音的語氣語調,達到錦上添花的效果。可要求學生每天定時定點收聽TED演講、VOA英語新聞,熟悉英語主播們的語氣語調,之后再加以模仿練習,內化為自身的部分,使聽力的學習更為輕松。
4.提高英語綜合能力
英語的綜合能力涵蓋了英語學習的方方面面,不能僅做到對聽力的提升,還應全面發展,百花齊放。首先,需要學生在課內外廣泛閱讀英語文章,并積累詞匯量;其次,在閱讀文章的同時要求學生收集有用的語法知識,加強語法的訓練,夯實英語基礎;最后,還要在平時進行高頻率的復習鞏固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現今,英語聽力教學中仍存在諸多阻礙因素,布滿了荊棘和泥濘。同時,英語聽力教學水平的提升是一個曲折前進的過程,相信只要教師能夠正確使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訓練和培養,師生齊心協力,假以時日,定會實現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