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敏
(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學)
科學技術的進步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促進了文明的進步。但技術并非空中樓閣,而是源于我們的生活,又高于生活。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讓學生通過學習對技術有一定的認識,培養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因此,教學活動應聯系生活實際,符合課程標準對教學的要求,也符合科學技術的本質。例如,教師在進行必修一第二章第三節《技術試驗及其方法》的教學時,首先,要聯系實際生活,對技術試驗和科學實驗的概念予以區分,讓學生明白這兩者之間的區別,減少日后學習中出現的錯誤。其次,在對課本知識進行講解的過程中,要注意時時刻刻聯系學生們的生活,可以是從電視網絡上獲取的知識,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有趣的科學現象,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化,在方便學生理解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養成熱愛學習,熱愛技術的好品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讓學生做到既要注意學以致用,又要對試驗方法和生活經驗進行區分,大膽提出疑問,并要在生活中證明試驗方法的準確性,不能盲目地相信理論知識,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應用到實際;真正讓理論知識進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理論知識是優秀文化成果的概括和總結,是人們實踐的結果,但千百年的道理告訴我們,理論終究要和實踐相結合。作為優秀文化傳播途徑的教學活動更應當與實踐活動相結合,讓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在實踐中得到證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重視實踐活動的重要性,讓學生從實踐中獲得真知。例如,教師在進行必修一第六章《設計圖樣的繪制》的教學時,就應當讓學生在實際的繪圖中獲得對課本知識的深層次理解。繪制設計圖樣的目的就是要掌握技術語言的應用,讓學生用恰當的方法與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所得,同時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方便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在繪制某些技術圖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把主動權交給學生,給定技術圖繪制的相關要求之后讓學生自主完成繪制,對學生出現的錯誤要及時耐心的解答。時刻提醒學生將課本中學到的方法應用到實踐中去,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隨意繪制,這樣不僅掌握不好理論知識,還會喪失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對學習產生厭煩感,后果可想而知。教師也應鼓勵學生到圖書館翻閱相關書籍,完善自己的制圖,教學重視實踐活動,就是要讓理論知識在實踐中得到證實,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更清楚地接受新的知識。
高中通用技術課講授的內容大多是技術與生活、實踐與探索,通用技術課不像其他高考考查科目一樣需要背誦、理解、學習解答思路,通用技術課之所以為“通用”就是因為其實用性極強,學生只要明白這項技術是如何運用的、掌握運用原理、清楚明白其注意事項及安全措施就是理解了這堂課的精髓,技術通常不需要死記硬背,一旦掌握這門技能,就能為人所用。而技能的掌握是一個不斷訓練的過程,學生會發現,大多數技術實踐都是無法由個人獨立完成的,世界上很多技術奇跡都是由團隊配合、齊心協力創造的,通用技術的學習與實踐自然也離不開合作學習,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注重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作用,讓學生將在合作學習中將通用技術進行良好的理解與實踐。例如,教師在進行必修一第六章《設計圖樣的繪制》的教學時,通過講解,讓學生明白圖樣繪制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只有了解了設計對象的面積、體積、用途、服務范圍等一系列信息后,才能對其進行設計。教師應讓學生探索如何根據自己的房間狀況設計一個書架的草圖,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合作探索,學生抽簽選擇一個成員的房間作為范本,分工合作,兩兩一組,一組學生實地考察臥室面積及房間結構;一組學生分析數據,大家共同繪制草圖、積極討論、探索方案。根據三視圖比較各個方案的好壞,最后投票選出最佳方案。合作學習將通用技術課堂最大限度地還原了技術性工程的團隊性特點,將高中通用技術課堂真正與科技結合起來。
在通用技術課堂上,學生學到的不止是知識與技能,更有做事的方式、實踐的技巧,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更加靈活,這也是教師與家長所喜聞樂見的進步。高中通用技術課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師應積極探索科學的教學方法,將技術與學生生活結合,不斷提高學生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