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立
(湖南省汽車技師學院)
職業院校的實踐課以及理論課的有效結合即稱為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理實一體化的設計核心即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夠與理論學習同時進行,從根本上將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提高,與此同時增加學生參與度。此類教學模式與德國“雙元制”教學模式存在相似度,是目前我國較為新型的職業院校教學模式。
近幾年我國經濟得到高速發展,對于技術型人才的需求量也相繼增加,因此職業院校必須針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以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為發展目標,不斷對本院校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以滿足現代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職業院校內部應將自身的專業結構進行調整,以順應新時期社會的發展。目前許多職業專業已經對自身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但改革過程依然存在各類問題,若不及時調整將直接影響職業院校今后的發展,導致其在招生競爭中處于落后地位。“人才培養”是職業院校的教育核心,若想從根本上將此核心凸顯,首先應將院校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進行改變,在現代“灌輸式”教學已經無法順應時代發展的步伐,只有將職業作為導向,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主動性得到充分調動,使其實踐動手能力得到充分培養,進而完善其自身的職業能力,滿足當代工作崗位的相關要求。
職業院校若想真正實現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應先將本院校的相關制度以及規則進行完善。教師應及時對理實一體化教學進行設計,將教學內容分為若干結構單元,使其能夠合理分解。充分明確哪些知識點需要在實驗室進行,哪些知識點需要在教室進行,進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理實一體化教學。
1.重視理實一體教學,積極創造教學環境
職業院校的軟硬件設施直接決定了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是否能順利開展,雖然部分知識點能夠在教室內部進行,但其中涉及到學生實踐類知識則需在實訓教室才可進行,對于實訓室的器材要求較高,職業院校必須對實訓室的設備以及儀器等相關設施進行完善,進而保證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能夠順利進行。例如,職業院校中部分學生完成學業后需從事檢測水環境的相關工作,此類學生必須具備環境治理以及檢測的技術能力,為此教師不但要對其進行專業知識方面的傳授,還應針對其操作能力進行有效提高,這就要求職業院校本身應具備與學生專業相對應的實訓教室,進而保證學生的操作能力得到充分培養。與此同時,校方應開放管理本院校的實訓室,使不同專業的學生以及創業創新團隊皆能對實訓室進行使用,以此實現資源共享進而增加器材的利用率。
2.理實一體化教學的設計理論及實踐步驟
職業院校在進行理實一體化教學期間,應根據本院校實際情況對教育理念進行深入貫徹,將本院校傳統的實訓室進行改造,使其能夠符合理實一體化教學,配備符合職業學生的相關掛圖、模型、標本以及多媒體課件設施。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過程中,應將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在傳授理論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利用身邊道具聯想相關知識。學生通過腦部與手部的有效結合,將充分提高其對于知識的掌握能力,與此同時,此類形式還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感知能力以及認知能力,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得到加深。
3.培養教師教學能力
教師在職業院校實現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中起到關鍵作用,其自身能力直接決定最終的教學效果。職業院校教師應具備較強的理論知識以及實踐能力,并且及時了解學生今后所處崗位特點,如此才能設計出完善且實用的教學教案,實現教學的理實一體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了解每位學生的性格特點,并對其進行實踐知識的指導。此過程對教師素質有著較高要求。因此,院校應加大培養教師的“雙師”素質,定期將教師分配到各企業的崗位進行實地鍛煉。與此同時,舉辦有關技能知識的講座,聘請各行業的相關技師對教師能力進行培養,從根本使教師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1.項目教學
項目教學不同于其他教學方法,其教學過程需要學生與教師共同合作才可使項目完成。在職業院校的教育中,項目主要指根據相應任務生產出具有實用價值的產品。而項目教學法的核心主體即為學生,教師在其中扮演主導角色,而項目則是貫穿二者的主線,項目教學法主要強調了學生的團隊合作、主動學習以及自我管理。
2.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法的出現有效實現了人們對于社會環境以及社會群體的深入了解,其發展宗旨即是對社會情境以及人們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并在此過程中提出相對民主并且有效的解決方法。學生通過角色扮演法能夠在情境中了解并掌握所學知識,明確正確價值觀以及處事態度,進而使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充分培養。
3.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法顧名思義,主要通過以往案例對學生進行基礎教學,教師應及時引導學生對具體案例進行思考,并增加學生之間的討論環節,使學生的創造潛能能夠得到充分激發。教學活動的開展目的主要為了使學生思考問題的過程能夠得到完善,從而提高最終結論的準確性。在教學內容的設計過程中,教師作為其中的主體,是激勵學生的核心人物,應積極引導、鼓勵學生將自身所掌握的技能以及知識點與同學進行分享。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不但能夠使其自身所掌握的知識得到鞏固,并且還能增建與同學之間的交流,使其分析問題的能力能夠得到較大提升。
4.模擬教學法
模擬教學法主要分為兩點,分別為情境模擬教學以及設備模擬教學。情境模擬教學主要通過對學生職業場景的模擬,實現對學生專業的訓練,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創造較為完善的職業場景,此場景相比實際工作流程以及工作環境不存在任何差異。此種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切實體驗到職業環境,以便于學生理解自己今后的職業崗位。而設備模擬教學主要對學生今后所操作的設備進行模擬,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在實踐操作過程中出現的概率,避免出現安全事故造成嚴重的不良后果。
綜上所述,為滿足現代社會對于技術型人才的需求,職業院校應及時對本校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培養教師教學能力,實現教學上的理實一體化。現階段我國教育方面政策為優先發展教育相關事業,切實以教育成果、教育質量為基礎,發展教育手段,以培養出綜合性人才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