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仙
文學鑒賞,是語文能力中較高層次的一種能力,是語文基礎能力的提高。文學鑒賞是從審美、享受文字快樂的角度去進行語文閱讀。《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的“教學目的”中指出:“學生應該具有初步的文學鑒賞能力”,在“閱讀教學”中也提出了“初步鑒賞文學作品,感受文學形象,品味文學語言和體會其藝術表現力”的要求。高中語文新教材也加大了文學教育的份量,增加了文學作品的比例。這些作品都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閱讀這些作品時往往可以透過文字取得愉悅,從而積淀閱讀者厚實的文學涵養(yǎng)。從近兩年語文高考試卷結構修改來看,有些省份適當增加了課外閱讀鑒賞能力的考查。因此,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鑒賞性閱讀能力尤其重要。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性閱讀能力呢?
語文閱讀中并非某種閱讀方法放之所有文章皆通,不視具體情況而采取適合的閱讀方法往往易流于無效而費時的閱讀。所以,對沒有什么細節(jié)和文句閱讀障礙的文章,只要采取泛讀的方法,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便行了。通過抓中心的泛讀,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文章,可以在思考中對課文內容進行高度濃縮,提煉出文章作者思想的精髓,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增強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此種讀法適用于語言文學理論著作。例如高中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課外閱讀的作品中,呂叔湘《語文常談》,朱光潛《談美書簡》等。
精讀,即詳盡深入地進行閱讀。通過精讀課文,可以有效地集中學生的閱讀注意力,咬文嚼字,深透到字里行間去精心揣摩美詞佳句的微妙之處,培養(yǎng)學生的深入分析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
語感是人們對語言文字的一種敏銳的感受力。語感訓練就是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的閱讀分析,由文入情,深入理解語言文字的豐富內涵,充分感受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一篇文章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反復誦讀的訓練,進行表情朗讀、想象朗讀等,細細玩味,把握文章語感的內涵。教師還可以抓住表現課文中心的重點詞、重點句、重點段,加以點撥和剖析,使抽象的詞句變?yōu)榫唧w鮮明的語言形象,訓練語感頓悟。也可以抓住精彩的描寫片段,讓學生進行朗讀,揣摩及品味,把無聲的文字變成具體可感的有聲語言,增強語感訓練。更可以把生活經驗聯系到語言文字中去揣摩推敲,培養(yǎng)語感的敏銳性,從而在精讀的過程中,積累語感,深入培養(yǎng)學生對文學作品的分析能力。
情感的培養(yǎng),在文學作品中常常是借助于語言的。精讀從某種意義上看,又是一個精品細嚼微妙的豐富情感的過程,是透過字字、句句去斟酌作者的思想情感、文中人物思想情感的過程。精讀培養(yǎng)情感,是要挖掘語言文字中的情感而基于其之上又超越其的情感培養(yǎng)。精讀,就是為了開發(fā)閱讀者情感同語言文字中的情感的巧妙結合點,讓讀者在情感的共鳴上,深入思考文字中情感的發(fā)起原因、情感背后的依附表達技巧等,提高學生的作品分析能力。
以小說為例,小說是一個個的細節(jié),匯聚成一個個的場景,然后匯聚成一個個的情節(jié),最后成為一個事件。這就需要我們對文本細讀,探究文字背后的內容。例如《紅樓夢》之《林黛玉進賈府》中王熙鳳初見林黛玉的語言描寫:“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言外之意,以前還一直懷疑是不是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以前還從沒見過。這是贊嘆,是驚嘆。她的第二句話:“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竟是個嫡親的孫女兒。”她這樣表達,既贊美了林黛玉,又把迎春、探春、惜春擺在了恰當的位置上,不至于揚此失彼。王熙鳳的八面玲瓏,由此可見一斑。閱讀鑒賞時,只要我們善于體察語境,細心玩味,就能汲取到文章的精華,領略到語言的精妙。
精讀,就是要讓學生在細品文學之美中提高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以及分析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在賞析上,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通過精讀課文,挖掘、感悟、升華其內涵美。以感知美為基礎,通過形象思維理解美,并借助聯想與想象追求賞析主客體交融、物我兩忘的超越時空的意境,詳細體味分析文章的藝術構思的嚴密完整而富有邏輯的獨特審美價值,同時還可以憑借適當的音樂、畫面的效果,輔助以更好地培養(yǎng)美感,培養(yǎng)分析能力,并能在其中陶醉審美的快樂。
事實上,在精讀品細節(jié)中,通過培養(yǎng)語感、培養(yǎng)情感、培養(yǎng)美感等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對語文的學習和教學中文學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是最佳的,也是最深入的,是值得提倡的。
面對浩瀚的文學作品世界,想盡可能多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開拓閱讀面,不管如何夜以繼日地細嚼每一部文學作品,都難以培養(yǎng)閱讀者的鑒賞的思維敏捷性。高中第二學年學生鑒賞性閱讀能力已形成。因此,在積累了一定的文學鑒賞能力的基礎上,就要大力開發(fā)自身的速讀能力,在閱讀中既要講速度,又要講效率,只有這樣,才能夠騰出更多的時間涉獵更多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也才能真正做到充分地開拓閱讀面。在大量文學作品的閱讀中,讓閱讀速度提高起來,并發(fā)揮其高效性。
高中生課業(yè)負擔重,除了課內在老師的引導下對文學作品進行鑒賞外,課外閱讀時間更是有限,因此,就要向他們提出如何在快速提高閱讀速度中有選擇地閱讀文學作品。這就要對優(yōu)秀作品進行選擇,讀其中最精華而實用的文學作品、從閱讀中積累到文化的精華,通過精華的積累,能讓人在文學鑒賞中逐漸培養(yǎng)出分辨文學作品真?zhèn)蔚哪芰Γ懦膶W中某些糟粕對人的侵蝕。可見,教師應對學生在文學作品的選擇中提供指導和幫助,讓學生集中精力閱讀,并通過對選讀之文的理解和把握,提升其對精華的追求和辨析,從而更好地吸取文學中的精華,把文學鑒賞能力發(fā)展到另一個高度。
綜上所述,通過泛讀抓中心、精讀品細節(jié)、速讀講效率、選讀求精華等方式,在課內課外進行文學鑒賞,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盡可能大量閱讀,可以有效地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