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婭玲
小組合作作為當今教育教學過程中比較推崇的一種方式,在日常教學中的應用能夠產生顯著的效果。 高中語文作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主要科目, 教師要能夠不斷提升教學有效性和針對性。 從現階段高中語文教學現狀來分析, 使用小組合作教學方法具有顯著的效果, 所以, 高中語文教師要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
學生在進入到高中以后, 在思想和身體上都有了很大的變化,那么小組合作的目標是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能夠在小組學習中參與到每個任務中去。 每個學生都有表達自己想法的權利和機會, 在相互思想碰撞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但是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都沒有很好地做到這一點。在進行小組討論的時候, 更多的是幾個比較積極的同學在進行討論, 其他的同學因為各種原因都沒有積極地參與到討論中來,顯得無所事事,他們很多時候既沒有發表自己的意見,也沒有聆聽別人的意見。
除了學生個性化的問題,還存在著教師在上課時,沒有充分的時間來給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學習。 這是因為教師的教學時間是有限的,并且教學任務比較繁重,所以在很多高中語文教師為了趕進度和不浪費課堂時間的同時, 就會減少在課堂上同學之間進行小組交流的機會。 這樣的情況會導致學生沒有充足的獨立思考的時間, 也會導致學習小組不能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和總結問題的答案。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 利用合作學習的模式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相互理解和認同, 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隊協作精神。 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可以及時地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展,在教學任務的設計上也可以更貼近學生,在提升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同時, 還可以培養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 一方面可以在無形中增加學生的個人責任感,一方面也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同時還可以起到帶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作用。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教師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對知識的求知欲,并且有效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高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 合作學習的模式是真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的一種方式。 同時合作學習能夠使教師成為引導者,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在發散性思維的鍛煉上也有很大的提高。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 那么怎么更好地應用才能體現出分組的多樣化和優勢是教師需要考慮的問題。 教師如果想發揮出合作學習模式在教學中的有效性, 就需要合理地為學生分組。這是首先要做的事情。因為確保合作學習的效果是首要的。 所以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來進行分組, 確保每個學習小組都能夠均衡地發展。 教師在分組的時候要把班級的學生分層,基礎好的,基數中等的和基礎差的,要確保每個小組中都有基礎好和基礎差的學生。 這樣每個小組里都有不同學習層的學生,就可以更好地讓他們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并且學生也可以更好地意識到自身學習中的不足,進而可以在小組學習中共同成長和進步。
第二就是需要根據學生的喜好來進行分組。 讓不同喜好的學生分在一個小組,可以實現共同進步和取長補短。 這樣通過教師采取的多樣化的小組形式對于高中語文教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前提也需要教師對學生有充分的了解。 教師通過自己的觀察和互動以及溝通可以了解學生的喜好,并且也能夠保證分組的有效性。
教師在應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時, 需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因為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所以學生只有對學習知識有一定的興趣, 才能激發出他們的求知欲,才能夠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比如在教學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時,就可以將知識整合一下,運用信息技術將知識內容制作成教學課件, 讓學生在課堂教學的時候可以被充分的吸引, 然后教師再向學生提出問題。 這個時候運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學生可以充分地感受到教師所講的內容, 然后根據課文和教學視頻來進行分析,從而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此外, 教師還可以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來增加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情感。 因為情感對學生的學習和認知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在高中語文的學習中,教師運用情境教學的方法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 教師將學生分組,讓每個小組的學生都能夠融入到教學活動中更好地討論和解決知識難題, 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教學方式。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 使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模式, 它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也可以讓師生之間有更多的互動。 這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也是教育改革的趨勢,所以高中語文教師需要與時俱進,進一步地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