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清平
我國的傳統文化在文化經濟飛速發展的環境中受到了巨大的沖擊,也迎來了多種挑戰。 為讓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得到有效的傳承, 需要在青少年的教育中滲透傳統文化。 高中是學生成長最為重要的階段,在高中語文課堂上有效加入傳統文化的教學內容, 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對傳統文化的優秀思想有更為深入的理解和體會。
我國傳統文化經歷了歷史洪流的淘洗, 直觀體現了我國精神文明與豐厚的物質文化底蘊。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各國之間加深了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這種交流在促進國家發展的同時也給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帶來了挑戰,一些傳統文化甚至在逐漸消失。 為讓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得到長久的傳承, 向世界更好地輸送我國的精神文明, 需要讓青少年對傳統文化形成正確的認識,提升青少年的文化素養。 故此,教師要重視落實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課堂的滲透教學。
文字承載了我國傳統文化的大部分內容, 在語文課堂上加入傳統文化的教學內容, 可以有效加強學生對傳統文化所傳遞出的思想的理解, 讓學生對傳統文化產生親切感,進而增強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主動性。高中語文課本中涉及了多種文字的呈現方式,例如,小說、散文和古詩詞等,教師在對這些文章進行講解的同時加入傳統文化的內容, 讓學生通過這些豐富多樣的文章形式來體會傳統文化的內涵、 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情。
我國的傳統文化經歷了數千年的沉淀,有著深厚的底蘊,其中包含了很多優秀的思想,學生對這些優秀思想進行學習可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形成良好的心態,進而讓學生的身心健康得到良好的發展。 而且將傳統文化與高中語文教育結合在一起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消化人際交往中的哲學問題,改善學生對學習產生的浮躁態度。 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是教師重點培養的能力之一,通過學習傳統文化可以幫助學生明確人生目標與今后的發展方向,有利于學生以良好積極的心態投入追求人生目標的事業中。 由此可見,加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對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面臨的挑戰越發多樣,更加多元化的文化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沖擊, 傳統文化若想得到長久的傳承和發展需要加快向現代化轉變的步伐。 將傳統文化有機地融合進高中語文教學中可以促進傳統文化在現代化社會的發展, 調動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創新力, 促進年輕人在傳統文化中加入新鮮的血液,讓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也保有活力。
漢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承載者, 也是我國人民應用最多的交流工具, 對漢語的思維方式進行推進是將傳統文化滲透進語文教學的有效方法之一。 例如,在文言文教學中, 文言文本身的意境和作者想要傳達的思想是學生必須理解的重要內容, 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要確保學生對文言文涉及的理論充分理解并幫助學生形成文言文的思維, 讓學生利用文言文思維對文章的整體脈絡進行消化和理解。 文言文中涉及了我國很多傳統知識, 例如文言作品中出現的對偶句式與我國傳統陰陽平衡的觀點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系。 教師對學生在文言文思維上進行適當的引導, 不僅加強了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也充分展現了傳統文化的魅力。
在重視培養學生形成正確思想觀念、 提升學生語文的綜合素養的前提下, 對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進行完善, 將傳統文化加入教學內容中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個人文化素質。 教師對課堂上的教學內容進行全面的把控, 結合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實際情況和教材內容對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初步擬訂一定的教學計劃。 再在實際教學中根據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消化情況實時調整教學目的, 做到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最大限度地學習知識。 為讓教學計劃得到有效的實施,教師還要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可在其中加入傳統文化的元素,例如教師為加強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可以倡導學生對四大名著的半文言版本進行閱讀以減少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的排斥感。
為提高傳統文化在教學活動中的融入度, 營造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 教師可以結合多種豐富的教學方法來展開教學。 比如,在對《孔雀東南飛》這篇課文進行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課文內容設置相應場景,讓學生自由選擇其中的角色展開一場小型的表演。 這樣就充分調動了學生對這篇文章學習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將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滲透進高中語文教育當中, 可以有效促進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的發展,給傳統文化增加了新鮮的活力, 而且還能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 所以,教育工作者要對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有清醒的認識,讓其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方面發揮有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