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萊蕪職業技術學院)
云時代背景下,對高職院校的財會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為了使高職院校的財會教學以及人才培養工作更加符合社會發展的需求,就必須結合信息化時代特色構建科學的教學模式。那么,高職院校為順應云時代發展趨勢,打造高素質財會人才體系則至關重要。
高職院校要調整財會人才培養思路,切合信息化發展趨勢以及云時代特點進行財會人才培養模式的系統構建。高職院校在財會人才培養方案完善中,不僅要調整人才培養目標,還要在教學開展實踐中滲透信息化意識,使高職院校的財會人才保持先進的理念,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掌握全面的職業技能,符合與時俱進的財會人才需求。在高職院校財會人才培養的傳統方案中,注重對財會人員的理論基礎的夯實,使學生具備工作領域的專業能力,在崗位工作中完成財務核算和管理等工作。而在云時代背景下制定的財會人才培養方案,理論和基礎能力同樣非常重要,但也強調高職財會專業學生能夠適應時代發展、適應市場需求、適應信息化發展趨勢。唯有如此,高職院校的財會專業人才培養才能將信息化意識、理念滲透到各個環節,提升高職院校財會人才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
對于高職院校財會專業人才培養而言,教學內容的選擇對于人才培養的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因而,對財會專業教學內容進行優化和整合,有針對性和目的性的選擇更適合現代財會人才能力需求的教學內容,也是現今高職院校財會專業人才培養創新改革的重點內容。云時代背景下,為高職院校的財會專業教學資源的來源提供了更多的平臺和渠道,為教學實踐帶來了新的啟示。具體到筆者的教學,結合云時代特色,一方面,針對高職院校財會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引導學生加強信息化業務的能力,提升財會辦公的現代化優勢。筆者在財會專業的教學內容中,融入了表格處理、軟件運用、網絡技術等實用性內容,以加強高職院校財會專業學生對于信息化業務的應對能力。另一方面,筆者在自身的教學開展過程中,非常重視在教學內容中融合具有代表性的典范事例,將具有知名度的企業信息化實踐作為教學內容,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的拓展。此外,在教學內容中加入相關財會工作的軟件內容,與國內外信息化渠道相接軌,使高職院校的財會專業教學內容真正的符合信息化發展,展現云時代為高職院校財會專業教學內容變革帶來的新成效。
云時代高職財會教學面向信息化發展趨勢的創新變革,同樣離不開校內外實訓實踐基地建設的支持。就這一點來說,可以首先從校內實訓基地、場館的建設抓起。比如,利用企業經營沙盤、用友等財會實務教學軟件,建設專門的云化實踐教學實驗室開展校內實訓教學和訓練。與此同時,也應積極聯系校外信息化實踐、實訓基地的建設事宜。一方面,學生經過校內實訓,相對熟練地掌握了信息化實操技能,即可迅速轉入校外實訓階段,依托企業財務部門積累的實務經驗和直面市場的真實商務環境,在半工半學的環境中切實培養過硬的信息化財會實務技能。另一方面,云時代的技術發展對高職財會專業雙師型隊伍的建設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熟練掌握云計算平臺環境中全新的財會實操技能,而且要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并在企業真實商務環境中積累足夠的實踐經驗。而要達到上述要求,則必須嚴格雙師型教師的準入制度。要求教師在取得相關從業資格證書的基礎上,還需通過企業仿真財會工作環境中的實踐技能測試方可取得聘任資格。這樣即可把有證書而無實踐經驗的假雙師排除在外,從而提高雙師型財會師資隊伍的整體質量水平。還要建立健全常態化的教師掛職鍛煉制度,督導在職教師定期赴企業參加財會實務工作,實時掌握企業財會業務前沿的最新要求和動態,并將其傳遞到本專業的教學訓練中,不斷推動財會主干課與基礎課教學內容獲得與時俱進的創新發展,并助推高職財會專業的教研教改向更深維度、更高層次的持續發展和進步。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既對高職院校財會專業的教學構成了壓力和挑戰,也為持續深化本專業的教研教改活動提供了契機。只要高職財會專業面向云時代的要求,適時調整人才培養得目標和方案,優化整合教學內容,進一步強化校內外實踐實訓基地和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就能變挑戰為機遇,將高職財會專業的教學質量和效率推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