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區劉家臺鄉中心學校)
信息技術是現階段人們生活與發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信息素養也已經成為個人綜合素養的評價要素之一。如何更好地掌握信息技術,提升信息技術能力,提升信息素養,是現階段人們關注的焦點。小學生處于受教育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候提升他們的信息技術非常重要。而如何通過創新性學習更好地幫助小學生掌握信息技術,是現階段信息技術教師急需解決的問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產生興趣,才能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信息技術的創新性學習過程中。只有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產生興趣,才能主動探索信息技術課程中的奧妙。
例如,在教學圖畫的移動、旋轉、大小的改變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多種形式來激發學生對這節課的內容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教師可以向學生率先展示出一副符合學生審美特點的大森林圖畫,圖畫中包含老虎、野兔、小鳥等多種動物。在利用一副圖畫吸引學生眼球的同時,再以童話故事的形式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從前,森林中居住著很多動物,各種各樣的動物都有,有野兔、有老虎、有松鼠、還有小鳥,等等。但是人們為了發展過度的砍伐森林,生態環境被破壞,動物的生存環境也越來越惡劣,于是動物的數量開始急劇下降。為了讓自己生存下去,讓自己擁有一個美好的生存空間,動物們決定召開動物大會,集合所有動物的想法和智慧。”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在大森林的背景圖上填充各種動物,并傳授各種變多、變少、轉向等技巧。當學生的興趣被激發出來的時候,學生的積極性也會空前的高漲,他們就會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大森林背景圖上進行繪畫。然后,當課程進行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繼續深入教學,引導學生進行顏色的變換和填充,繼續讓大森林變得豐富、美麗。最后,再挑選出學生中完成效果比較好的作品進行展示。這樣的教學方式既激發了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創造中掌握了信息技術的相關技能。
小學信息技術的創新性學習指的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盡量營造出一種寬松的、富有創新性元素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創新,鼓勵學生嘗試之前所沒有嘗試過的事物,大膽猜測,敢于提問。并且在教學過程中積極發現并挖掘學生的優點,進行表揚和肯定。例如,在教學幻燈片制作的時候,學生一開始會比較茫然,不知從何處下手,大多都是模仿別人的作品,缺乏創新元素。為了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可以在學生制作幻燈片的過程中努力發現作品中的特點,即便是很少,也要通過多媒體設備在全班范圍內進行展示,然后再讓該學生表達出自己的創作思路,啟發其他學生的創新意識,然后再鼓勵學生進行重新制作,而被表揚的學生的創作熱情也會被激發。通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就培養出來了。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具有很強的靈活性以及實踐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以教材為基礎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重點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然后,當學生擁有了一定的創新思維之后,再逐步的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掌握能力的不同,以及創新欲望的不同,設計一些啟發性的問題來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思考問題。這些啟發性問題的提出,要具有一定的難度,還要讓學生充分的利用所學進行探索,讓學生在探索過程中激發創新思維,提升創新能力。讓學生在探索中掌握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對所學知識進行創新應用的習慣。之后,再重點訓練學生的多向思維、逆向思維、順向思維,激發學生思維的創新性以及批判性。換句話說,就是運用多種解題思路解答同一道題目,一種解題方法多種使用技巧,一道問題可以出現多種變化,以此來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大膽設想,尋求多種解題途徑。
綜上所述,現階段小學信息技術的創新性學習需要從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興趣開始,然后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從而讓學生掌握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相關知識點。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注意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全面地促進現階段小學信息技術的創新性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