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強
(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南魯山鎮璞邱小學)
小學數學學習,對于很多學生而言難度很大,涉及一些平面及生活中的應用題。對于數學邏輯思維不好的學生而言,數學成績一直影響他們的綜合成績,并且給學生學習帶來很大的壓力,讓許多學生害怕學數學,對數學沒有興趣。這個問題也給教師帶來困擾,花費時間以及精力,學生不理解聽不懂,數學學不好,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綜合實力的提升和發展,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應該以方便學生接受知識為前提,適當地改變教學方式。
對比以往的教學課程,數學教學多以單調形容,教師為了形象生動地表達其內容多以畫圖的形式將所學內容展示給學生,但對于思維感差的同學,根本不能想象抽象圖后的平面圖,尤其是小學數學教材《認識物體和圖形》中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等,通過立體圖像去思考平面圖形,小學數學當中俯視圖、主視圖、側視圖,不同角度去看,所看到的是不一樣,很多學生并不能想清楚為什么是這樣的圖形。微課可以用短小而明確的方式,將知識點展現在學生面前,方便學生理解掌握。有關研究表明,數學教學的高效率是需要學生和教師的配合完成,這樣學生的自主學習性才可提高。微課應用于小學數學當中,采用翻轉課堂的方式,可以充分地對微課資源進行整合,也可對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習慣進行培養。對于抽象難理解的問題可以采用微課進行圖文并茂式的講解,像上面提及的圖像,可以更加直觀地觀看視頻,視頻制作可以清晰準確看到一個圖像的切面,也不需要更多的想象空間。另外,對于數學基礎較差,邏輯思維不強的學生而言,可以清楚地明確本節課的重點。學生也不需要像以往那樣面對全書本內容,而不知道應該掌握什么,一節課注重記錄什么。微課總結的知識點較為全面,學生課后復習也有方向,考前復習也不至于看著整本書迷茫,給學生減輕了學習壓力,不用再擔心數學太難學的問題。學生也可根據微課知識點自行理解,然后試講,教師后期點評更改,讓學生知道數學如何應用于生活當中,像房屋構建中,數學應用于計算面積,這樣學生不只是局限于課本知識,還可以明確知道數學無處不在。
學習數學知識是一個較為復雜的過程,學生只有具備一定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學習。學習小學數學也是小學生認識各種數字到運用各種數字公式原理的過程,在小學數學中認識“時、分、秒”的時候,傳統的教學像灌輸式的方式,板書上面畫一個鐘表,標明時針、分針、秒針,教師會告訴學生每個刻度之間差多少,學生只會死記硬背,而采用微課資源,可以用鐘表為例,進行轉動上面的時針、分針,讓學生自己總結探究每個間隔之間的規律,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另外,學習數學還需要一個嚴謹思考的推理邏輯能力,如在沒有計算器的情況下,大的數字計算,都需要采用算盤進行計算,算盤可是在之前發揮著很大的作用,“四舍五入”,各個進率之間的關系,雖然現在算盤已經不用了,但是掌握一定的知識很有必要,也可鍛煉思考能力。對于小學數學中的平方公式,教師可以多舉例子,讓學生發現其規律與特征,而不是強調死記硬背。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教師要激發其發散思維能力,應該讓學生多思考,多總結,而不是局限于課本知識?,F在社會生活節奏加快,競爭壓力大,人才濟濟,需要小學生從小就樹立獨立思考的能力,能夠自覺地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
小學數學的內容繁雜,涉及知識面較為廣泛,對于學生而言掌握特別多的知識點會出現記憶斷層,而且過多的內容會加重學習壓力。那么對比教學可以將很多單一的知識點串起來記憶,并且會有舉一反三的效果。小學數學知識點本身也具有很強的對比性,教師應該根據教材特點多去總結,然后采用微課進行對比教學,培養學生觀察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例如,小學數學《計算各個圖形面積》中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等圖形面積的計算,微課可以用短視頻圖像來講解每個圖形之間一個到另一個的演變,如長方形到正方形,長寬的變化,那么面積的計算自然和邊長有關;兩個相同三角形可以拼接一個平行四邊形,而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為底乘以高除以2,那么推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只需要底乘以高。對于小學生數學而言,這樣的方式的采用,學生理解就會更加容易。再如,小學數學學習《混合運用加減乘除法》計算,雖然有乘法口訣一定的輔助作用進行完成,對于涉及特別多的數字再加上分數的計算,許多學生經常因為大意導致算錯,如“有括號的先計算括號里面的”,采用微課方式,進行加減乘除之間數字轉化,讓學生明白其中是什么原理。微課對于數學的教學作用很大,其他學科也可采納,這樣教師上課更加輕松,每學期的教學任務也可以很快完成,學生總結后理解性記憶,這樣的知識記得更準確。
采用微課的教學方式,可以使復雜的小學課程變得簡單化,從而減輕小學生在數學方面的學習壓力。若想讓這種教學模式延續下去并發揮更好的效果,學校應當整合現有教學資源,并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梢詫處熯M行定期培訓,強化教師的教學理念,并在微課教學中不斷創新,調動學生的參與性。在微課制作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參與其中,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圖片作為背景,來增加課堂中的樂趣,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動手能力,還能夠培養學生之間的協作能力。利用微課,原來一節課45分鐘的內容,被分割為10分鐘或者20分鐘的課程設置,也極大地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平時,學生對于不理解不懂的內容記錄下來,采用微課的方式有針對性學習,僅需要10分鐘就讓學生對于知識進行再次地學習掌握,學生學習方向更加明確,思路清晰明了。微課資源的合理化使用,已經在全國教育部門進行推行,符合目前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也可以在微課教學方式上繼續探究,如怎樣增加微課教學的趣味性,技術性和專業性等問題,做到真正地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提升教學空間。
隨著信息技術的改革,教育理念的創新,不同的教學模式也緊跟時代潮流應運而生。微課應用于小學數學課堂,需要學校以及教師進一步的落實。對于小學數學教學,應結合小學生的特點,將難以理解的知識簡易化,使小學生喜歡數學,為將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