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改革,以往的教學模式已經逐漸被教學課堂拋棄。如今,小學英語教學經過不斷研究與創新,教學方式方法不斷完善更新,不但更加適應理解能力及思維認知都處于較低水平的小學生,而且變得更加高效,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從而保障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體驗式教學是我國英語教學創新的重要產物,所以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時,應當將體驗式教學融入進去,不斷加強教學效果,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40-0022-02
引 言
英語作為我國小學的基礎課程之一,其內容相較于其他科目而言充滿趣味性,且實踐性較強,所以,英語教學不能僅限于刻板的純理論知識的教授,而是需要教師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使得小學生能全身心地投入英語學習中,享受英語學習的快樂。因此,體驗式教學方法的出現,剛好順應英語教學這一要求,從根本上改變傳統課堂的枯燥乏味,幫助學生不斷提高學習效率,使英語教學質量直線上升,更具全員參與性及實踐性,為學生學習英語提供更好的平臺。
一、情境創設融入生活,激發學生學習能動性
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大部分學生還沒能完全脫離幼兒時期本能的學習習慣,往往會對自己熟悉的事物及情境較為依賴,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下,才想要主動地學習和探索,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能動性。所以,小學英語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這一特性,做到把英語學習與實際生活融合起來,并盡可能地為學生創設更多的生活情境體驗式教學,讓學生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不但能夠明白英語的具體用法,為以后英語的靈活應用打下基礎,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強化學生對英語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例如,教師進行五年級第二學期Unit6? In the kitchen的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優先掌握新單詞及新語句的使用,然后根據句式“Are you cooking...?”“I want to cook...”和“I'm cooking ...”等,在課堂上模擬聚會場景邀請學生參加,并安排部分學生充當準備食物的一方,剩下的學生充當客人。學生用英語交流,互相詢問回答所烹飪的食物。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身臨其境地體驗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有效幫助學生理解及消化教學內容,同時還能夠讓學生將英語學習帶入實際生活,真正意義上幫助學生學會在生活中隨時使用英語。當然,教師在情境創設中也不可松懈,需要找尋更多的生活元素,通過精心地改編融入教學過程,為學生不斷地提供有效的體驗式教學。
二、現代信息技術融入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通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現如今我國將信息技術融入課堂教學已經是屢見不鮮的教育手段了。小學課堂上最常見的就是多媒體教學,而多媒體教學本身就有一定的優勢,再融合小學英語體驗式教學,更是能碰撞出新的火花,使英語課堂不再受時空的限制。通過英語歌曲、動畫、相關圖片拓展等方式,豐富小學英語的教學內容,提升課堂氛圍,讓學生對英語課的理解更加輕松,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英語課堂教學更加高效[1]。
例如,當學生學習四年級第二學期英語Unit 6 Whose dress is this?這一單元時,其story time板塊的英語文章重點介紹了學生參加化裝舞會時具體發生的一些事情及相關對話。這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引入一個趣味性較強且適合學生觀看的有關party的動畫短片,讓學生對聚會的氣氛有切身的體會,勾起學生對本單元課程的學習興趣。學生具體學習了這一板塊的教學內容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觀看文本相關動畫,讓學生從動畫中實際體驗并感知故事中人物所談論的衣服的特征,再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及身邊學生衣服的特征。這種結合多媒體的體驗式教學過程,不但增加了學生在課堂中與教師和同學的互動,還不斷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三、課堂游戲導入教學,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
小學生大多具有好玩、好動等行為舉止及心理特點,所以,小學英語教師在進行體驗式教學時,可以根據小學生的這一行為和心理特征,將游戲融入課堂教學,提升學生在英語課堂學習中的參與度,放松師生身心。教師可以針對每個英語章節內容設計一些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英語小游戲,將學生對游戲的喜歡轉化成對英語的喜歡,同時讓英語知識潛移默化地深入學生腦海中去[2]。
例如,教師在教學四年級第一學期Unit3 How many元時,在引入具體的教材文本教學前,可以通過引入英語小游戲的方式,幫助學生復習以前學習過的1~20的英文數字。教師先將學生分別劃入20個數字的陣營,再準備多張如“一只小狗、五輛車”這種可表達數字的圖片,通過幻燈片形式翻動圖片,每停到一張圖片時,就要求學生根據圖片表示的具體數字立即反應并用英文報出數字。隨著游戲的進行,教師翻動圖片的速度可逐漸加快,這樣既給游戲帶來小小的難度,又能鍛煉學生對英文數字的記憶。在Unit4 I can play basketball這一單元教學中,教師分別完成story, cartoon, song time教學后,再向學生提問并拓展一些簡單的運動詞匯,然后開展肢體比畫猜運動的英語游戲,讓學生通過游戲再次加深對本單元英語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四、英語表演帶入課堂,加強學生的實踐體驗
無論哪個階段的英語課程,其開設的最終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口語練習時,可以將表演帶入體驗式教學,共同幫助學生通過親身參與的方式,達到提高自身口語表達能力的目的。這一過程中,教師可根據課堂時間對學生進行即興表演的安排,或者讓學生課外充分準備后在下一節英語課堂內進行表演。其中,表演形式可以是唱一首與所學英語內容相關的英語歌曲,也可以是一個英語短劇的表演。考慮到小學生的詞匯量比較薄弱,教師也可參與其中或給予指導。
例如,六年級第一學期Unit1 The king's new clothes這一課學習結束后,教師可以組織并指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story time板塊的分角色英語短劇排練,讓學生在小組內自由劃分國王、男人、小男孩和旁白等角色,用流利的英語先進行小組排練預演,最后進行班級演出匯報。小學生通過這種方式深入教學去體驗及感受,從而在提高英語實踐能力的同時培養英語語感,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結 語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體驗式教學為學生帶來的良好影響是源源不斷的。但好的體驗式教學遠不止這幾種,所以需要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究及創新,尋找更多能夠為學生帶來豐富體驗的教學手段,增添英語課堂魅力,持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以及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劉宇寧.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才智,2019(29):107.
高米達.“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45):121.
作者簡介:傅婷婷(1990.12—),女,江蘇建湖人,本科學歷,從事小學英語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