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要求教學的重點是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初中階段,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側重邏輯思維及探索精神的培養。但是在實際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傳統數學教育思想的影響,部分數學教師仍然更強調數學知識的講解,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處于相對缺失的狀態。對此,文章將對初中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進行分析,以促進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數學;教學探究
中圖分類號:G420?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40-0046-02
引 言
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為滿足社會與自身發展等需求而需要具備的能力與品格。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逐漸成為提升我國競爭力、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一般而言,核心素養大致包含科學精神、健康生活、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及人文底蘊等。這些素養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師的不斷引導以及學生的自我完善。在初中階段,數學作為重要學科,其本身包含較多的核心素養,教師通過數學知識教授,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同時,還能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
一、轉變教育理念,夯實教學能力
初中階段,教師作為學生最直接的接觸者、數學知識與能力的直接傳授者,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響。由此可見,數學教師自身的能力與思想對學生的影響巨大。對此,在實際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現階段對核心素養培養的需求,轉變教育理念,增強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視,以此為后期教育模式的優化改進提供必要的思想基礎。此外,教師還應當夯實自身教學能力,具體包括:首先,加強對數學教材的研讀,對教材中的重難點要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并能夠結合教材實際需要選用適當的教學手段;其次,不斷提高自身教學能力,靈活使用數學知識點,以提高對學生的影響力,達到提升教學水平的目標;最后,挖掘教材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并將這些聯系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傳授給學生,提升學生對知識點的認知度及歸納總結能力。
例如,講解“有理數的加法與減法”這一章節時,結合時代需求與變化,教師應當轉變自身教育理念,增強對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視。針對這一章節的教學,教師應當加強對教材內容的研究,明確其重點在于引導學生學會有理數加法與減法的正確運算,并結合教學實際需求及學生學習需求,對教學計劃進行適當調整;同時,應當不斷提高自身教學能力,通過網絡、公開課等方式,了解其他教師的教學方法,對于優秀的部分加以吸收,形成最佳的教學方法,為提高學生核心素養提供必要的思想基礎與教學能力基礎。
二、豐富教學手段,活躍課堂氛圍
要想實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多種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活躍度,進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初中階段比較常見的教學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幾種。一是多媒體教學法,側重通過PPT將教材中的數學知識更加直觀地展示給學生。具體教學流程有:課前通過播放音頻等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更快地帶入課堂;課中通過圖片展示、視頻展示等方式,將教材知識點直觀化,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度;課后教師將教學PPT傳給學生,打破教學的時空限制,讓學生通過PPT鞏固學習,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二是情境營造法。乏味的教學環境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學習的興趣,情境營造法能夠有效解決課堂過于乏味的問題,所創設的情境一般包括語言情境、互動情境等。語言情境對數學教師的語言表述能力要求較高,互動情境則能夠提高學生數學課堂上的參與度,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擴散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整體而言,通過多種教學手段,能夠有效豐富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氛圍,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實踐思維及提高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例如,講解“軸對稱與軸對稱圖形”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法,利用多媒體將軸對稱圖形清晰地展示給學生。這樣,一方面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還能夠增強學生對軸對稱與軸對稱圖形相關知識的理解。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對時間的控制,所選音頻、視頻及圖片的展示時間應當進行控制,這樣才能避免因視頻或是音頻播放時間過長而拖慢教學進度。此外,課堂教學完成后,教師應當將PPT傳給學生,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必要時提出一些延展性問題,讓學生獨立分析得出結論。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一方面能夠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鞏固,另一方面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加強文化滲透,增加學生的理解
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只是局限于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還包括數學情懷、學習態度及價值判斷等方面的培養。對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將數學故事、歷史等知識在課堂上傳授給學生,讓學生通過知識點背后的故事深入體會相關定理的來歷,并能夠通過一個個故事和趣聞回憶相關知識點,達到增強學生理解、強化記憶的目標[1]。但在文化滲透過程中,數學教師應當格外注重所選故事與課堂教學重點的相關度,這樣才能避免教學重點出現偏移。此外,教師還需要對故事講述時間進行嚴格控制,避免時間過長,拖慢教學進度。
例如,講解“二次函數的應用”這一章節時,為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以及強化記憶,感受數學知識的內涵,教師可以通過向學生講述知識點背后的故事進行教學,讓學生了解定理的發現過程,從中找尋答案或是探索不一樣的結果。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增強學生對二次函數應用相關知識的理解,進而促進學生全面成長。
四、優化教學互動,提升思維能力
互動環節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的重要渠道,具體包括:一是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主要側重師生間的交流互動、教學互動,能夠讓教師切實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并針對學生特點,提出相對應的問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二是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主要側重小組合作探究環節的構建,通過小組活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但是數學教師要注意進行問題引導,為學生之間的討論提供方向。
例如,講解“特殊角的三角函數”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活動,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在課前,可以提出“什么是特殊角的三角函數”這一問題,讓學生討論并在教材中尋找答案,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后期,教師可以提出更具探究意義的問題,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并對優秀小組進行表揚,這樣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促進學生合作探究能力的提高。
結 語
綜上所述,初中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學生學習能力與興趣的培養,主要偏向教師通過轉變教育理念來進行;其次,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主要依靠教師教學手段的靈活應用;最后,學生合作探究能力的提高,主要通過小組合作環節來進行。
[參考文獻]
張偉雄.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有效開展合作學習[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0):86.
作者簡介:葛中梁(1982.9—),男,江蘇鹽城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從事初中數學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