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力是日常生活和經濟建設中非常重要的基本能源。目前我國的電力能源主要來自火力發電,目前國家重視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近年來火力發電廠朝著大而高效的方向發展。火電廠生產過程需要大量的水,因此處理不當會對設備運行效率產生重大影響,同時容易造成安全風險。火力發電的重要組成部分,專業發電廠化學水處理技術是發電廠安全高效運行的重要保證。發電廠化學水處理技術如何持續滿足發電廠發電需求是相關技術人員的重要研究課題,具有較大的實際意義。
【關鍵詞】電廠化學;水處理技術;發展;應用
隨著科技的發展,新設備新技術正在不斷涌現,給化學水處理技術的探索帶來越來越多的可能性,技術人員應結合電廠工藝技術現狀,積極學習借鑒,勇于探索創新,加快推動電廠化學水處理工藝升級,使電廠能夠借助技術引擎的勢能加快走上綠色健康的發展道路。
1.電廠化學水處理系統的特點
1.1處理系統集中多樣性
發電廠發電過程中產生的化學品種類多樣,所以處理的裝置也不同。發電廠的化學水處理系統包含多個不同的化學水處理裝置,,它們通過化學水處理系統統一結合起來,使得電廠的化學水處理成為一個獨立集中的龐大系統,同時促進了化學水處理技術改革。
1.2處理系統工藝的實施更新
隨著經濟發展和時代的發展,現在傳統工藝不再符合現行社會的要求,為了社會的發展,需要重新開設發電廠化學水處理系統,在新技術應用于化學水處理的過程中提高化學水處理效率,確保發電廠高效運行。
1.3化學水處理工藝多元化的特點
傳統的化學水處理工藝以凝固過濾、離子交換、磷酸處理為主要特點,有其局限性。隨著社會的發展,化學水處理的過程也變得多樣化,適合化學水處理中發生的多種性質的化學物。隨著材料不斷改進和加強。在將膜處理技術應用于化學水處理的過程中,化學水處理技術被簡化,使其更加環保和高效。
2.電廠化學水處理技術發展的特點
2.1化學水處理設備的設計更加集中化
我國目前正在運行的發電站已經很大,但通常以分布式方式安裝,但分布式安裝無形化學水處理程序和運營管理難度高,缺點是發電站的運行更加困難。因為在我國經濟不夠發達,部分經濟進一步發達的國家里,已經采用的安裝方式從分散轉向集中方式,結構也統一采用的是立體化和系統化。這樣會釋放一定程度的空間,不僅可以降低企業的工作效率,還可以降低化學處理水的成本和操作難度,這是一舉兩得。
2.2化學水處理技術更加環保化
我國擁有廣闊的領土,為我們提供更豐富的自然資源,但由于我國人員多,平均保留量少,可持續發展觀成了話題。人們非常重視這一觀念,積極應用于各行業,在發電廠正常運行過程中,這個問題也非常突出,發電廠長期運行對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迫切需要解決這個問題。在這種背景下,節能減排變成了電廠的首要目標,因為更多的發電廠選擇在工作中少量使用或不使用環境有害化學品,所以應用化學水處理技術將最大限度地減少運營發電廠時產生的雜質中的水污染水平。
2.3化學水處理工藝技術由人工化走向自動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水處理設備越來越自動化和智能化,不僅使電廠化學水處理效率得到極大的提升,同時也節省了人力成本,減少了人為誤差。通過自動化、信息、數據技術的融合,電廠化學水處理積累了越來越多的信息數據,為電廠工藝生產中制定科學的決策提供更多的支持。
3.電廠水處理技術的應用
3.1 FCS技術在系統化、自動化處理中的應用
在實際運行中,我國發電廠化學水處理設備的分散仍然比較強,監控點不太統一,難以控制。FCS技術可用于電站化學水處理過程的數字化和自動化管理。FCS最大的變化是現場設備的數字化、智能化和聯網。與DCS相比,配置更加簡單,結構和性能標準化使安裝、運行和維護更加容易。利用FCS技術,構建即時監控、遠程操作和信息集中的化學水綜合自動化處理平臺。使用操作系統分解和重建理論,利用現場總線作為化學水處理技術的控制樞紐、分布式設備測量監控裝置、智能儀表等先進測量設備、化學水處理過程的自動控制、處理過程的自動化以及數字管理。
3.2處理鍋爐補給水
混凝和過濾是傳統鍋爐補給水經常使用的處理方法。機械加速攪拌澄清池是國內大型電廠主要應用的澄清處理設備。反映速度寬、方便的操作控制以及出力大等地澄清池具有的特點。近幾年,預處理出水水質的提高是通過應用混凝技術來完成的,這樣可以將人工操作不斷的減少。在過濾方面,過濾池主要應用的過濾材料是粒狀的材料,慢濾池、快濾池以及多層濾料濾池是過濾技術發展的幾個重要的階段,從而改善了浴池里水質方面。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新型設備將纖維材料作為濾元,在市場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由于纖維材料具有小尺寸、大的表面積以及柔軟的材質,因此具有一系列的能,如吸附、截污以及調節水流等。
3.3化學處理工藝
向原水中加藥然后在管道混合器內進行靜態混合,然后經管路進入到混合絮凝沉淀池中,經過絮凝、沉淀后,上清液進入到重力式空氣擦洗濾池,最后進入化學消防水池,化學藥劑處理后的處理水經過超濾給水泵送入到除鹽系統中,經過處理后成為合格的除鹽水。該處理工藝是目前業內較為常用的水處理技術,其突出優勢在于水處理效果較好,處理效率高,其不足之處在于化學藥劑的引入增加了水質凈化的負擔,對于加藥環節的設備工況和技術人員有較高的要求。
3.4全膜制水工藝
該工藝原理是把預處理技術、反滲透技術以及全膜制水技術進行有機結合,以獲得超凈的除鹽水。主要流程為:原水進入絮凝澄清池沉淀,上清液進入多介質過濾系統,然后在高壓泵及調節閥作用下進入反滲透裝置,經過兩級反滲透處理后的水進入EDI裝置,超純水最后進入除鹽水箱。該技術的突出優勢在于在除鹽處理過程中不需要酸堿再生,因而降低了水處理負擔,此外由于減少了酸堿的使用,對環境十分友好,是一種較為環保的水處理技術。目前,該技術應用的較大阻力是前期投入成本高,在普及和覆蓋率方面進展緩滿。在環保政策驅動下,該工藝如果能夠實現成本的降低,未來將有更廣闊的應用空間。
4.注意事項
作為管理人員,要提高思想意識,深入了解電廠化學水處理對電廠運行、發展的重大意義。自然界中的原水,內部含有的雜質和其他物質較多,這類原水或許對其他行業的生產沒有危害,但對于電廠生產卻威脅巨大。原水中的雜質,尤其是含鐵、氧、鹽豐富的原水,在不能得到有效的原水凈化處理后,容易對電廠設備造成破壞。為此,在電廠運行過程中,無論如何要重視化學水處理,最大限度避免鍋爐結垢,避免管道堵塞,避免蒸汽器受到破壞。
5.結束語
為了滿足各行業不斷提高的電力需求,我國開始實施增設大型水電站和擴建發電機組等措施,在實施過程中對電站水處理技術的要求也進一步提高。加強發電站的水安全處理對發電站的正常運行和高效用水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樊惠鵬.電廠化學水處理技術發展與應用探究[J].科技風,2018(28):153.
[2]馬寧,段欣悅.電廠化學水處理技術的具體應用分析[J].居舍,2018(24):59.
[3]湯乃盈.淺談電廠化學水處理技術發展與應用[J].科學技術創新,2018(22):159-160.
作者簡介:楊碩(1982—),男,漢族,遼寧省遼陽市人,從事研究方向:電廠化學水處理,大學本科,中級工程師職稱,畢業于太原理工大學應用化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