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進入信息與網絡全球化的新時代,高職學院立德樹人面臨諸多挑戰。國際敵對勢力的滲透與侵蝕更加便捷,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價值觀念帶來沖擊;國內學生缺乏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道路自信,仍存在人生觀、價值觀不夠純潔,學知識與學做人脫節等現象。因此,立德樹人視野下高職學生黨建工作與綜合素質的提升課題研究顯得尤為重要。本院立足社情、校情,順應時代節奏,組織課題組展開深入研究,為將學院建設成為思想的凈土、文明的高地、育人的搖籃,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探索新徑。
學院另組織專門人員對三類對象:即醫療機構領導、本校在讀生(2015-2017級)、已在職本校畢業生(2012~2014級分別于2015~2017就業)分別展開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500份,回收率93%,覆蓋揚州、蘇州、南京、連云港、鄭州、鹽城、無錫等地50家醫療機構。
問卷調查立足本學院,面向醫療機構和用人單位,采取定點分散發放,召開不同類型座談會;定時集中回收,實時進行回訪;定量匯總數據,定向研究等方法實施,歷時3個月。
卷一(發給在校生250份、回收240份):主要有目前發展目標的定位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109(45.4%)、具有一技之長97(40.4%)、基本完成學業35(14.6%);讀書主要目的是學知識明是非94(39.2%)、找工作賺錢128(53.3%);愿望加入中國共產黨201(83.8%)、不參加任何黨派27(11.3%);高職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125(52.1%)、傳授專業知識96(40%)、基本完成學習任務19(7.9%);學院立德樹人與黨建的關系是相互獨立47(19.6%)、異曲同工180(75%);實現自己夢想的有效途徑是遇到貴人相助18(7.5%)、腳踏實地奮斗210(87.5%);理想的就業目標是發揮專業特長83(34.6%)、實現自身價值117(48.8%)、能多賺錢45(18.8%);對學院黨建工作的評價滿意42(17.5%)、基本滿意172(71.7%);法律素養和道德水準很重要162(67.5%)、重要78(32.5%)。
卷二(發給本校畢業在職學生200份、回收174份):主要有對高職階段的印象是美好回憶129(74.1%)、印象不深17(9.8%)、后悔莫及18(10.3%);道德品質與法律素養是很重要30(17.2%)、重要94(54.0%)、一般40(23.0%);就業的自身條件是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149(85.6%)、頭腦豁達104(59.8%)、家庭條件優越64(36.8%)、具備適應工作崗位的綜合素質144(82.2%);對現在的就業環境滿意40(23%)、基本滿意74(42.5%)、不滿意10(5.7%);最大的愿望是發揮特長干好本職工作95(54.6%)、尋機深造提高學歷52(29.9%)、得過且過一切隨緣20(11.5%);高職階段最重要的是立德樹人122(70.1%)、傳授知識22(12.6%)、順利畢業27(15.5%)。
卷三(發醫療機構領導50份、回收48份):主要有希望招聘在校生班干部33(68.8%)、學生會干部36(75.0%)、學生社團干部24(50.0%);高職老師對學生的道德品質的影響是很重要36(75.0%)、重要21(43.8%)、一般9(18.8%)、不重要3(6.3%);學生就業的基本條件是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36(75.0%)、為人厚道24(50.0%)、具備適應工作崗位的綜合素質42(87.5%);對近年來本單位招聘的學生滿意9(18.8%)、基本滿意45(93.8%);本單位的執業環境對年輕人成長的影響是提供就業平臺27(56.3%)、具有發展空間45(93.8%)、固定經濟收入27(56.3%);希望招聘的學生是學歷高24(50.0%)、品質好48(100%);希望招聘的學生是共產黨員21(43.8%)、無所謂30(62.5%);高職學生道德修養與法律素質很重要36(75.0%)、順其自然12(25%)。
1.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要注重教化學生不斷增強三種意識:一是“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意識,既要多途徑傳授法律知識,更要培養法律情懷與法治信仰,提高運用法律知識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營造良好的校園法治風尚。二是“明戴德、貴誠信、尊傳統、知敬畏”的道德意識,把立德擺在人生最高目標之首位,培養學生對道德規范和道德情感的認知與認同,并“知情意行”相統一,逐步形成風清氣正的校園道德風氣。三是“求真務實、篤行報國、矢志圓夢”的時代意識,努力把握搶抓機遇、知曉責任、勇于擔當的校園育人風向。2.堅持黨建引領的核心地位。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黨支部政治核心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具體把好四關:一是組織建設關。尊重學生年級差異、學科特點、社會組織形式等,提倡支部設置與學生黨員日常學習、生活的集體組織相對應,探索小而全的模式,實現層次突破,發揮其極致的作用。二是考察發展關。把好培養考察、申請評核、轉正討論三個環節,切實解決入黨前黨性修養不高,入黨動機功利化,入黨后主體意識和先鋒模范意識弱化等問題。三是制度執行關。完善黨建工作各項規章制度,持之以恒抓落實,賞罰分明,克服專業知識強化,規章制度弱化的現象。四是教育教化關。根據形勢任務要求和不同學生群體特點,精心組織緊扣熱點、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針對性強的主題教育活動,如理論學習、征文競賽、演講比賽、社會實踐等。
3.堅持全面發展的辦學宗旨。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是歷史的傳承,是新時代呼喚,是未來的延續。在德方面注重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將崇高的真善美作為三觀的追求目標;在智方面注重授予學生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技能,調動與學習有關的非智力因素,勤于思考,不厭其煩,務實進取,執著追求;在體方面注重授予學生健康的知識與技能,確保課堂和課余時間合理分配,激發參與多種體育活動的興趣,增強自身體力與體質,并注重示范帶動性;在美方面注重培育學生的審美觀,發展其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孕育高尚情操與文明素質。
4.堅持優化環境的有效保障。
(1)從國家政策看,現在實行的是畢業生自主擇業和用人單位自主用工雙向選擇的制度,體現了更本質的契約關系。還應從宏觀上把控招聘單位的勞動用工、吸引人才、發達地區和中心城市的進入控制,對委培生、定培生以及享受專業獎學金的學生就業指導、人才流動、工資、公務員制度以及社會職業結構調整等政策,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2)從個體成長看,高職前教育應注重素質提升,消除高考指揮棒下應試教育的瓶頸,使學生在知識結構合理性、學習態度主動性、克服習慣依附性等方面形成良性循環;高職教育應按照專業門類來培養學生適應職業需要的基本素質和能力,對業已形成的專業結構進行調整,體現專業教育、涵養教育、就業指導的互補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擴大就業范圍,增強適應能力。
(3)從社會發展看,全社會應努力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引導高職學生培育精神境界高尚、心理素質健康、學習目的明確、崇德尚法兼蓄的合格公民,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崗位。用人單位能夠不拘一格降人才,做到不歧視、不妄議、不排斥、不攀比,提供廣闊的就業平臺和相應的諸多保障,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適應社會需要,力求成為一名多層次的復合型人才,不斷增強完善與發展的自信心。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高職教育任重道遠,必須踏石有印、抓鐵留痕,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提供源源不斷的合格人才支撐,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本項目為江蘇省教育系統黨的建設研究會立項課題,課題編號為2017JYDJ-YB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