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陽醫學院)
當前,“互聯網+”已經在我國廣泛普及,更是深入到了各個領域的工作、管理中,使得各個領域的工作與管理方式均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互聯網+”指導下的黨員管理也創新了黨員管理模式,對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提高黨員管理的水平,促進了黨員管理的改革發展,使得黨員管理工作積極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其次,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網上管理、資源共享,從而讓黨員管理工作變得更加即時、精細、直觀、高效,使得黨組織的創新思維更活躍、動力也更強。然后,“互聯網+”指導下的黨員檔案也實現了數字化管理,使得黨員的組織信息、流轉信息、表現等都能受到實施監督和監控,使得黨員管理工作彰顯出科技化水平。
從嚴治黨的全面開展使得入黨的門檻越來越高,這雖然能有效地從源頭提高黨員的素質,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對黨員教育的忠實度還是比較低。當前,新媒體技術快速發展,黨員的基本素養已經不僅僅是政治理論素養,還需要重視黨員技能素養的培養。但是許多黨員進入黨組織后接受教育的機會越來越少,甚至沒有參與過黨組織教育,這導致部分黨員的政治思想發生動搖,甚至有黨員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
目前,許多高校在黨員教育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也成功建立了許多激勵與監督機制,但是這些機制在實際的黨員管理與教育工作中,總是難以有效的協調統一,相互之間的搭配效果也很差,缺乏行之有效的保障,導致這些機制在實施中很難發揮長久監督作用。
雖然大多數黨員清楚地知道要嚴格要求自己,提高自我要求的標準,在他人面前展現出作為一個黨員應有的素質與榜樣。但是,在實際的黨員生活中,部分學生黨員的自身意識與認知程度較低,出現入黨前后表現差異很大的現象,言行不一的情況也經常出現,認為成為黨員后就可以放松自己,忘記了黨員需要嚴于律己。再加上黨員管理模式比較傳統,對黨員的思想與行為的監督力度較差,導致部分黨員的思想與行為不端表現出消極的狀態。
通過“互聯網+”打造高校黨員管理網絡平臺,打破傳統黨員管理平臺的空間與時間的限制,使得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問題能夠得到有效解決。在網絡平臺中,學生能夠更加及時地掌握黨組織的動態,按時參與組織活動,隨時向組織匯報黨員思想,還可通過網上銀行及時繳納黨費等。另外,黨支部也可應用互聯網技術培養新的積極分子、發展黨員、展示黨組織的工作指示等,利用微信、QQ、微博等網絡軟件平臺,及時為黨員辦理流動手續,并對黨員的流轉動態進行跟蹤管理,提高學生黨員管理工作的效率與質量。黨員還可通過網絡平臺交流溝通黨組織思想與發展方針,從而更加直接地了解各黨員的思想動態。
1.搬遷教育平臺
新媒體時代,“互聯網+”技術已經深入到各層各級的黨員管理工作中,在“互聯網+”指導下的黨員教育也應得到創新發展。將傳統的黨員教育平臺搬遷至網上,應用互聯網的技術方法,利用手機黨報、微信、微博等工具將黨員教育全面覆蓋,建立黨員教育新領地,展現出黨員教育的新潮流。但是,網上黨員教育平臺近年來的運行狀況不太樂觀,許多黨員接受教育的過程顯得非常被動和無序,導致網上黨員教育的效率與質量上始終不太顯著。所以,黨員教育平臺搬遷后,我們還需要積極了解黨員的思想狀況以及特點,堅持黨員教育貼近生活、實際和學生,不僅可以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還能潛移默化中增強黨員的信念,傳播黨組織文化,滲透德育工作。
2.提高黨員教育的吸引力
在應用網絡開展黨員教育的工作中,應多使用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語言與教育方式來吸引學生,提高語言的感召力。網上教育平臺應在保證網頁內容積極向上的同時,提高網頁的吸引力。利用新媒體時代的大數據技術進行網上學習平臺的拓展,讓黨員教育滿足黨員個性化、經常性的學習需要,將一些比較枯燥的思想政治理論使用生動形象的音頻、圖畫、動畫等方式改進,從而提高黨員教育教材的吸引力,將黨員被動接受教育轉變為主動接受教育的形式,也使得黨組織正能量能夠得到廣泛的傳播。
3.建立網上黨校
網上黨校的打造也是“互聯網+”指導下的黨員管理工作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通過網上黨校的建設,可以讓黨員教育實現線上線下同步,不僅能夠緩解黨校教師的匱乏,還能及時更新和增加教育內容,拓展教育失控,實現因材施教,使得黨員能夠根據自身的需求與不足進行針對性的學習和強化,幫助黨員形成正確的政治觀、是非觀,不斷提升黨員的政治修養。
4.網上組織黨員生活
利用互聯網技術組織黨員生活,打破傳統組織生活的時空限制,使得各黨員能夠擁有更加自由、輕松的黨組織生活環境。新媒體時代也是大數據快速發展的時代,網上的政治信息傳播非常迅速,且傳播出來的內容也豐富多彩,這深得許多黨員的喜愛。另外,網上組織黨員生活更加靈活,使得一些基層黨員與黨組織之間的距離更短,更能展現出組織生活的感染力,使得黨員教育的引導功能得到更大程度發揮。
“互聯網+”指導下的黨員管理工作,通過建立網絡監督管理平臺,使得黨組織的動態發展信息能夠及時更新和傳播,在增強黨組織對黨員思想監督效率的同時,提高了群眾對黨組織的監督作用。網絡黨員監督管理平臺的創造,首先應保證監督功能的全面性,能夠對網絡管理體系進行嚴格的監控,打造積極健康的網絡組織文化氛圍;其次應該利用網絡監督途徑為黨內外群眾監督提供公開、透明的監督渠道,使得黨組織能夠接受群眾的監督,促使黨員、組織能夠及時發現自身的不足,從而找到明確的提升方向,不斷完善自己,嚴于律己,向群眾展現出黨員的示范作用與引領作用。
“互聯網+”指導下的黨員管理工作要求管理工作隊伍必須具備較高的政治理論水平和高超的網絡管理技術,因此,需要加強黨員管理隊伍的政治理論與網絡技術培訓,促進他們修身養性,嚴明律己,提升自己的黨性修養。管理者不但要精通黨員管理的各項任務,還要能夠熟練地運用互聯網技術,使得黨員管理管理工作與互聯網技術融合發展,才能讓黨員管理、教育的內容更加貼近生活實際、更加貼近學生,也提高管理工作的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