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蚌埠市鳳陽路第一小學)
著名學者曹中平曾說:對于兒童來講,藝術就是一種游戲,只有兒童從中獲得歡樂和愉快的體驗時,藝術才能真正成為兒童的需要,并且被兒童所接納。中國的傳統手工藝有著悠久而燦爛的歷史,在整個中國文化藝術發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文化史、美術史、設計史的發展過程中,手工藝是貫穿其中的主要內容之一。而很多手工藝形式是兒童接觸美術、愛上美術的優秀導體,隨著文化藝術、設計藝術、手工藝術的繁榮與發展,新理念、新材料、新工藝的大量出現,學生可以在生活中得到大量的藝術體驗。紙漿畫,作為一種簡便、易操作、有趣味性,而且具有強烈視覺沖擊力的手工藝形式,成為了一門非常適合培養孩子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的課程。
我們學校經過六年多紙漿畫教學的實踐,不斷嘗試和摸索,逐步總結出一些關于紙漿畫教學的經驗和心得,從多角度出發,力求提升紙漿畫的學習對學生身心發展的益處。
藝術創作,最好的題材莫過于從生活中發現美。學生的興趣在學習活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培養興趣是美術教學的首要任務。如果教師考慮到學生的生活經驗,將教學與學生日常生活中感興趣的、熟悉的事物機密結合,抓住學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去引導,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讓學生從課的一開始便充滿興趣,并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與技能去表現他們熟悉的事物,以趣樂學,使學生處于一個自己要做,而且要做好的狀態,這樣就會令學生學的有趣,教師教的有勁。
我們教育學生在生活當中做一個有心人,積極發現大自然的美、生活中的美、細微之處的美,并且有目的地去收集可能利用到的材料以作備用。例如在春天的時候,我們會提前兩周布置學生去觀察春天的變化,為后來的《春的腳步》教學主題做準備。通過觀察大自然中花草樹木的外形特征,收集各種各樣的材料,在創作的過程中,學生們的心里就有了充足的準備,作品的呈現也多種多樣,并且表現的手法也有突破,有平面紙漿畫,有立體的,還有利用廢舊和自然的綜合材料作品。這些創意和突破,是平時的美術課教學所不能達到的,對學生的成長給予了正能量。
例如,我非常喜歡的一位學生——黃韻嘉,她制作的《春天來啦》,是用大面積的紙漿鋪底,并且做出了漸變的色彩,利用細枝條作為花莖,飲料瓶蓋作為花心,卷筆刀削下來木屑黏上紙漿作為花瓣,不同顏色的紙漿揉成團制作成蝴蝶、蜻蜓、瓢蟲,等等。這幅畫就是利用生活之中隨手可得的材料制作而成的,不僅僅創造除了一幅美麗的紙漿畫,更體現出她熱愛自然、聰慧細膩的內心。
我們在開展紙漿畫教學的時候,需要利用到大量的紙張,起初我們用衛生紙作為紙漿的原材料,因為便宜好用,特別容易揉成紙漿。但是,我們發現學校的垃圾桶內絕大多數的垃圾,都是學生們使用過的廢紙,有些竟然還是新的,就被撕碎、揉成團、折東西,這是多么浪費啊!于是,我們嘗試將這些廢紙重新利用。雖然這些紙張相對于衛生紙來說,不是最好用的原材料,但是為了倡導環保和節約用紙的理念,我們還是決定就這樣行動起來。
我們在各班級專門設置一個廢紙收集箱,然后每周五統一送到紙漿畫教室,由我們帶領學生把收集來的廢紙粉碎,然后浸泡,最后做成紙漿原材料。我們每周會安排不同班級的學生來參與操作和體驗,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全校紙張浪費的現象得到了較大的改善。
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是創作出優秀作品創作的金鑰匙。在學生制作紙漿畫的時候,我們不需要給學生限定太多的條條框框,讓學生依照自己的想象力去構思,避免作品千人一面。在教學的時候,教師要把握好學生的興趣點,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這樣能讓學生在學習和創作的過程中充分體會到繪畫的樂趣。只有在樂中學,才會學得精;只有先提高想象力,才能提高學生的創作能力。
例如,我在教學《創意變變變》的時候,我首先在黑板上畫出一個長發飄飄的女孩子的頭像,然后讓學生動腦筋:怎樣把女孩子的頭發變一變,然后讓人意想不到?于是學生各抒己見:有的說把長發變為卷發,有的說在頭發上加裝飾,有的說把頭發畫成彩色的。但當我展示出我的創意:把女孩子的頭發畫成了海灘,有在海里游泳的人、有帆船等等,孩子們大聲驚呼。于是我立刻引導學生:所謂創意,就是要跳出傳統的思維模式,完全不相干的東西,也可以嘗試聯系在一起,既要天馬行空的想象,也要敢于大膽嘗試。之后我又畫出了一只烏龜,和一直蝸牛,請孩子們分別以它們為基礎加以想象。經過之前的啟發,孩子們的想象就大膽多了,有點在烏龜的背上畫出了城堡,有的把蝸牛畫成一顆星球旁邊圍繞著星,還有的給蝸牛畫上了輪胎,說這樣蝸牛就可以跑的飛快了……看到孩子們的創意之后我很高興,對他們進行了表揚。學生的創意得到了教師的肯定,會令他們產生更大的興趣,投入的精力也就更大了。教師在不同的教學過程中都可以利用某一個物品來激發學生的創作積極性,生成新的主題,從而有效激發學生們的創造力。
處于兒童階段的孩子們獲取知識的途徑最為有效的就是做游戲,該年齡階段的學生都比較愛玩,愛表現。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來幫助他們在游戲情境之中進行創作,激發他們的創作欲望。例如在《快樂的動物》這一課之中,通過圖片和視頻讓學生感受一些動物的快樂,然后配上音樂和學生一起跳舞、做游戲,最后帶領學生用紙漿做自己喜愛的動物面具并且進行表演。學生們的創作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創作成功后得到的樂趣也是無與倫比的。
羅丹說:美來源于生活。所以,我們所學的美術也要來源于生活。美到處都有,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美的發現。其實教學的方法很多,但無論什么方法,都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習活動和實踐活動變得更富有多樣性、趣味性、綜合性,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學生的創作能力的方法,就是好的教學方法。以上四點是我們進行紙漿畫教學六年來摸索出的經驗,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會繼續探索新的、好的教學模式,使我校的紙漿畫教學取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