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魚臺縣張黃鎮中心中學)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建立問題教學模式主要是指,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創建教學模式,并通過合理的數學問題,促進學生進一步的思考,使學生可以準確地掌握數學重難點知識。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問題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啟發學生的思維,還可以激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使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與解決問題能力可以在學習過程中得到顯著提升,進而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養,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本文針對初中數學課問題教學模式的建立分析及研究進行深入分析。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想要有效建立問題教學模式,教師需要精心設計課堂問題,設想可能遇到的場景,并設想如何進行應對。比如,在課前預習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列出一個預習綱要,通過幾個問題的提出,指引學生對要學習的內容進行初步思考。在大綱的指引下,學生可以在短時間內,初步了解教材內容,提升預習效率。在指引學生完成預習以后,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預習效果,精心設計一系列問題,使學生可以更加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知識。
例如,在講解“一元二次方程”時,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特點。教師可以利用問題教學模式,把該節課的重點知識融入到問題中,指引學生對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進行思考和理解。由于在課前預習環節中,學生已經對該節課的內容進行了預習,對相關知識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這時,教師可以簡單的進行一個課前導入,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們展示一個一元二次方程,如x2+5x-11=0,并對學生進行提問:“這個一元二次方程和我們之前學習過的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不同?”學生經過觀察和思考,會發現該方程的未知數最高次數為2。教師可以繼續對學生進行提問:“誰可以總結一下這個方程的特點?”學生經過觀察和思考,會發現該方程只有一個未知數,并且最高的次數為2。然后教師可以指引學生對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進行歸納,即為ax2+bx+c=0。這時,教師可以繼續對學生進行提問:“在該一般式中,a可以為0嗎?學生經過思考以后,可以了解到a不能為0,若a為0,那么該方程就變成bx+c=0了,就不屬于一元二次方程了。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扎實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特點,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抓住要講解內容的關鍵點,巧妙設置問題,從而指引學生進行深入思考,使學生可以對教學內容有一個準確清晰的認知。合理有效的問題設計,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進行深入思考,進而扎實掌握相關知識,提升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講解“平行四邊形”時,部分學生對于“任意四邊形中心點進行連接,得到的圖形都為平行四邊形”的概念理解不夠透徹,學生在相關習題中經常出錯。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指引學生在紙上畫出一個四邊形,并找到其中點進行連接,提問學生:“得出的圖形是什么?如何證明?”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以后,可以發現,在連接四邊形的對角頂點時,得出2個三角形,通過三角形中位線平行于第三邊的原理,了解到自己連接點的兩個重點線段平行第三邊,進而證明兩個中點線段相互平行,從而得出為平行四邊形。
再如在講解“全等三角形”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們播放若干個三角形,其中只有2個三角形為全等三角形。然后教師對學生進行提問:“有幾個完全相等的三角形,是哪幾個?”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可以正確找出其中的全等三角形。教師繼續提問:全等三角形有哪些特點?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可以發現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相等、對應角相等。最后,教師指引學生學習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定義。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可以把思考轉變成為一條路線,進而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
在新課改背景下,要求初中數學教師把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為重點內容。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在設計問題時,可以結合實際生活,把學生已掌握的知識點作為基礎,把問題和生活進行結合,使數學問題變得更加生活化。通過生活化的問題,可以使學生情感上和意識上產生共鳴,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例如,在講解“概率初步”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和學生實際生活貼近的問題,指引學生進行深入思考,進而熟練掌握和應用概率。比如小明和小華在玩飛行棋游戲,小明連著2次擲出的數字為5,那么在下一次投擲時,小明投出數字5的概率會變小嗎?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和研究。經過討論和研究后,學生們得出了2種不同的答案:一種為會變小,該部分學生覺得第一次小明投出數字5的概率為1/6,第二次概率為1/6×1/6,以此類推,所以投出數字5的概率會變小;另一種為不會變小,該部分覺得小明每次進行投擲的事件屬于相對獨立的,因此每次投資時,得出數字5的概率都為1/6。這時,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指引,告訴學生們第二種想法是正確的,由于骰子沒有記憶,小明每次進行投擲時,都屬于獨立事件。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可以深入理解和掌握概率,為學生以后解答該部分問題奠定良好基礎。
探索是數學的生命線,初中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理,他們經常把自身當作是一個探索者、發現者、研究者,對具有探索性和挑戰性的問題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創建一些探索性的問題情境,指引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對教材進行靈活處理,給學生設置一些具有開放性和挑戰性的問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索欲望,使學生可以利用自身的思維方式,對數學知識進行發現,從而使學生可以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例如,在講解“圓”時,教師盡量避免講解相關公式的起源和形成的原因,這樣可以防止學生出現聽課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教師可以把如何利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作為重點教學內容,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幾個問題,如圓心和圓邊距之間存在什么特點?如何在計算中應用圓公式?通過這樣的問題,快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背景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建立問題教學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其是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并且也是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主要途徑。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教材內容,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實際學習情況,通過合理有效的手段,創建問題教學模式,更好的對學生進行知識的講解。通過合理有效的問題設計,指引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從而真正做到啟發學生的思維,激起學生學習熱情和積極性,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數學教學質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