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寧省沈陽市大東區望花街第一小學)
小學語文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來說十分重要,讓學生學好語文學科不僅有助于其他學科的學習,還能提高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也為小學生日后的升學奠定有力的基礎。隨著新小學語文教改的推行,很多教師也開始致力于研究小學作文的訓練,但還是有很多教師不能從以往的教學束縛中擺脫出來,對小學生的作文訓練停留在過去的教學方法中,閱讀教學也未能很好地進行,導致很多小學生在寫作時經常感到無助,不知從哪里寫起,為了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文任務而東拼西湊,寫出來的文章也就比較生硬。其實要解決這個問題并不是很難,筆者認為在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的培養,積極鉆研教學方式,將語文閱讀教學以及對學生的作文訓練有機地整合起來,為教學效果的提高做出突破性的改革與探索。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教育目標,作文訓練也是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基于此,針對這兩項重點教學內容的有效整合進行研究,以期能夠全面地培養小學生的語文讀寫能力,實現高質量的教學目標。
在教師平時的閱讀教學中,可以邊進行閱讀教學邊為學生尋找寫作素材,做到在閱讀教學中既能鍛煉學生平時的閱讀能力,又能為學生提供有用的信息,以為學生的寫作訓練提供必要的寫作素材。基于此,教師要鉆研語文教材,用合理的教學方式督促學生學習,讓學生的視野更開闊,讓學生能夠在語文閱讀的學習中獲取更多有用的知識,積累更多的素材,為作文訓練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三年級下冊《民族英雄戚繼光》的閱讀教學中,因為小學語文中這樣的素材并不多,教師可以為學生簡述戚繼光所在朝代的背景,并為學生介紹戚繼光本人,帶領學生通讀全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關于戚繼光的視頻或素材,然后引導學生帶著興趣去學習文章,讓學生在進行文章的閱讀時把自己看到的新句子、新詞語做上標記,對這些自己認為陌生的語句反復閱讀,并帶著情感去體會,最好做到能背誦下來。再找幾名學生帶著情感去閱讀文章,以加深學生對文章的印象,讓學生能夠在有趣味的課堂教學中將文章中的素材記住,在作文的訓練中能夠得到良好的運用。再如四年級上冊《蒲公英的夢》,這篇文章也是十分的精彩,教師可以利用以上方法激發出學生閱讀與探索的興趣,讓學生在反復閱讀中學會新的詞語及新的語句,以講故事的閱讀方式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充滿情感的語調帶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把蒲公英中的重點語句記住,將其能夠靈活地運用到今后的寫作中。
教師還在語文的閱讀教學中注意觀察每一位學生,對于特別喜歡語文學科的學生以及課下能夠自學的學生,教師可以為他們推薦課外讀物,當然也要鼓勵其他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例如《醉狐》《與鳥兒一起飛翔》《海底兩萬里》《寶葫蘆的秘密》《今年你七歲》等課外經典讀物。讓他們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從而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閱讀方法,例如讓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將自己喜歡的一些詞語、經典語句、精彩的段落用彩色筆記錄下來,以供他們閑暇之余進行翻看,在作文的訓練中能夠進行有效的運用。
作文的訓練教學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在語文的閱讀教學中,可以多找一些教學素材,讓學生進行經典語句以及段落的仿寫。學生在多寫多練的過程中,可以加深他們對文章的理解程度,深入到文章中,體會到文章的寫作風格與特點,并在潛移默化之中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最終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基于此,教師要在語文閱讀的教學中為學生尋找一些可仿寫的經典素材,以便讓學生更好地發揮,仿寫出更多的語句或段落。例如在《蒲公英的夢》這篇文章中,通過小蒲公英與椰子樹伯伯的對話來呼吁人們環保。這是不可多得的精彩寫作素材,在學生日常的寫作訓練中能夠運用到類似的寫作手法,也會遇到關于環保的題材,示范性極強。教師可以利用好這篇文章,讓學生認真閱讀,根據文章中的寫作特點來進行仿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分組探討,在探討中激發出學生新的靈感;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提示,例如讓學生結合身邊的事物來進行仿寫,如花兒、小草、沙發、座椅等,學生會興致勃勃地參與到仿寫的教學中。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在仿寫的實踐訓練中,不斷地完善自身的寫作能力。
在小學語文的閱讀與寫作教學中,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重要學習活動,當然與情感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閱讀與作文訓練教學的研究中,要注重將二者結合起來,讓學生通過閱讀提高自身寫作能力,并能夠通過作文訓練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中有自己的情感態度,并逐漸形成自己的價值觀。這樣學生才能夠更準確地理解文章,深入地了解作者的中心思想與寫作情感,逐步地提高自身的閱讀水平。例如《父親、樹林和鳥》這篇文章,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前可以布置作文題目“我的父親”,讓學生圍繞題目來進行寫作練習。在課程開始前,邀請幾名學生在班中分享作文中的一些片段,激發出學生對父親內在的真實情感,然后再講解課文。這樣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作者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深入地理解課文,與作者的情感發生碰撞,久而久之,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會明顯地提升。
如果學生有了自己閱讀的習慣,將大大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基于此,教師可以通過作文訓練來讓學生自身逐漸養成閱讀的習慣。例如,筆者發現學生對于童話故事有著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在實際教學中為學生安排童話故事改編的任務,并為學生分好小組,學生通過商議來選擇自己要扮演的角色。在活動中,學生十分踴躍地參與到節目的表演中,這樣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更愛閱讀,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并逐漸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創作能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語文閱讀以及作文訓練的關系,在實踐教學中不斷鉆研,充分發揮出這兩者的作用,在閱讀教學中做到能夠結合實際閱讀內容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在作文訓練中做到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提高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