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城關鎮教委)
教師作為傳道授業解惑者,承擔著培養祖國未來建設者成才的重大責任。在當今時代,尤其是知識經濟時代,社會各界對教師專業素養尤為重視,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教育作為教育的起始階段,是學生理論文化知識學習的基礎,也是提高我國公民整體素質的基本途徑之一。因此,對于小學語文教師而言,需在新時代掌握新的教學理念,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知識素養,高質量完成小學語文學科的教育任務。鑒于此,本文對“新課程對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素養的新要求”進行更深層次的分析具備一定的現實意義與價值。
就當前小學語文課程教育教學狀況而言,大部分教師雖然意識到了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依舊采取傳統灌輸式教學方法,即以教師為主導,學生被動接受理論知識,整個過程中,嚴重缺乏師生互動環節,而且有的課堂即使有師生互動,也是課堂問題引發的短時間的問題互動。整個過程中,學生學習興趣與積極性難以激發,造成學生對學習產生了一定的厭倦心理,影響到了小學語文整體教學效果的提升。同時,教師在授課中,采取“一視同仁”的教學方法,并沒有對學生進行區分對待,造成學生個性化發展受到影響。填鴨式教學方法,教師無法真正意義上掌握學生文化理論知識的接受程度與理解程度,同時難以整體把握小學語文學科教育的整體認識,影響到素質教育的實施,這對新課改的實施有著不良影響。除此之外,小學語文教師雖大部分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但是存在小部分語文教師在專業知識方面,存儲量較少,更為嚴重的是部分小學語文教師自身職業道德素養有待提高。
針對當下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素養問題,在新課改深化實施的背景下,有必要注重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以此改善小學語文課程教育教學質量,為小學語文課改實施奠定基礎。
1.提高認識,增強職業道德修養
教師作為培養祖國未來建設者的重要力量,其個人道德素養直接關系到一代又一代青年的素質。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一旦教師個人職業道德低下,勢必會影響到學生崇高道德價值觀的形成。因此,加強教師隊伍的師德建設是十分重要的,也是一項十分有現實意義的工作。首先,教師需不斷提高素質教育認識,樹立忠于教育事業的堅定信念,這不僅僅是新課改對小學語文教師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當下教師從事教育工作的基本素養。其次,教師需不斷提高自身的責任心,尤其是對學生的責任心,更是需要不斷強化。從某一種角度上講,教師個人職業道德的集中體現,就是以熱愛學生為標準進行衡量。同時,教師熱愛學生也是師德修養的重要內容。再次,教師需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將每一件小事做好,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保持一顆進取的心,讓學生在學習中,也時刻保持進取心,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
2.重視創新,更新傳統教育理念
伴隨著社會與時代的發展,新課改要求教育所培養出的人才要符合當今社會、市場需求。小學語文作為基礎性學科,在具體的教學中,直接影響到人才培養效果。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有必要緊跟時代發展腳步,更新與轉變教育理念,不斷創新教育教學方法,確保自身在實踐教學中,能夠結合教學內容,因材施教,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學習觀,以此保證培養人才符合新社會的需求。同時,小學語文教師需深入了解學生的生活狀況與學習狀況,明確學生的真實需求,在日常教學中,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在此基礎上,小學語文教師需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向學生講解學習語文學科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科學習的認識,促使學生能夠自主進行語文學習。另外,教師需要重視學生自主學習方法的傳授,并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值得注意的是,小學語文教師在更新教育教學理念的同時,需充分認識到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性,并逐漸從培養學生語文能力轉變為培養與提高學生語文素養上來。
3.深入學習,提高自身專業知識與技能
新課程改革內容中,明確指出當下小學教育教學,需教師注重小學生的全面發展,這無形中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小學語文教師僅僅會一項技能,將無法滿足課堂教學需求,這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極為不利的。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通過加強自身學習,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理論知識水平與業務技能,才能滿足當下小學語文學科教學需求。具體言之,新課程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具備深厚的語文功底,即具備廣博的知識儲備。同時,小學語文教師需具備多學科知識,便于在授課中進行有效拓展,以此豐富學生的知識面,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除此之外,小學語文教師需具備認識其他學科的獨特視角與思維方式,能夠在具體的授課中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便于學生在學習中掌握更多的知識。
4.加強管理,培養良好的課堂調控能力
新課程改革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摒棄自身的一言堂教學方式,需在課堂教學時,充分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與興趣,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注重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使得教師自己更加全面掌握班級內所有學生的知識掌握與理解程度。課堂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教學的主要場所,需教師具備較強的課堂調控能力,才能結合課堂教學形勢的變化,及時調整教學計劃,避免課堂教學出現混亂局面,影響到教學秩序。除此之外,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課堂突變情況時有發生,要想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小學語文教師需具備一定的應對能力,才能在突變情況發生時,緊急采取有效措施。因此,小學語文教師的應變能力也需要提高。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教育理念,其主要目的是督促教師創新與完善教育教學方法,有效提升教師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新課程實施背景下,無疑是對教師專業素養提出了新要求。鑒于此,筆者希望廣大小學語文教師明確新課程實施背景下,教師需不斷強化自身文化理論知識功底,提高專業教學技能,才能成為一個良好專業素養的優秀語文教師,滿足小學語文教學現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