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靜南
(吉林省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三中學)
在目前的高中階段,語文仍然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學科。由于語文教材這能夠的課文是經過專家們精挑細選出來的,包含了古今中外的經典文章,既是對古代文化的傳承,也包含了現代文化。打造主題閱讀高效課堂,對提高高中生的語文素養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同時,學生通過高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能夠使自身的文化素養得到提升,能為其今后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1.創設與主題相關的情境,激發學生對主題閱讀的興趣
(1)導入主題,使學生理解主題的內涵。在開展主題閱讀課程之前,通過導人主題的方式,設計出較為新穎、有興趣的主題導人語,創設與主題相關的畫面情景和語言情景,使學生能夠積極地進行主題閱讀,從而使得學生很容易理解主題的內涵。
(2)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深入理解主題。教師在進行主題閱讀教學時,通過對問題情境的創設,借助疑問將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出來,學生在解決疑問、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就能夠針對文本的內容,獲得自己獨特的見解,對文章主題的理解便會逐步深人,進而自身的閱讀鑒賞能力便得到相應提升。
2.引導學生掌握學習主題閱讀的方法,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1)略讀和精讀進行有機結合,舉一反三多篇閱讀。略讀指的是,只要求尋得更多的閱讀內容的一種閱讀方法,要求讀者能夠對文章大意進行把握,重點能夠把握住,閱讀的速度要加快。精讀指的是,為了能夠充分地理解所閱讀的文章而進行的仔細閱讀,精讀要求讀者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要仔細認真,對所閱讀的形式和內容進行充分的理解。高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強調以主題為中心,在閱讀中要一篇帶多篇,高中生閱讀時不能使用單一的閱讀方法,要將略讀和精讀方法進行有機結合,對一篇主題課文進行精讀,對一篇帶多篇的文章進行略讀,這樣就能夠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使得學生閱讀量得到擴大,閱讀能力得到提升,最終達到最高效的效果。
(2)對相似主題文章進行比較閱讀,使閱讀思路得到拓展。在對文章主題內涵進行理解和感悟時,不能只對一篇課文進行依賴性的閱讀,應當以主題為中心,查閱與此相關的、大量的閱讀資料,并對類似主題的文章進行比較閱讀,進而使得自己的閱讀思路得到拓展,思辨能力得以鍛煉。學生在進行比較閱讀時,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比較閱讀多篇文章;第二種是將選文和原著做比較閱讀。
3.以文章主題為基礎,將學生的主題閱讀活動從課內延伸到課外
(1)以課文主題為中心,推薦學生感興趣的課外讀物。依據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課內文章主題為中心,推薦學生感興趣的課外讀物,拓展閱讀視野,豐富他們的課外生活。對于課外讀物的推薦,包括科普類、卡通漫畫、中外文學名著等。
(2)對主題閱讀要進行定期的展示活動,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更多的閱讀成就。開展主題閱讀的活動,形式應多種多樣,同學之間可以將所感受到的閱讀主題進行分享,對書中的人物進行品評,對故事情節進行講解。開展的形式,可以是繪畫撰寫、戲劇表演、口頭朗讀等。例如,學生通過對曹禺的《雷雨》中的第一幕第二場進行學習之后,學生可以對哈姆雷特全書進行閱讀,并對其他場幕進行表演,自己來對戲劇場景進行布置,臺詞設計,選擇自己喜好的角色,在主題閱讀課堂上進行匯報展示,使其達到最高效的教學效果。
4.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營造歡快的課堂氛圍。“高中語文主題閱讀”的學習所倡導的是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強調教學的實踐性,在對學生培養的過程中要注重他們的合作探究以及實踐的能力,教師想要做到在每堂課中都能夠讓學生在學習語文過程中感到很輕松,學生能夠在課堂中自主有序地進行學習,要求教師有比較新穎和獨特的教學方法。所以,在學生剛進人學習狀態的時候,就應當培養其自主學習的習慣,讓他們在學習中學會主動去參與,對他們學習的熱情、積極主動參與性以及進行合作探究的精神及時給予鼓勵。教師在進行高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還必須做到深人學生,了解他們學習的情況,及時地對其進行指導,對學生進行合作的過程進行全面的掌控,使得他們合作的質量能夠有效提高。
總之,在高中語文中構建主題閱讀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對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也有很大幫助。素質教育要求語文教學能夠遵守規律,構建科學的教學模式。只有這樣,才能夠進一步推動高中語文教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