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怡
(江蘇省鹽城市迎賓路小學)
小學是非常特殊的時期,這源自于小學教育本身屬于學生學習興趣啟蒙的關鍵時期。小學數學教育應將重心放在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潛能的激發。因小學階段學生還沒有形成抽象思維,所以想象力豐富的學生實際上擁有更多的創造與想象力,這為繪本教學的開展做了準備。用趣味的繪本來引導學生參與到數學學習,使學生對課堂學習產生更加濃厚的欲望和學習想法。
所謂繪本教學,指的是教師利用繪本材料,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來完成教學目標的過程。因內容比較趣味、教學方式非常新穎迎合了學生的認知需求和年齡特征。所以,繪本故事的教育作用和價值主要體現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學習興趣培養、思維能力拓展方面。
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是思維最主要的部分與內容。小學生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存在不均衡、抽象思維薄弱、形象思維豐富等問題。將繪本故事應用于數學教育可以有效引導學生的思維發展,在學生的腦海中架設起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的橋梁,鍛煉學生的抽象能力,培養能力素質均衡的優秀學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早已不再是什么新穎的話題,雖然是一句老話,但這句話仍舊是人們所相信的真理。如果學生對學習失去了興趣,那么學生就無法主動參與到學習,提高學習有效性。繪本故事可以將學生所要學習的內容以趣味化、生動化的故事形式展開,學生需要在探索的過程中學習與消化知識。這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對學生的后續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以人為本是現代教育的核心理念,如果忽視了以人為本原則的落實,那么數學教育就會陷入缺乏針對性、有效性的問題。而將繪本故事運用于小學教育,能夠促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學習自信心。小學階段學生因閱歷并不豐富,所以學生在理解知識的過程中時常會遇到許多的問題。繪本故事教學可以有效改善這種情況,在為學生營造教學情景的過程中,能夠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在彰顯學生主體學習地位的基礎上,幫助學生獲得學習素質、學習能力的全方位進步。
繪本教學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效率。為了達成這一目標,教師必須深入分析繪本教育優勢,深度發掘繪本教學中所用故事的信息和價值。為學生營造輕松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問題的探究當中,在討論和實踐的過程中發現數學知識的本質關系,提高教學有效性。
繪本故事集合了文字、圖畫等信息,是圖文并茂的教學形式,其最大的特征便是情節性、故事性,十分契合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認知特征。為了提高數學教學有效性,教師就必須善用繪本故事,創造趣味化情景,使學生主動參與到知識學習,完成新舊知識融合。
要首先利用繪本故事為學生導入教學情景。大多數小學生之所以學不好數學,并不是因為數學難,而是因為學生沒有辦法與能力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力,這一問題源自于數學教學活動本身的單一性、無趣性。為了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教師就應當善用繪本故事。
如學習加減法知識的時候,教師不妨應用《三只小豬》的故事,讓學生分別扮演三只小豬建造房子。學生上場的過程中需要報出自己的登場次序,由教師扮演大灰狼。《三只小豬》故事需要進行一定的改變,教師可以讓更多的學生扮演小豬,目的是讓學生參與到復雜一些的數學計算。學生在計算有多少只小豬的過程中理解了加減法知識,提高了數學學習有效性。
小學生缺少學習經驗、學習能力。如果只是應用無趣的教學方式開展數學教育,往往并不能發揮與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作用。此時,教師需要應用繪本故事為學生創造應用情景,在情景推導的過程中總結經驗和知識。
繪本故事作為數學教學的重要載體,教師必須充分發揮繪本故事引導作用和教育價值,應用繪本故事引發學生質疑與思考,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
如果缺少了反思與思考的過程,即便學生能夠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學生仍舊無法明白數學問題之間的聯系,此時教師需要將問題滲透到繪本故事當中,以此鍛煉學生的思維意識和探究能力。比如,在學習《多邊形的面積》知識時,教師就可以結合繪本《小阿力的大學校》繪本,為學生營造情景。學生為了得知小阿力的學校到底有多大,就會扮演小阿力參與到學校大小的測量。因為大多數學校的大小都不是正好的長方形或是正方形,所以教師可以應用這一特性進入多邊形面積實踐教學。教師可以讓學生模仿繪本中的故事,由學生自行邁著步子判斷學校大概的大小。因為這一活動非常有趣,能夠有效減少學生對學習的抵觸,所以學生紛紛主動嘗試參與到實踐探究。學生在實踐探究的過程中紛紛形成了學習信心,養成了自主探究習慣。
當然,小學生不夠豐富的學習經驗和創造能力也是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應重點關注的問題。教師應發揮繪本故事本身的趣味性、簡易性特點,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降低知識難度,使學生成功的完成知識的探究過程。教師要結合生活化教學,將繪本故事、生活常識、數學知識聯絡到一起,使學生形成學以致用的能力,這樣學生才能學好數學知識。
數學教育中教師應善用繪本故事,以繪本故事為中心點、輻射點引發學生思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問題討論、互動學習,實現數學教育的外延和知識點內涵教學。
教師要將繪本故事作為基石,引導學生分析數學問題、數學知識與繪本故事的關系。從而實現學生的數學技能、學術能力全面培養。比如,在學習測量技能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應用《多多少少,談測量》這本繪本故事,用繪本故事中的題目引導學生進行測量,學生為了完成任務紛紛主動參與到數學實踐、數學討論的過程。不僅可以激發學生測量興趣,同時也能提升學生創造能力。
因繪本故事與生活實際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在使用繪本故事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將現實生活與繪本故事結合在一起,使用富有現代氣息的故事信息,當然教師也可以自行創作繪本故事,在繪本故事中融入現代信息,鍛煉學生的創造意識與創造能力。如《多多少少,談測量》就可以用現代的角度和事業繼續再創造,內容變為測量桌椅板凳、書本的面積和大小。在寓教于樂的活動中調動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潛力。
對數學教學來說,繪本故事的應用意義非常突出。繪本教學不僅可以改變當前階段學生學習興趣不足的問題,同時還能夠拓展學生的思維發散意識、創造能力與數學綜合能力。教師必須著重發揮數學繪本教學優勢,用繪本故事中趣味化的內容和故事打造適合學生學習、貼合學生年齡個性的教學活動。突破難重點知識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影響,重點講解數學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使學生逐步形成主動學習意識和創造能力,這對學生今后一生的發展都是非常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