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改芬
(山西省應縣職業技術學校)
現階段,中學教育仍就是以知識傳授為核心的應試教育,應試教育雖然對于提升應試能力有著積極作用,但是學生也會因死記硬背或者是題海戰術等影響無法提升效率。課堂教學也逐步向著“滿堂灌”或者是“一言堂”方向發展,導致學生興趣、求知欲等遭受打擊。而核心素養則是從自主發展、文化基礎以及社會參與等層面出發來培養學生,可確保上述教學低效情況得到改善。
核心素養指的是學生在相匹配的學段教學中逐漸養成的契合自身、社會發展的品質以及關鍵能力。核心素養秉持了“科學性”“時代性”與“民族性”等特征,并且將“全面發展的人”看作其核心,秉承“以生為主”的原則,對教育和發展規律等予以尊重。而數學核心素養指的是學生以一定知識、能力為基礎來有效解決實際問題,并且從數學視角出發來轉化問題,并依靠數學方式展開思考的習慣、品質。核心素養需要以中國國情為導向展開培養,確保民族特點得到充分體現,同時還應契合價值觀、社會責任等的相關需求。
核心素養具備階段性、持久性以及綜合性等特點。其中,綜合性主要指學生在態度、思考能力以及知識水準等層面的體現,需要學生除了深入把相應運算方式外,還需要以實際為導向選取相匹配的解決方式。階段性指的是學生因教育歷程、自身能力等差異而在理解問題、解題速度和角度等層面的差異。持久性不論是在學習過程還是后續工作中均極為關鍵,數學學習需要借助實踐積累,這正是持久性的重要體現。
由于新課改起點較晚并且深受應試教育等影響,使得數學教育仍舊以考試成績為導向進行檢驗,并未對數學思維、能力等加以重視,并且忽視了教學時應當存有的文化滲透。教師未能就新課標數學文化做到深入理解,使其在目標確定層面存有偏差,因此很難引導學生靈活并高效地運用知識。而核心素養也便無法有效融于數學教學中,導致新課改喪失其意義,核心素養培養也多留置于表面,教學目標無法契合預期。
傳統教學對師生影響較深。隨著新課改的推進,部分教師雖然想緊跟教育趨勢做到課改教學,但因保守理念所限仍舊局限于教材之中,教學方法呈現出千篇一律的缺陷。對于核心素養來說,教學多是為了滲透而進行滲透,導致數學教學不夠連貫。諸如人文情懷等很難與教學做到有機融合,學生也很難就數學定理等做到深入把握。對于理論知識來說,仍舊借助單純記憶的形式,使得學生興趣遭到抑制。
現階段,考核評價并未對核心素養加以全面考察,仍舊以考試成績為導向來評價,不論是家長還是學生都僅關心成績。此外,教師在作業布置和考試形式也欠缺對于核心素養的考核。評價方式與考核形式均不契合新課標相關要求,也便很難對學習狀況、運用情況做到真實反映。
教學設計除了要對知識內容進行考慮外,還應關注文化滲透。數學教師需要以教材為核心、以學生心理及其能力為導向來傳授知識。同時知識傳授還應融合相匹配的數學文化,從而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增強其核心素養。比如,對方程相關知識進行講授時,教師便可對《九章算術》相關記載、天元術等進行講授,強化學生對于方程的理解,并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對于數學教學來說,教師必須從數學教材出發對其邏輯思維進行挖掘,諸如定理證明或者是公式推導等應考慮,確保學生邏輯思維得到切實培養。同時,還可深入問題本質來歸類,從而構建起契合學生認知的知識體系。教師需要借助相關資料來引導學生進行歸納證明;借助一題多解等題型來引導學生按照題目變化來拓寬解題思路,為其創新能力的有效強化而夯實基礎。教師教學必須借助科學方法,推動教師從“教會”向著“學會與會學”發展。
現階段,對于學校評價、考核來說直接評價便是依靠作業與考試,教師便可以學習效果為導向進行作業布置,隨后在根據其掌握狀況來補充與講解。此外,教師對考試題目進行設計時,還需要以課程標準想為導向,從維度和梯度以及相關度等層面來設計試題,確保試題能夠對學生掌握狀況做到準確反映,同時要格外關注核心素養。比如,有的考試卷中便以《某地環境狀況公報》為例,將某區域空氣質量相應的統計圖作為背景,來對統計當中的眾數、平均數等概念加以考察。
教師若想深化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以數學教材為導向,對其中的德育因素進行挖掘,把握時間做到適時滲透,推動核心素養融于教學中。首先,教師需要以教材內容為基礎做到及時滲透,教師可從例題、習題以及主題圖等諸多內容形式出發來滲透核心素養。其次,核心素養還需要與教學過程相結合,做到合理滲透。核心素養培養不應僅局限在一題一解或者是一問一答之中,同時也可以是教學的別的環節。此外,教學方式對于核心素養培養也極為關鍵。教師可利用轉化法、比較法以及遷移法等展開教學。例如,轉化法便是從數學公式、定理等出發,將其向著契合學生認知的思想轉化,并對其價值觀等進行教育。而比較法則是明確事物聯系,依靠多種題例與圖表來比較,引導學生明確其規律與共性。
總之,隨著課改的深入,教師若想確保中學數學教學緊跟教育趨勢必須對核心素養加以重視。教師需要明確教學存有的理解不夠、考核不全面與教學不連貫等問題,并以核心素養為導向來推進教學設計,推動核心素養融于教學實際與評價當中,從數學教材出發挖掘德育素材,有效拓展培養途徑,為強化中學生核心素養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