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新
(佛山市南海區鹽步職業技術學校)
職業院校地專業建設事關職業教育的全面、協調、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問題。專業建設是職業院校的工作核心,是檢驗學校工作成效的標準,學校的一切工作都應該圍繞專業建設,為專業建設服務。職業院校的專業應該符合區域經濟發展,應該結合地方特色,應該按照區域經濟的特點對專業進行設置,并及時跟蹤學生就業情況的變化,相應地對專業設置進行調整,在進行專業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應以學生為本從而促進地長遠發展。
在對人力資源部門進行調研時,發現許多企業普通工種長年招工,長年招不到工。招不到工的原因就要有幾種:一是全國各地經濟都迅速發展,佛山地區的普通工種薪酬待遇不再有比較優勢。以前輸出普通工種的江西、湖南和四川等省的青年不再熱衷前往珠三角地區;二是佛山城市化進程發展迅速,適齡青年的選擇趨向多元、選擇機會也較多,制造企業普通工種不再是當地青年的首選。
高技術技能型人才,不是企業招來普通農民工和沒有專業知識和背景的人,通過短時間的工廠內培訓就可獲得的。我們在對某園區內拉鏈企業董事長廣東省拉鏈商會秘書長調研時,董事長明確提出:廣東省拉鏈商會雖然沒有大企業,但廣東省拉鏈行業是中國服裝、箱包和鞋類企業的上游企業,產鏈行業2016年產值已近200億,目前的確存在后繼泛人的窘境。廣東拉鏈商會已與鹽步職校開展深度培養人才的合作。他們與學校一起成立拉鏈模具人才培訓基地,組織行業內優秀的技術、技能能手與學校成立拉鏈技術人才培養小組,在鹽步職校內以現代學徒制的方式培養拉鏈模具人才。他們已不再局限于為某一企業來培養人才,而面向全行業培養人才,他們認為培養的人才只要進入拉鏈行業就是成功的。這為行業性的現代學徒制奠定了社會構建基礎。
佛山對于智能制造行業,高技術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是呈現出進噴式。佛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2017年9月出臺了《佛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佛山市加強工業機器人相關領域人才培養實施方案(2017~2020年)的通知》,該通知提出到2020年培養工業機器人相關領域人才達到50,000人左右。
為適應城市升級、產業升級帶來的高技術、高技能型人才需求的變化,佛山市出臺一系列的措施,建立職業技術教育聯席會議制度,主導成立校企合作聯盟,引導調動企業參與產教融合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建設校企精準對接、精準育人的專業示范點。2015年佛山市成為教育部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地級市,2016年佛山成為廣東省教育廳首個創建現代職業教育綜合改革示范市。
對于現代學徒制的探索,佛山市在市級層面上,探索“學校+產業學徒培訓中心+企業”的分布式產業學徒培訓模式,創新體制機制,建成混合所有制的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車產業培訓中心。目前,佛山市已建成三個產業學徒實訓中心:分別是華材職校、南海信息學校與佛山華數機器人有限公司共建的佛山市工業機器人產業學徒培訓中心;南海鹽步職校與佛山市南海區廣工大數控裝備協同創新研究院共建的智能制造產業學徒培訓中心。佛山市順德中專學校與愷智教育科技術有限公司共建的愷睿新能源汽車產業學徒培訓中心。
對于各個中職學校,鼓勵各職業學校與企業合作自主招生,基于企業實際工作崗位,實施分段或交替培養模式。各中職學校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現代學徒制探索。
佛山市順德區陳村職校與科達潔股份有限公司的“雙軌四段式”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南海區鹽步職校與廣東省拉鏈商會合作構建“雙輪驅動、雙軌管理”模具制造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胡寶星職校與泰格威機器人共建現代學徒制實訓中心,龍江職業技術學校、龍江鎮電子商務協會和阿里巴巴·順德產業帶三方共建“現代師徒制”電商人才實訓創業孵化基地,陳登職校與佛山市順客隆商業有限公司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案例。
這些探索都有兩個共同的特點:一是校企雙方合作,構建起真實的工作崗位。二是都有企業師傅和學校共同承擔起對學生(學徒)的指導。
通常認為,現代學徒制是將傳統的學徒訓練與現代學校教育相結合的一種企業與學校合作的職業教育制度,這是到目前為止認同度比較高的一種定義。徐國慶對現代學徒制的本質特征進行了論述,他認為現代學徒制的內涵有四個本質特征:基于穩固師徒關系的技術實踐能力學習方式;針對現代工業與服務業中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學徒制;新型師徒學習方式與學校職業教育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一種基于現代職業教育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制度。可見,佛山地區中職學校的探索是一種現代學徒模式的探索,或者說階段性的現代學徒制,至少是準現代學徒制。
人才培養模式必然落實在職業學校的課程體系上。目前,我國中職學校的課程體系大都是“寬基礎、活模塊”的集群式課程體系。這是一種基于我國職業教育現狀的課程體系,對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但“寬與活”的把握,給中職學校的專業建設者增加了許多的困惑,特別是目前我國職業教育還缺乏大量課程專家的現狀下,課程的“寬與活”的把握經常出現偏差,導致中職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于普適型。我們到企業調研經常聽到企業人事部門的反饋,要求學校教一些基礎的技能,最主要把學生的職業態度培養好。另一方面,到企業調研時,專業建設者由于水平與能力的局限,往往過于注重畢業生首崗的調研,沒有關注畢業生職業發展能力的調研,得到的結果反饋到專業建設方面,只把畢業生首崗作為培養的目標。例如,在調研某學校汽修專業時,學校通過調研,把專業培養目標調整為汽車美容與快修,這樣的專業建設培養目標,實際上是讓我們培養的人才,直接去與農民工競爭。家長和學生選擇這樣的專業才怪呢。當然專業建設必須與當地經濟和產業發展相匹配,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內,佛山地區的制造業只是相對簡單的低層次的制造業,需求量最大的是簡單崗位的制造工人,培養的人才定位在當時也無可非議。這樣的人才培養目標,可以稱之為普適型的人才培養目標,而隨著佛山地區產業的升級,人才需求向更專業,技術、技能水平更高并具有崗位創新和問題解決能力(專深型)的方向發生變化。
徐國慶認為,“學校職業教育的根本問題在于,無論其課程如何改革、師資如何培養,它只能教給學生通用性知識與技能,而無法讓學生獲得崗位所需要的特殊性知識與技能。”所以,工作崗位學習是職業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現代學徒制更是保障工作崗位學習成為職業教育國家保障制度。職業學校應充分重視現代學徒制給職業教育帶來的結構和思想上的變化,努力構建起職業學校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把有組織、有目標、有教育性的工作崗位學習融入到現有的課程體系中。
佛山地區中職階段的現代學徒制的探索在課程實施上具有可操作性。“學校+產業學徒培訓中心+企業”產業學徒培訓中心模式,是由政府出資一部分,企業出資一部分,由學校與企業在企業共建培訓中心,以企業的真實崗位作為培訓崗位,以真實的生產任務作為學生的學習任務。學校根據專業課程的安排以模塊化的方面進入培訓崗位進行學習,并且由政府出資支付學生的培訓費用。佛山各中職學校自主探索的現代學徒制,有的工作崗位放置在企業(如陳村職校與科達潔能),有的放置在學校(如鹽步職校與拉鏈商會,陳登職校與龍江鎮電子商務協會和阿里巴巴·順德產業帶),有的還在校企雙方都設置(如胡寶星職校與泰格威機器人),這些項目通過精心地組織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工作崗位學習。另外實際運行中,由于企業并不需要虧本運行,學校都不需要向企業支付學生的培訓費用。相反,許多企業還能利用項目攢得的利潤,向學生以獎學金的形式進行反哺。這樣的現代學徒培訓模式具有了生長性。
現代學徒制項目的運行,對學校專業建設的促進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企業工作崗位師傅進入學校,學校的技術、技能訓練水平有明顯提高與當前的社會水平一致。另外一方面,企業深度參與學校的專業課程建設,使學校實施現代學徒制專業人才培養向更專更深的方向發展,據已有現代學徒制畢業生跟蹤反饋,被科達機電錄取的畢業生,一年后的工資可達8千;被拉鏈商會企業錄取的畢業生只需要較短的觀察期,工資水平就能達到企業二級工的水平。
現代學徒制是保障職業學生有組織、有計劃、有教育目的的工作崗位學習的國家制度,在目前佛山地區經濟發展和產業發展狀況下,職業學校精心挑選合適的企業,選擇合適的項目,進行周密精心的安排,現代學徒制在中職層次是可以實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