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冬梅
(吉林省公主嶺市職業教育中心)
1.把握社會主義方向,堅持與時俱進。在新課改進程的不斷發展下,當代教育模式的發展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所以中職學習的歷史教育也要進行改革。同時要重視學科之間的統籌教育,尤其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要求加強對學生語文、數學、體育、藝術等課程的管理與評價,推進學生全面發展。把學生培養成綜合能力比較強、綜合素養比較高的稀缺性人才。教師要把社會主義價值觀細化為貼近學生的要求,轉化為學生的行動。中職學生的歷史教學必須結合自身的特點了解社會價值觀的現狀以及學生價值觀的現狀,進行全面分析。也就是中職歷史教育必須結合價值觀教育現狀、立足于歷史的特點以及中職學生價值觀的特征、現狀等多方面考慮、深入挖掘素材,推進社會主要核心價值感教育進程。
2.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策略,大膽地進行實踐探索。
(1)歷史課程具備了人文教育功能。歷史屬于一門重要的人文課,對人能否全面的發展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同時歷史對于人的性格的養成也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教師除了要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歷史知識外,還要教導學生理解“以人為本、善待生命”的內涵,同時引導學生還要關注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前程、以及全宇宙的進程。注重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2)歷史課程對公民的教育功能。歷史課程以歷史的角度培養著學生的公民意識,作為公民首先要注重自身素質的提升。我國新課改歷史課程中還添加了關于情感教育的功能,這就需要老師深刻挖掘歷史教材中思想情感教育的內涵,加強對學生核心價值觀的系統教育,引導學生做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公民。
1.對中職生社會主義價值觀教育的重視力度有待進一步提升。我國最新版歷史課程標準提出的三維目標價值觀教育還沒有得到該有的重視,我國的價值觀教育并沒有形成體系,雖然中華民族有許多的優良傳統文化影響著我們世代人,如愛國、誠信、道德等,但這些并未形成價值觀的體系概念。目前,各個中職學校對待歷史學科的態度也是千差萬別的,有的學校重視對歷史的教育。但是卻缺乏專業的老師教,有的學校有比較專業的教師,但是學校卻用他教別的科目。不重視對歷史科目的投入。所以,學校要改進對歷史學科的態度,積極加大對歷史各方面的投入,培養出一批先進的歷史人才,同時也要注重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觀滲透到中職學生的歷史教育教學中,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2.歷史教科書中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更新需要加強。由于教科書的制定和出版都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說教科書的內容滯后。這就使得中職歷史教材與加強人們的社會主義價值觀教育存在差距。學生的價值觀教育也是一種新型的教育形式,應用范圍還比較狹窄。而且中職教育用的教科書內容更換過程緩慢。距最近一次修定的歷史教科書已經有十年的歷史了,雖幾經修改卻仍滯后于當前的價值觀發展。中職歷史學科是中職學校新設置的學科,還缺乏完備的教材,教師只能借助于中等學校的教科書進行教學,缺乏針對于中職學校的歷史教科書。中職學校培養學生社會注意價值觀的時效性被大大削弱了。
3.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需要更加積極主動。教育界的美育和德育已經具備了比較成熟的理念以及實踐經驗,可是在歷史教學中滲透價值觀的教育方法還沒有研究出來,缺乏成熟的理論做指導。所以在進行中職歷史教學實踐中加強歷史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沒有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鑒。不僅如此在中職歷史教學過程中困難重重,缺乏統一的領導。中職歷史教務處,缺乏教材、缺乏規劃,更缺乏先進的指導思想。部分中職歷史教師,不想花費時間和經歷來管理和研究如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到中職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把主要經歷放在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途徑和方法上以及放在歷史知識學習的認知上,相信不久以后,教育價值觀體系一定會出現雛形。
綜上所述,在中職歷史課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需要堅持以人為本、以德樹人的原則。歷史教材中蘊含了豐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資源,因此在中職歷史課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必然選擇。同時中職教師要擔負起教書育人的職責,精心設計教學方案,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成人成才。把學生培養成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