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勇 孟伶俐
(山東煙臺龍口第一中學C學區)
許多班主任會有自己的一套治班經驗。但核心觀不同,它應該是立足于班主任對于班級工作本質思考的具有基本指導意義的班主任工作理念。
古語有言:“萬變不離其宗”“病萬變,藥亦萬變”。班主任工作有其靈活性,也有其需要遵循的原則;無成法,但又必須有所取法。這取法的源泉就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觀念。
班主任確立自己的工作核心觀不能簡單化,應充分了解常見的核心觀提法。比如,“以德執教,以德育人”,“以生為本”“愛”,“情感教育”,等等。班主任在參考這些觀念時,第一,要沉心思考它們貼近教育本質之處;第二,要思考班主任工作以此為核心的道理;第三,要結合自身特點思考并確立“適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核心觀念。
1.“協作相長”定位了班主任和學生的關系。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協作者,而不是主宰者;班主任調動學生能動性,推動學生發展,并在此過程中獲得自我提升。
其中,班主任要做到“三個真”。一要真放下班級主宰者的架子,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二要真明白“一人智短,眾人智長”“被動不如主動”的道理;三要真虛心學習,在與學生的協作中提升自我。
2.“嚴規育人”體現了“有約束地”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班級管理原則。班主任確定基礎班規,并保障嚴格落實及推動班規完善;班主任推動班級育人工作,保障不同層次學生在趨同環境中的健康成長。
其中,班主任要把握好“三個尺度”。一要把握好“基礎班規”尺度。以“基礎性”和“普適性”特點,確保班級良好秩序;以“可發展性”特點,適應班級發展變化。二要把握好“嚴格尺度”。注意“嚴格和育人”絕不矛盾,必須嚴格落實班級規范。三要把握好“育人尺度”。認識到要“最大限度保障不同層次學生在趨同環境中的健康成長”,必須要推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打造班級“人本”文化。
班主任工作以“公平和相對公平”為管理法則;以“關愛”為潤滑劑;以“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自省。此為班主任工作基礎理念。嚴格規矩,開展“品性教育”,創設“有效刺激”,策劃“良好展示”,營造“親、敬、奮”的班級文化。此為班主任工作育人理念。最終建成可以自我推進的班級工作體系,形成“規矩保障下的集體榮譽感和個體自強”的良性互動班級風貌。
1.公平和相對公平。
(1)“不患寡而患不均”。班主任要打造“公平”班級,樹立“公平”身范形象。
(2)男女平等。秋瑾的女性解放思想是一種較為激進的女性思想,雖提倡男女平等,更有男卑女尊的思想。秋瑾不止一次地在她的作品中提到男子不如女子,女子是高尚的。這一思想體現了秋瑾的自信,也體現了她對男性的偏見。岸田俊子意識到“最惡之風俗當屬男尊女卑”。她在批判男尊女卑之陋俗的同時,也對蔑視女性者所提出的女性卑弱論,逐一進行了嚴厲駁斥。
(2)要體現分層次育人、全員育人要求。提倡“相對公平”原則,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性。
2.有意識關愛。班主任要有意識“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和班級的關愛”,可以有效潤滑班級工作。
3.百戰百勝,非善之善。《孫子兵法》云:“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班級工作具有長期性、復雜性特點。班主任工作要有計劃、分主次,要抓大勢,懂取舍。
要求過高就必然苛責學生,傷害學生心理健康;不分主次的“百戰百勝”會導致許多工作“失效或微效”。過度“好勝”會消耗班級積蓄的能量。所以班主任要克制欲望,正確認識“戰”,不求“一時一地得失”,而力保結果的優秀。
1.嚴格規矩。育人工作必須以嚴格的規范作為保障,嚴格的規范又必須以育人為核心。“嚴師出高徒”是教育界公認的育人法則,班主任要認識到嚴格要求學生和尊重學生主體性并不矛盾。要知道新時代的教育改革其實是提升了對學生的要求。這就更需要班主任嚴格育人,在嚴格有序的大環境中推動學生的成長。
2.品性教育。“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學生的學就像是練拳,品性教育就像是練功。沒有良好品性的支撐,學生的學就會缺乏立足的基礎和成長的養分。班主任開展品性教育尤其要注意打造學生“自強品性(戰士品性)”和“團隊品性(協作品性)”。
(1)打造學生“自強品性”,首先要教導學生正確認識“成敗、得失、自強”的關系,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并最終培養學生養成不屈、向上、懂得競爭并享受競爭的精神態度。(2)打造學生“團隊品性”。一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團隊”觀念。明確團體協作可以讓個體更加優秀;樹立“不一定要喜歡,但一定要協作”的團隊意識。二要打造出優秀的學生團隊,樹立優秀典型,并大力宣傳其團隊精神。三要打造具有發展主動性、糾錯自覺性的班集體。
班主任要知道,良好的班級常規并不必然等同于良好的班級狀態。班級內在活力缺乏會衍生出效率低下、沉悶壓抑、糾錯不及時等許多嚴重問題。所以班主任一定不能停留于較好的班級常規表象而忽略了對班級及時施加“有效刺激”。
何謂“有效刺激”?有效刺激是能夠激發群體或個體內在力量、產生正向導引的刺激;施加有效刺激應該具有計劃性,考慮團隊發展和個體發展規律。班主任通過對班級整體和目標學生施加有效刺激,以達到激發班級整體活力和目標學生活力的目的。
4.良好展示。“沒有展示的機會,就沒有笑容。”批評使學生知道錯誤,良好展示卻可以推動學生向優秀前進。作為班主任一定要提供給學生充足的展示機會并確保展示活動達成良好示范效果。進而樹立班級典型,起到以點帶面,提升班級活力、激發班級競爭力的目的。
5.營造“親、敬、奮”的班級文化
所有良好的班級文化都無法靠班主任單方意愿和單方行動而成就;唯有始終以育人為工作宗旨、充分調動學生能動性、用心經營方可成功打造。
親是基礎。一個融洽和諧的群體方有可能成長為一個擁有凝聚力、向心力的班集體。班主任需要確立基本的班級規范并以之保障班級良好秩序;需要真正尊重學生,以學生為本;需要設計團體活動,增進群體親近感;還需要能夠及時發現并消解班級內部矛盾。
敬是關鍵。心中有敬,包括簡單的禮敬班規、老師、他人;包括碰到問題時愿意為班級、老師、同學考慮;也包括愿意直面并思考自身問題,有擔當,對自我負責。所以“敬”是學生破除心中“壁壘”,由個體走入團體的關鍵。
奮是良知。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成功,也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取得學習上的進步,但是班主任卻可以讓每一個學生都在過程中獲得有益的體驗,讓他們在這段班級生活中始終保持熱情向上的精神風貌,讓他們可以從這段班級生活中獲得滋養人生的養分。所以“奮是良知”,班主任應該也必須讓“奮”成為自己班級最顯著的標簽。
最后,理想中的班主任工作是能夠建成可以自我推進的班級工作體系,形成“規矩保障下的集體榮譽感和個體自強”的良性互動班級風貌。不依賴于班主任,真正群策群力,真正眾志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