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利
(山東省聊城市莘縣實驗初級中學)
初中生都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的教學中,應當注重對學生探究能力以及創造能力的培養。物理學科需要進行實驗,就非常適合實行探究式教學。探究式教學可以提高物理學習的效率,讓物理的學習更為高效。傳統的物理教學模式在現在教學中存在著很多問題,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當代的教學了。所以,就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策略,創建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探究式教學就在教師的創建下產生了。探究式教學是對傳統的教學模式一個徹底的打破,對學生在學習的地位有了一個重新的定位,學生不再是單純的知識接受者,而是一個知識探索者。探究式教學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挖掘學生的潛能,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
探究式教學也可以稱為成為研究法和發現法,是指學生在學習相關的概念和原理時,教師并不直接給出結論,只是給出一些指導和事例,由學生獨立通過閱讀、思考、討論、實驗等途徑,去獲取結論和原理的教學方法。教師在這一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很小,大部分探究工作都由學生完成,教師只是起到一些引導和指導作用,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具體來說,探究性教學有實踐性、靈活性、主體性等幾個特征。
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探究性教學有著明顯的優勢,特別是在調動學生積極性、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方面。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采用哪些策略和方法來促進探究式教學呢,筆者給出以下幾個建議。
1.創設情境,激發探究欲望
培養學生的興趣是教學的前提和基礎,在探究式教學中也是這樣。探究式教學是以問題為核心的,因此,教師要盡量創設相關的情境,用提出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首先,教師要認真閱讀教材,領會教學目標,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狀況,提出適當的問題。中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對教師提出的問題能夠積極的思考。如關于“熱脹冷縮”的問題,教師可以問學生在生活中見沒見過這樣的現象,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引導學生提出假設,并就假設進行探究。教師在提出問題時要注意,問題的難度要適中,能夠引起學生好奇,并且學生能夠通過思考和探究得出答案為準。否則,簡單的問題沒有探究的必要,過于難的問題難度太大,容易打擊學生的信心。
另外,教師也可以聯系現實生活,提出相關的問題。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提出物理問題,更能引起學生的探究興趣,并且能夠拉近學生與物理之間的距離。如彩虹、蒸汽、閃電等都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其中都蘊含著物理知識。并且這些問題都可以鼓勵學生進行探究。
2.開放課堂,發掘探究潛能
探究式教學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這就要求課堂具有極大的開放性,使學生在一種開放自由的氛圍中探究和學習,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內在創造力。在探究式教學中,教師要起到組織者的角色,并且給學生足夠的自由。例如,確定了問題之后,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制定合適的探究計劃和探究步驟,充分聽取學生的意見。同時也要注意,研究性過程要注重交流與合作,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小組成員之間可以分工合作,然后進行討論和交流,最后進行結論的整合。學生會逐漸感受到集體的智慧是無窮的,有時候不明白的問題,大家一起集思廣益,更容易找到答案。為了使課堂達到開放性的目的,教師要努力營造一個輕松的課堂氛圍,如用有趣的導入、幽默性的授課方式等,教師要調節氣氛,使學生在這種氛圍中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也使學生在這種氛圍中閃耀智慧和靈感的光芒。
3.適時點撥,引導探究方向
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無疑能夠使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但是學生的水平畢竟有限,學生在探究過程中肯定不可避免會遇到挫折,因此,教師的指導和點撥在探究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篩選掉一些沒用的資料,在學生遇到挫折的時候指明方向,節省探究時間,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在遇到相關的原理或者概念時,針對大部分學生都不能掌握的情況,適時進行集中精講,這樣能夠比課堂教學起到更好的效果。
另外,教師引導探究方向,還可以起到督促的作用。初中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轉移,在探究過程中可能會被無關緊要的事物吸引,如在實驗過程中,學生可能會被實驗器材吸引。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教師需要在一旁的指導和督促。
4.合作探究,互相交流成果
在探究式教學中,學生是探究的主體,教師是引導者,大部分過程都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要讓學生進行合作探究,與同學進行探究結果的交流。小組之間在探究過程中要有交流,探究完成之后,小組之間也要有交流與互動,教師可以讓各小組進行結果展示,也可以進行探究過程的交流,這樣能夠讓同學之間互相學習,不斷完善探究過程。另外,進行合作學習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
任何一種教學方法的實踐,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在探究式教學中,以下幾個問題要引起教師的注意。
1.知識學習和探究過程相結合
探究過程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但是也不能忽視知識的學習。知識儲備是探究的前提,在探究過程中又能對知識進行運用、鞏固和提高。因此在探究式教學中,教師要把知識學習和探究結合起來。在探究過程中也要培養學生的知識與技能的培養,同時增強學生的實踐意識。如在探究中遇到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系統介紹,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掌握這部分知識,同時也能夠使探究過程順利進行。
2.進行分層次教學
孔子曾經提出過“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素質教育中也有這樣的教育理念。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是有差異的,因此在研究式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狀況,進行分層次教學。例如對于物理成績不同的學生,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不同的探究內容和探究目標,也可以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小組探究中承擔不同的任務,總之努力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自身的條件范圍內得到最大程度地發展。
3.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相結合
在探究式教學中,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因為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只有在教師的指導下,課堂教學才能有序進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要發揮主體作用,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目的。在探究式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把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相結合,才能使這種教學方法發揮最大的作用。如果教師的主導作用不突出,容易使探究教學變得散亂、目標不明確。相反,探究是學生的探究,如果學生的主體作用不突出,探究式教學就失去了意義。因此,教師要注意把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相結合,才能使探究式教學順利。高效進行,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在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運用恰當的策略,同時要盡量避免出現問題,同時,面對出現的問題,教師也要積極應對,不斷進行教學過程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