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長艷
(山東省蘭陵縣蘆柞鎮三合小學)
分層教學法主要指的是根據同班級中學生的學習成績、接受能力等不同來進行相應層次的劃分。通常情況下A層是學習成績優秀、學習與接受能力較強,有潛力的學生;B層為學習成績中等,學習態度積極的學生;C層為學習成績較差,不愿主動學習的學生。教師在實際教學時需要結合教學需求設置相應層次的教育目標,根據各個層次學生情況來開展分層提問與講解,隨后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輔導,開展相應考核與檢測工作。實施分層教學的目的主要在于充分激發A層學生的潛能,提高其英語實踐應用能力,不斷突破自我;幫助B層學生提高英語成績,扎實英語基礎,并努力向A層進步;讓C層學生能夠掌握基礎的英語知識,并產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在上課前,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明確該節課的教學目標,兼顧各個層次的學生,且能夠將循序漸進的原則體現出來。此外,教師還需要對每位學生所需達到的最低教學目標予以明確,在保證基本教學目標達成的基礎上,實現更高教學目標的突破。具體來說,在實際進行教學目標分層時,科學培養A層學生達到最高教學目標,B層學生則達到基本教學目標,C層學生需達到最低教學目標。
在實施教學策略分層時需要堅持因材施教。比如,在開展聽力教學時,對于A層學生,要求其能夠全部聽懂聽力磁帶內容,同時還可設置一些補充內容給他們,讓其進一步挑戰自我;對于B層學生,要求能夠聽懂聽力材料的內容,還能夠對磁帶進行跟讀;對于C層學生,無需全部聽懂材料內容,不過要能對磁帶進行跟讀,且英語發音與速度要和磁帶相同步。又如,在開展閱讀教學時,要求A層學生不但能夠流利地進行英語對話,而且還能根據文章語境來開展對話練習;要求B層學生能脫離教材,將教材中的內容口述出來,且進行簡短的對話;要求C層學生能將教材中的內容流利讀出。在開展詞匯教學時,要求A層學生能夠全部掌握課堂所學的全部單詞,同時還給其增加一些課外單詞,要求B層學生掌握8成以上單詞,要求C層學生掌握一半單詞即可。除此之外,還可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如游戲教學,讓A層學生能夠與C層學生進行交流,提高C層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可以采取角色扮演、小短劇編排等方式來開展英語對話練習,如此就能讓學生在一個良好的氛圍中學習英語,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滿足各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
明確課堂教學目標后,教師可以分層設計課堂問題,讓班級全體學生都能夠積極思考,并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一般情況下,班級中B層學生較多,所以實際設計的大部分提問要適合B層學生,這樣既不會讓C層學生遙不可及,讓其通過積極思考就能解決,而且也能給A層學生思維的發散夯實基礎。不過同樣需要設置A層與C層學生的問題。在設計課堂練習時,也需要與分層教學的特點相符,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進行設計。對于A層學生,所布置的練習不但要包括課本中的知識,還需要具有拓展提高的練習;對于B層學生,在布置基礎練習的同時還可讓其嘗試完成A層學生的習題;對于C層學生則要求其完成基礎習題。通過對英語練習的分層讓各個層次學生均能夠對自己掌握知識的情況進行檢驗,提高其學習積極性,并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有利于英語學習自信的提高。
在開展英語課堂教學時,需要將評價分層貫穿始終。每位學生都渴望得到教師與同學的肯定與認可。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對于A層學生,應當鼓勵其靈活應用英語知識,并進行思維的發散。對于B層學生,則鼓勵其認真學習教材內容,牢固掌握。對于C層學生則需積極挖掘其閃光點,對于學生的每一次進步都要及時給予表揚。只有科學合理地應用分層評價,方可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主性,實現英語學習效率與質量的提高。
第一,不可教條化。開展分層教學只是一種教學方式,不可公開分層情況與結果,也不能安排相同層級的學生坐在一起,防止產生負面影響。特別是C層學生,會容易讓其產生自卑的心理,嚴重的還會產生厭學的情緒,一方面會降低其英語學習興趣,一方面還會使其心理健康發育受到影響,甚至還會對其今后的發展產生消極影響。第二,不可流于形式。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切實體現出分層教學,不要只是在開展公開課等情況下才采用該種教學方式。因此,英語教師需要有效落實分層教學,做到持之以恒,讓不同層級的學生都獲得鍛煉和提高,實現英語教學效率與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