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二鋒
(唐山市果園邊各寨小學)
伴隨著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課程結構、課程內容和體系都發生了深度的調整,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的重點開始向情感因素和人文內涵轉變,在學科目標的界定中,情感目標的比重不斷增強,重要性日益凸顯。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應該以學生的個性特點為基礎,善于分析學生的情感現狀,從而選擇更為合適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水平。
情感教學指的是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借助動作、語言、表情等情感因素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靈感,形成師生之間的情感共鳴,從而更好地推進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詳細來看,情感教學包括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廣義層面上,情感教學就是任課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教學互動,從狹義層面看,情感教學指的是任課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情感交流過程。小學語文情感教學就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老師通過情感因素的表達,根據小學語文的學科特點,引導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用情感感知課文內容,從而產生情感的共鳴,感染學生的思想,達到優化課堂教學和提升課堂效率的目標。
首先,情感性。從本質上看,語文本身是一門情感豐富的學科,授課內容、授課方法都需要情感的依托。比如,在講授課文的時候,更多的需要老師進行情感的傳遞和表達,通過情感讓學生了解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好,提升課堂效果。
其次,審美性。美是一種享受,語文情感教學中的審美引入,能夠有效發揮情感教學的作用,體現語文課堂的美感,這樣能夠讓學生學會對美的追求和表達,提高審美能力。
再次,形象性。在語文教學中,結合形象性進行教學非常重要,一方面,形象性可以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更易懂。另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快速轉變角色,深入到課文意境中,提高對課文的理解和掌握。
所謂情景教學,就是在授課過程中,任課老師根據課堂內容創造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場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情感體驗,提高整體的課堂效率。小學語文的情感教學,引入情景模式非常重要。得益于小學生特殊的年齡段,利用情景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能讓他們感受到語文課堂內容的魅力。例如,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采用多媒體技術,把課文內容清晰的展現在學校的面前,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同時,也可以采用讓學生自我參與的方式進行課堂學習,例如,在學習《一面五星紅旗》內容的時候,老師可以讓每一位學生畫一面五星紅旗,讓學生真正感受五星紅旗,最終達到課堂學習的目的。
小學語文第九冊《金色的魚鉤》一文內容非常豐富,不僅樸實無華,而是具有很強的真情實感,我們可以以此為例,以情感為主線,積極開展情感教學。首先,要引導學生對情感進行感知。在課文中,魚鉤雖然很普通,但是它卻給了戰士新的生命,老師可以以此為基礎,引導學生感受老班長的精神和品質,讓學生身臨其境。其次,要引導學生體會感情。以“老班長”為對象,引導學生對老班長的神態、動作、外貌進行把握,抓住老板人的言行舉止,真正體會老班長那種舍己為人的偉大精神,展現作者豐富的內心感受。再次,要引導學生抒發感情。在對課文進行熟讀的基礎上,老師要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感受問題,讓學生掌握課堂的內容,充分展現對老班長偉大精神的認識,引導學生用詞語、句子來表達對老班長的崇敬之情和敬佩之心,讓整個的感情得到升華,最終達到一種情感交融的境界,提高學生對課堂內容的掌握。通過這種情感的表達,讓學生和課文主人公之間進行內在的情感交流,從而陶冶情感、啟迪思維,讓學生積極地、主動地、愉悅地獲得知識。
要充分分析小學語文學科的特點,引導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體察感情、感知課文內容的情感蘊含,產生情感共鳴,達到提高教學效果和優化課堂教學的作用。首先,引導學生對課文的詞句進行品析,讓學生獲得情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對關鍵詞句進行把握,進行引導和啟發,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情感并受到感染,從詞句的表達中感受作者的情感流露。其次,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聯想,形成良好的情景環境,提升情感的感知度。小學語文有著圖文并茂的特點,圖畫內容非常豐富,蘊含的內容也非常充分,圖能夠讓語言變的更加形象、更加具體,有的圖能夠反映課文的部分內容,有些圖則能夠概括全文,這就需要任課老師在授課過程中引導學生對圖進行觀察,聯想圖所反映出的內容,讓學生深入到課文所體現的情境中,提高學生對課文情感的感知。再次,指導學生進行課文的朗讀,讓學生自我抒發感情。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讓課文所體現的情感都能夠展現出來。例如,在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文章的時候,里面不僅包括作者對小女孩的同情和憐憫,同時也有對破舊制度的批判,因此,在引導學生進行朗讀的時候,應該采用不同的語氣和方法,引導學生帶著真情實感進入童話的角色,在讀到小女孩的時候應該采用平緩的語氣,在讀到資本主義舊制度的之后應該加大音量,用語調的變化來實現情感的表達,讓學生真正融入到情境中,提高課堂效果。
從教育者的角度上探析師生關系對情感教學的必要性,作為傳道授業的觸發者,培養和塑造良好的師生直接關系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好感,如果學生喜歡或者被老師的教學魅力吸引,他們就會發自內心的主動增加學習的渴望和動力,用自己的熱情和情感的語言來打動學生,真正做到互相信任,互相尊敬。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一方面,要做到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愛,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要做好學生和老師的溝通,兩方共同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并以積極的心態互相評價,互相激勵,從而推動情感教學的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