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李莊鎮中心小學)
良好的數學教育可以使學生獲得現代生活和學習所必需的數學知識與技能,在培養人的理性思維和創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當前,我們的教育教學中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如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不夠;教學中偏重于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輕視基本思想的感悟和基本活動經驗積累的現象比較嚴重;教學評價的方法和手段比較單一;學生數學素養有待進一步提高等。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通過小學數學教學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思考:
首先,思想是行為的先導,教育思想落后制約著我們的教育行為。教師要堅持每天學習,首先要學習新的教育理念、政策、意見等,把握好教育的主旋律,防止跑偏、掉隊。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應注重發展學生的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數據分析觀念、運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應用意識、創新意識,它是學生最應具備的數學素養,稱為“十大核心素養”,是促進學生發展的重要方面,也是教師的教學行動指南。
其次,要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名師的教學經驗,提升專業素養,提高教育能力,增添教育智慧。如潘小明老師的經典語錄:教會學生一種思維的方法,要比教會他一個公式重要得多。一位真正優秀的教師,必須多一份責任,要從學生生命成長的高度去思考教學,用自己的言傳身教和精心設計的教學,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課程標準是教學的依據,提供的教學建議是備課的重要參考。我們要強化標準意識,全面理解和準確把握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把課程標準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實到課堂教學中,讓課堂教學、教學評價及課程資源開發都能依據課程標準有序、有效地開展。
每學期開學初,我都深入、細化研讀標準,整體把握各領域學段目標,準確把握單元、課時目標。明確在這學期里要完成的“四基”“四能”目標和任務,這僅僅是第一步。接下來認真研讀教科書,我們使用的青島版小學數學教科書,編排內容主要包括情境圖、合作探索、自主練習、聰明小屋、相關鏈接、我學會了嗎?注重學生的問題意識,注重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突出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積累豐富的數學活動經驗。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重點,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做好教學設計和備課工作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與基礎。在精準研讀教學內容時,我們要在深入分析學情的基礎上開展具體、有效的教學設計活動。備課時,教師要本著立德樹人的育人理念,根據《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要求,深刻領會小學數學學科四大德育范疇:思維嚴謹、理性精神、數學審美、愛國主義,把握其內涵,并在相應的教學內容及時地滲透和落實,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
細致梳理數學核心素養的內容,力求體現數學課程的理性魅力。備課內容包括以下方面:(1)全冊備課,制定學期教學計劃。學期初,年級教研組內一起制定學期教學計劃,教師再根據班級學生情況進行適當調整和補充。(2)單元備課,要有單元教科書分析、單元教學目標、單元教學重難點、單元教學措施、單元課時安排。(3)課時備課,要立足于學情,以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為根本,以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習能力為導向,以課程標準、教科書和單元教學目標為依據,充分挖掘教學資源,輔助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教學設計和備課。
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是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抽象、推理、建模等能力,培養學生應用、創新等意識,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實現數學課程目標的主要途徑。教學活動是否有效以及作業布置能否體現數學課程特點和要求,關系到課程目標的實現效果。
1.積極探索有效教學方式
我國古代很注重啟發式教學:“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禮記·學記》)的原則,也就是引導學生,但不是強牽著他們走;嚴格要求學生,而不施加壓力;教師適當開個頭或略加提示,而不是把結論塞給學生。在教學《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時,我先讓學生獨立思考,自己嘗試解決。如建議學生可以借助學具理解算理的推導過程,但不是硬性統一規定,而是鼓勵學生自己推想,讓他們與原認知進行碰撞,體現了“道而弗牽”的精神。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注重學思結合,倡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教學中,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采取各種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辦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
2.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根據小學生的學情、教學內容的特點,在課堂中,我們要更多的關注:是否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探究的機會和空間?作為老師,我們要重視給學生持久影響的充滿活力的課堂。常常是:學生與我共同圍繞一個生活問題,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我們對學習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和興趣,學習對于我們而言變得如此輕松、愉悅。課堂,成為我們共赴的心靈之約。
3.深化作業改革,實現立德樹人
首先,創建數學周記。數學周記就是記錄學生在這一周內數學學習活動中的收獲、體驗,特別是數學思想方法、數學活動經驗,還有學習中的困惑,等等。數學周記真正做到了實用性強、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減負增效”、鞏固知識、訓練技能,獲得數學活動經驗,培養數學思維。每周一篇的數學周記充分發揮了作業在落實立德樹人核心任務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
其次,課堂上完成的基礎性作業要及時批改。比如為個別學習能力突出的學生或學習困難的學生設計的“彈性作業”,要堅持面批面改。積極探索實踐性、實物性作業的有效批改方式。
總之,嶄新的教育理念、有效的教學設計、深度的問題引領、高效的課堂教學,在師生、生生的思維碰撞中引導學生進入深度學習狀態,培養學生的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能力,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創新意識,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