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梨樹實驗中學)
傳統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對于他們獨立探索精神的培養都是非常不利的。在課堂討論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實踐機會,學生可以在這些實踐活動中更好應用所學到的基礎知識,培養他們的語文綜合素質,提高他們的綜合技能。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他們的自學能力需要提升,而自學能力地提升,也是需要教師通過一定的教學方式,給學生更多訓練的機會,所以討論式教學正是一種可以提高他們自覺能力的方法。
在討論學習活動中,有很多學生的思路難以打開,容易受到其他同學的影響。如果是這樣,討論教學的目標就沒有實現,討論學習要促進更多學生參與到討論中來,不要讓討論學習成為極個別學生的專場。這不僅使學生喪失了學習語文的樂趣,而且還影響了學生的思考和創新。要想提高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敢于表達,幫助他們建立起表達的自信心,使學生能夠意識到“寫”與“說”,“想”與“用”是同等重要的,是語文學習必不可少的內容。為了促進大多數同學都能積極參與到討論中,教師要做好組織工作。首先是為學生分好組,讓不同性格特點的學生都能夠組合在一起,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見解,讓他們敢于嘗試。為了提高大家的積極性,可以推選一兩名同學作為小組長。在討論學習中安排相應的順序,讓每一位同學都有發言的機會,根據發言的質量記錄分數。為更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如果教師發現有的學生很少發言,那就多給這樣的學生一些鼓勵,讓他們更自信去表達自己的想法。
在討論學習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的表現,對于學生的表現要積極回應,并根據討論的需要,安排好學生擔任不同的角色。組長、記錄員、報告員在討論中各盡其職,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發言,避免成為個別學生的一言堂,教師要善于放手讓學生去做。討論時間的安排要適度,不易過短或太長,否則就會有討論之形而沒有討論之實或偏離中心,難以達到課堂討論的目的。要真正讓學生感受到討論學習的自由感和主體感,促進他們積極發揮主動性。同時,在討論學習的前后組織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發揮好主導作用,在適當的環節,適當的時機,起到推動學生討論的作用,在關鍵的地方要給予適當的點撥。教師要發揮其主導作用,一是對學生的誘導,另外一個是要根據學生遇到的阻礙進行疏導。在探索一些較深層次問題的時候,進行必要的引導,當然也包括在具體學習過程中的指導。只有從這些細節之處著手,教師才能真正發揮其主導作用,也才能真正成為學生充分信賴的伙伴。
老師課前并沒有要求學生對問題有個大概了解,這樣學生就把時間都用在問題的提出上,沒有更多應用在討論上。所以,討論學習活動需要教師提前設計,當然也需要學生做好預習等工作。同時,時間要充分利用好,要把時間更多放在課前的準備工作上,課堂上的時間非常寶貴,教師要特別注重對課堂時間的高效利用。
討論學習活動需要教師提前設計,要確保討論節奏明快,短程高效。當課堂討論超出預期而耗時過多時,教師可適當放任自流。從表面上看,討論使進度慢了,教學任務好像沒有很好按時完成,但從學生學習的實際效果來看,學生對材料的感知和領悟得到了落實,而且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護,這樣的討論是成功和有價值的。
由于部分學生的思維較為開闊,而且比較健談,使其在小組討論中通常都占據著主導地位。此外,也由于部分學生性格內向,或者不善于把自身觀點表達出來,這就使其在小組討論當中扮演著聆聽者的角色。如此一來,小組討論就無法收到應有的效果。
教師需要注意提出的問題應當是具有發散性的,一個學生獨立解決不了,需要集思廣益的。如上文提到的《風箏》教學,“課文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這個問題的答案有多種,可以是作者的兄弟之情,也可以是作者的自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