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太空新聞”網站2月2日文章,原題:中國正在新的太空競賽中擊敗美國中國30年來斥巨資發展STEM教育——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如今,該戰略正開始結出碩果。多年來,中國將STEM列為將自身打造為擁有支配地位的大國的“源代碼”。在成為全球制造業“大師”后,中國又開始轉向并致力于主導高科技和創新行業。
迄今為止,北京的戰略已經奏效。2017年,全球資訊企業畢馬威曾向近1000位世界頂尖科技高管提問,哪里將在2020年成為世界一流科技創新中心?他們一致認為上海而非硅谷將成為全球最偉大的科技創新中心。一些分析人士聲稱經濟增長放緩等問題顯示中國可能只是“紙老虎”,但這些懷疑論者忘記中國正在進行一場重大轉變:從一個高儲蓄率的工業大國轉化為主要由消費推動的后工業化的知識經濟體。
如今,數十年一以貫之地重視發展STEM教育已使中國成為太空大國。近來,中國的月球探測器成功在此前從未被人類探索過的月球背面著陸。該壯舉是中國由來已久的太空計劃的結果。北京向來認為美國在太空的存在賦予美國聲望和實力。作為世界上唯一將人類送上月球的國家,美國在該領域獨步天下。對大多數美國人來說,這是國家自豪感的源泉之一。為此,正尋求一雪“百年屈辱”的中國希望成為下一個月球大國,并在該過程中超過美國。
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就再也沒有將任何人送到月球。就在美國視太空和月球為荒蕪之地時,中國正將其視為各國間開展經濟、政治和軍事戰略競爭的下個領域——且中國人意在捷足先登。中國正在與西方開展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地緣政治、科技和經濟追趕游戲。隨著近來在所有這三個領域闊步前行,中國已迎頭趕上。顯然,中國將在這場美國甚至無意參與的太空競賽中擊敗美國。▲
(作者布蘭頓·維切特,王會聰譯)
環球時報2019-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