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憶陽
冬季是糖尿病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季。有研究顯示,氣溫每降低1攝氏度,心臟病發病率就會增加2%。那么,要如何遠離心腦血管疾病,安全過冬呢?老年糖友不妨記住“四慢訣”:慢慢起床、慢慢吃飯、慢慢運動、慢慢調藥。
慢慢起床 清晨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魔鬼時間”,大約有四成的腦中風和心梗,在深夜和凌晨起床時的幾分鐘內發生。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常合并有心血管自主神經功能受損,清晨醒來后匆匆起床,如果交感神經過度激活,易出現體位性高血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如果交感神經不能激活,易出現體位性低血壓,也會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因此,醒來后不要急于坐起,鼓勵“賴床”兩分鐘,讓身體“醒透”,靠在床頭兩分鐘,再在床沿坐兩分鐘,保證血壓、心跳與腦供血的穩定。
慢慢吃飯 冬天食物冷得快,很多老年糖友為了避免“胃受涼”,都喜歡大口大口地迅速吃飯。老年糖友胰島功能偏弱,食物吸收過快,進餐速度快對餐后血糖的影響尤其明顯。大腦攝食中樞接收“飽”的信號通常需要15~20分鐘,吃得過快,攝食中樞還沒來得及接受飽腹感信號,就已經攝食過量,容易引起體重增加。同時,老年人胃酸與胃消化酶分泌能力偏弱,如果吃得太快,胃液與消化酶的分泌速度跟不上進餐的速度,容易引起胃腸、胃痛與各種腸道疾病。建議老年糖友飯前應適當喝點溫水,慢慢吃飯,細嚼慢咽,每口飯嚼10~20次,每頓飯進食時間10~20分鐘。
慢慢運動 冬天氣溫低,運動前的熱身活動比其他季節更為重要。如果熱身不充分,很容易造成肌肉拉傷、關節損傷;還容易在運動中出現血壓急劇上升,誘發心腦血管疾病。運動結束后,需通過整理運動,使身體“慢慢”恢復到平靜狀態。所以,糖友運動時要慢慢熱身和事后整理,運動前熱身15~20分鐘,運動后整理5~10分鐘。
慢慢調藥 冬季氣候寒冷,血管收縮,使血流阻力增大,機體本能地將血壓升高。冬季食欲會變好,且白晝時間縮短,由于“吃”得多,“動”得少,血糖也容易升高。因此,老年患者的“調藥間隔”宜延長,可能用1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緩慢調整降糖藥與降壓藥用量,“慢慢”將血糖與血壓控制到目標范圍。除非高血壓急癥,老年糖友降壓藥宜每月調整1次;除非高血糖危象,老年糖友降糖方案宜2周微調1次。注射胰島素的糖友,調整劑量不應過大,或在醫師指導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