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云晨
摘要:我國思想政治教育逐步突破傳統教育模式,順應著時代發展趨勢和要求,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這一新興事物應運而生。而現實中存在著高校輔導員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失衡”、在新媒體領域中的“掉隊”、對大學生群體新特質“失察”以及對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忽視”。因此,要從構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平臺、增強輔導員的思想政治理論學習和實踐以及提升網絡媒介素養等方面增強高校輔導員的話語權。
關鍵詞:網絡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輔導員 話語權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24-0025-02
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是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具有運用話語方式將正確的價值觀念傳遞給學生,以此來說服和影響他們的權力。同時,大學生也具有通過自身的話語去表達想法和觀點的權利,從而與其教育者進行平等對話。[1]雖然許多高校輔導員十分清楚網絡對于大學生的影響,卻受限于不能熟練地運用網絡新媒體,僅僅依靠QQ、微信等工具安排簡單的日常事務,未能及時對網絡中產生的錯誤輿論觀點進行管控,時常呈現出“失語”狀態。因此,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探討高校輔導員如何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專業優勢,建構和提升自身在網絡陣地中的話語權,共同維持良好的校園環境,是高校一個現實又緊迫的問題。
一、高校輔導員話語權困境的現狀分析
在高校場域下,網絡的復雜性和開放性,極大地挑戰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權威、價值理念、內容和方式。
1.高校輔導員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失衡”
高校輔導員是擁有著教師和管理者兩種身份的職業,需要扮演的角色也是多樣的,其職責包含了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咨詢、日常事務管理、職業生涯規劃等內容,高校輔導員逐漸演變為一種復合型、多功能角色,也造成了他們在學生工作中的“失衡”。正是這種不明晰的工作定位,導致高校輔導員一直維持在高強度、長時間的工作狀態,尤其在新媒體領域,日常工作內容的分散性導致大多數高校輔導員很難拿出時間和精力去鞏固和提升自身的教育話語權,不能及時地關注網絡平臺中的各種訊息,這使他們話語的數量、頻率及形式,很難應對網絡媒體消極、負面以及具有煽動性的話語,進一步弱化了其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的話語權。
2.高校輔導員在新媒體領域中的“掉隊”
在高校傳統思政教育工作中,高校輔導員往往因為占據著知識的優先獲得權,才能進一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文本的解釋權。[2]隨著網絡在大學生群體中的普遍應用,徹底顛覆了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高校輔導員的話語體系在網絡領域已經失去了其絕對的支配地位。由于一些高校輔導員對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其工作帶來的變化認識不足,重視度不夠,思維依然停留在過去,不愿去借助用網絡工具創新開拓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這一新領域。據調查顯示,僅有少部分高校輔導員承認網絡對其工作的影響比較大,甚至許多人都未曾關注過學生們感興趣的新媒體平臺,更沒有添加學生的QQ、微信等網絡通訊方式,忽視了網絡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理念革新,嚴重脫離了時代發展的潮流趨勢。
3.高校輔導員對大學生群體新特質的“失察”
網絡中的信息處于一種爆炸式擴散狀態,各種文化交織與滲透,很多大學生自身理論素養不深,辨別真偽的能力不強,難免受到一些低俗文化的影響,造成價值觀念混亂,不再對高校輔導員抱有權威感,甚至對他們的話語直接漠視。另外,現在大學生群體追求個性化表現,他們的獨立意識、民主意識和主體意識明顯增強,部分高校輔導員既不了解網絡信息的散播方式和規律,又忽視學生自我意識的覺醒,把學生置于水火不容的對立面,盲目地打壓和制止負面輿論,逐漸在學生群體間造成信任危機。
4.高校輔導員對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忽視”
目前,大多數高校的輔導員隊伍并不是人文社科類的出身,一方面理論功底不扎實,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思想缺乏系統而全面的認知;另一方面教育的話語形式單一枯燥,難以回應大學生感興趣和關注的重難點話語問題。除此之外,部分輔導員運用網絡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也十分欠缺,主要表現在如下兩個方面:一是欠缺使用網絡工具的方法,一些高校輔導員使用網絡新媒體只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浮于表面,沒有達到實質性效果,根本不能滿足當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二是欠缺運用新媒體手段的創意,發布的內容缺乏吸引力,顯得“嚴肅”而“呆板”,并不是大學生所“喜聞樂見”的內容。
二、高校輔導員話語權的提升措施
面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興起及其帶來的改變,高校輔導員應正視和承認這一既定事實,主動利用好網絡平臺,提高自身在網絡社區平臺中的話語權,推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朝有效、高效的方向發展。
1.構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平臺
網絡平臺是輔導員開展學生網絡工作的空間和陣地,高校輔導員要以政治教育為主導,收集和獲取利大學生學習、生活、心理等動態信息,有針對性地去加以幫扶和引導。在利用網絡平臺組織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中,輔導員一定要了解當代大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將正確的思想政治觀點融入學生感興趣的事件中,讓學生更好地形成自身的價值觀。值得注意的是,要保障網絡的實效性和民主管理,積極開辟信息交流溝通的雙向渠道,確保學生的信息能夠及時反饋和解決。
2.增強輔導員的思想政治理論學習和實踐
大學生群體特質在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高校輔導員的工作方法也在不斷地推陳出新,這都需要不斷地學習新理論、認清新形勢。輔導員要去占領大學生話語權陣地,單單依靠傳統經驗是無法實現的,還需要系統、全面地學習人文社科類多方面的知識,豐富理論體系,游刃有余地去應對和打擊各類腐朽思想和文化,也能夠及時有效地解釋回應大學生關注的熱點、難點事件,切實樹立和鞏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權威。高校輔導員要主動出擊,在實踐中提升話語素養,提升自己的專長話語權。
3.提升輔導員的網絡媒介素養
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通過網絡渠道去獲取信息、篩選信息、推送信息是當下高校輔導員必須具備的一種工作能力。高校輔導員需要在平時注重學習網絡相關知識,掌握新媒體技術的運用方法,尋求在話語內容、話語方法、話語藝術等層面有所突破,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對于高校而言,要將輔導員網絡素養培訓納入日常培訓工作中,面向輔導員組織開展相關主題的理論培訓、講座、技能大賽和沙龍活動,在學習交流中不斷更新輔導員自身的知識結構。高校也可以邀請新媒體專業運營人員對輔導員進行培訓,使輔導員熟悉時下熱門網絡平臺的傳播規律以及相對應的操作方法,從而建設一支新媒體技能過硬、媒介素養夠強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有效提高輔導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話語權。
三、結語
網絡技術的發展和新媒體平臺的興起,對于高校輔導員而言,既是新的機遇,也是一種新的挑戰。面對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內出現的新問題,高校輔導員的責任重大,擔負著對大學生進行思想引領和價值引導的重要職責。在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們的思想立場和思想價值越來越多元化,西方社會思潮也從未停止過對大學生思想陣地的搶占。因此,高校輔導員必須主動出擊,積極進入網絡新領域,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馮振萍,李憲倫,張衛平.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情境的觀念存在和學術發展[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19):23-24+34.
[2]朱雁.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能力探究[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7,9(6):12-16.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