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
摘 要:將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應用于分析化學教學中,顛覆了傳統意義上的課堂教學模式,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將知識傳授與知識內化顛倒安排,學生在課前通過觀看教師提前錄制的視頻資料、教學PPT或其他輔助資料完成學習內容自學和相關問題的思考,在課堂上進行交流討論,解決問題,同時老師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這樣,從以教師為中心真正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成績、學習效果及教學滿意度,體現了“做中教、做中學”的教學理念,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團隊合作、創新、交流溝通能力。
關鍵詞:微課翻轉課堂分析化學教學
微課和翻轉課堂大家都已經不陌生了,關于它們的定義也有很多種。目前,在我國,微課和翻轉課堂方興未艾,但在課程教學和學習過程中,微課的管理和應用卻是全新課題,也是困擾很多授課教師的難題。對微課和翻轉課堂的定義我認為下面的說法是比較全面的:微課又名“微課程”,是“微型視頻網絡課程”的簡稱,它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如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或教學環節(如學習活動、主題、實驗、任務等)而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在線視頻課程資源。翻轉課堂又稱翻轉課堂教學,即將知識傳授與知識內化顛倒安排,學生在課前通過觀看教師提前錄制的視頻資料、教學PPT或其他輔助資料完成學習內容自學和相關問題的思考,在課堂上進行交流討論,解決問題,同時老師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
最初,我認為微課和翻轉課堂只適用于中小學教學,對于高職院校的教學不適用。但通過深入學習我了解到,微課和翻轉課堂表面上是課堂教學方式的反轉,實際上是教師的教育觀念的翻轉,這種教育觀念同樣適用于高職教學。為了更好的提高我院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班級學生成績、教學效果及教學滿意度,自2017年9月開始,我在分析化學實驗教學中嘗試應用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并將其隨之推廣到分析化學理論課教學中,發現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可以提高學生的成績、學習效果及教學滿意度,現將應用情況總結如下。
傳統課堂教學中,知識傳授是通過教師在課堂中的講授來完成,知識內化則需要學生在課后通過作業、操作或者實踐來完成的。在翻轉課堂上,這種形式受到了顛覆,知識傳授通過信息技術的輔助在課前完成,知識內化則在課堂中經老師的幫助與同學的協助而完成的,從而形成了翻轉課堂。真正意義的翻轉課堂需要網絡環境和數字化學習資源和平臺的支撐,課前學生通過手機、PC在網絡中學習微課。目前,在非數字化學習環境下,特別是在住宿制學校,學校無法提供網絡環境和教學資源,學生無法通過終端進行網絡學習,如何利用微課實現課堂的翻轉值得我們思考。
就分析化學實驗教學來說,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先講、然后演示,最后學生動手操作、教師進行指導和糾錯。這樣教學的弊端在于,教師在講和做的時候,學生無法與教師“同步”,即學生聽課的時候,抓不住重點和細節,導致學生操作練習的時候,還沒有對實驗操作的整體和細節有清楚的了解和認識,導致出錯率高、教師指導和糾錯困難,考核也很費時費力。所以,我們嘗試在把微課學習環節搬到課堂上,根據翻轉課堂理念先讓學生通過微課對教學的重難點進行自學,再在課堂上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間的協作、學習掌握和內化知識,實現先學后教的課堂反轉。我將滴定分析常用的儀器——分析天平、滴定管、移液管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項以短視頻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學生學習后展開討論,將疑問和難點匯總后,由教師進行解答和強調。最后學生動手操作,師生共同總結。實現了學習由“先教后學”向“先學后教”翻轉。這樣試行以后發現,短視頻中的生動圖片和動畫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明顯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學生反映較好。但是感覺到互動的時間少,解答疑惑、匯報討論環節進行的不充分。
后來嘗試通過QQ這種社交平臺來管理微課程,把傳統的學習過程徹底翻轉過來,讓學生在課外時間提前完成針對知識點和概念的自主學習,課堂則變成了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主要用于解答疑惑、匯報討論。部分操作和考核可以通過視頻作業的形式上交,教師根據視頻中的操作情況給予評定。例如,對于移液管的基本操作,在課前教師將移液管的規范操作方法短視頻發到班級QQ群,通過視頻學生了解移液管的操作,并自己總結提煉移液管操作的注意事項,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于學生之間直接將學習結果進行交流,然后動手操作,在操作過程中同組同學可以互相糾錯。當遇到存在異議的問題,可以通過實際操作進行驗證,將以前費時費力、學生認為很難的實驗操作,變為輕松、易掌握的內容,而且還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思考能力,體現了“做中教、做中學”的教學理念,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團隊合作、創新、交流溝通能力。“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課例片段),同時還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因此,“微課”既有別于傳統單一資源類型的教學課例、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源,又是在其基礎上繼承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
將微課與翻轉課堂模式在分析化學理論課教學中推廣應用后,將傳統理論教學中存在的主要以講授為主,學習的場所和時間固定受到限制,課堂上與教師互動的時間較少,教師不能照顧到每一位學生的感受的現狀大大改觀。尤其對于化學功底較薄弱的部分學生,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微視頻的學習,通過課堂上教師幫助突破難點,則很容易掌握,不容易遺忘。因而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化學課程的理論成績及操作技能水平。
傳統教學模式,教學形式機械,教師全盤講授灌輸,學生習慣于接受、繼承知識,導致缺乏自學能力。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下,微課為學生提供了較為豐富的學習資源,讓學生形成課前自主學習的學習習慣及自我導向學習經歷(自我導向學習,是指學習者在不論有無外力的幫助下,主動判斷學習需求、形成學習日標、評估可利用的資源。選擇并執行合適的學習方法和評價學習效果),與小組成員一起完成教師課前布置的任務,伴隨著學習興趣的提高學習動機也有所提高,同時課堂上教師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給予對學生個別化指導,切實解決了學生的學習困難,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
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顛覆了傳統意義上的課堂教學模式,微視頻有利于促進信息技術教學模式的改進,能促進學生自學能力的提升,有利于資源的優化與共享,有利于激發教師的教學熱情,提高教學質量。翻轉課堂,從以教師為中心真正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增加了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和個性化的接觸時間,創造了讓學生對自己學習負責的環境,老師成為學生身邊的“教練”,而不是在講臺上的“圣人”,教師角色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向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轉變。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通過與學生面對面的交流、進行知識內化,促使教師在教學形式、教學態度、教學技能、課堂氣氛、師生交流方面都得到了較大的提升。學生對教師教學形式、教學態度、教學技能、課堂氣氛、師生交流的滿意度均高于傳統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張金萍.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人體形態學》教學中的應用[J].重慶醫學,2015,44(17):2441-2442.
[3]謝曉華.操作演示的微視頻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34:4-5.
(作者單位:七臺河職業學院,黑龍江 七臺河15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