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君
摘要:如何推動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轉型,發揮高校圖書館在我國公共文化體系中的作用,成為高校圖書館館員重點關注的一個課題。優化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具有現實意義。基于此,在文化強國背景下,論述了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的基本原則,提出了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的策略,以期進一步發揮高校圖書館的文化服務功能,提升高校圖書館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信息服務 文化強國 圖書館 高校
中圖分類號:G258.6 G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24-0107-02
圍繞知識進行服務與傳承是高校圖書館永恒的服務主題。文化強國背景下,高校圖書館需要進一步延伸服務內容并拓寬服務領域,通過優化信息服務機制來實現閱讀推廣的基本目標,鼓勵本校師生進行學術研究、科研創新以及日常閱讀的同時,為社會公眾提供相應的社會化服務。在文化強國戰略背景下,對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進行研究,不僅能夠豐富相關研究,而且能夠為高校圖書館提供借鑒,具有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優化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的現實意義
1.推動文化強國戰略實施,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高校圖書館的信息服務水平直接影響高校科研創新工作、學術研究工作以及閱讀推廣工作。優化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內容,為廣大師生提供更為優質以及便捷的服務,可以提升高校整體的科研創新實力、學術研究實力,推動文化強國戰略的實施[1]。除此之外,高校作為我國培養人才、宣傳文化的重要陣地,有責任參與文化強國戰略,讓更多的師生學習并研究先進理論、先進文化。高校圖書館優化信息服務模式,可以提升師生的滿意度,增強圖書館與師生之間的黏合度,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2.提升高校圖書館知名度,促進高校圖書館轉型
文化強國背景下,高校圖書館的信息服務不是一種封閉式的服務,而是一種開放式的服務。高校圖書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其屬于社會公共文化體系的一部分。雖然說高校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在性質上有本質的不同,但其目標都是一致的,即讓更多的社會公眾能夠學習知識。優化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內容,探索高校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聯合的信息服務模式,可以進一步彰顯高校圖書館價值,提升高校圖書館知名度[2]。
二、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的基本原則
1.網絡化原則
信息化社會,高校圖書館不僅要加強線下服務,也要注重互聯網終端的線上服務,為相關主體提供更加全面和優質化的信息服務。為此,高校圖書館要善于利用網絡信息技術的優勢,改善并創新線上終端的服務結構以及服務模式[3]。一方面,高校圖書館在購置知網、維普、萬方等數據庫過程中,要考慮到數據庫的質量,合理選擇相應的數據庫。另一方面,高校圖書館要引進并培養技術性人才,確保線上服務的穩定性。
2.以人為本原則
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要保障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最大限度避免資源浪費、資源限制、資源配置不均等狀況。為此,高校圖書館為相關主體提供信息服務時要堅持以人為本原則,從用戶需求的角度出發進行信息資源建設。一方面,高校圖書館館員要善于利用問卷調查、訪談等工具對相關主體的需求進行調查,有指向性地采購紙質圖書資源以及數字圖書資源,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基本目標。另一方面,高校圖書館要設置相關的意見反饋渠道,及時聽取相關主體對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領域的建議,不斷改進高校圖書館服務工作,提升用戶的滿意度。
三、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的策略
1.擴充服務內容,加強特色信息資源建設工作
高校圖書館要著眼于科研創新、學術研究以及閱讀推廣等三項工作,并在此基礎上擴充相應的服務內容,建設特色信息資源。第一,高校圖書館要對接高校重點學科,服務于高校重點學科。由于我國大多數高校的某一重點學科領域具有較強的師資,所以在相關學科領域具有較強的競爭力。為此,高校圖書館要進一步鞏固本校在某一重點學科上的競爭地位,對接學科師生的相關需求,建設有特色的信息資源數據庫,體現高校圖書館的服務效能。第二,高校圖書館要對接學校學科發展要求。隨著文化強國戰略的進一步推進,越來越多的高校綜合性辦學的趨勢進一步加強,增設了一些新興的學科。為此,高校圖書館要做好相關新興學科的信息服務工作,擴充服務內容。總體而言,高校圖書館在擴充服務內容過程中要進行可行性分析,確保特色信息資源建設能夠符合本校的辦學特點、發展戰略以及高校定位,防止資源浪費以及資源重復投入問題的發生。
2.依托數字圖書館,建立圖書館信息服務聯盟
高校圖書館受限于場地空間、人力、物力以及財力,不可能像公共圖書館那樣,面向社會公眾全方位開放。因此,高校圖書館需要尋找新的服務點,發揮自身在文化強國戰略中的作用。數字化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為高校圖書館深化館際合作提供了新契機。數字圖書與紙質圖書最大的區別在于,數字圖書以數字化的形式呈現,對于用戶數量沒有嚴格的限制,而紙質圖書則要“一人一書”。第一,高校圖書館要加強與社會公共圖書館的合作,探索數字信息服務合作模式,充分利用雙方購買的相關數據庫進行共享,實現資源全方位利用,減少圖書館信息服務領域的成本。第二,高校圖書館要加強與其他高校的合作,打破門戶限制,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共建共享。總之,高校圖書館在轉型發展過程中要堅持開放性原則,善于借助其他社會主體的力量來建設本館。
3.創新社會服務模式,服務高校“產學研”合作
越來越多的高校、企業以及政府之間進行產學研合作,進一步推動了我國整體的學術研究能力以及科研創新能力。為此,高校圖書館要創新社會服務模式,服務高校“產學研”合作。第一,高校圖書館可以對接企業技術創新部門,為企業技術創新部門的員工提供圖書信息資源查閱服務,進一步提升信息資源利用效率。第二,高校圖書館可以對接科研需求以及學術研究需求,為本校師生提供相應的科研需求信息以及學術研究信息,進一步發揮科研與學術研究的作用。例如,高校圖書館可以建設相關的科研需求信息發布平臺,由企業發布相關的科研需求后,師生根據自身專業特長開展課題研究,并與企業簽署相關的科研課題服務協議。同時,高校圖書館則提供系統性的信息資源服務,幫助師生完成相關科研課題。通過該種模式,不僅增強高校師生的主動性,還能進一步發揮高校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優勢,推動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
四、結語
文化強國背景下,高校圖書館要進一步宣傳優秀、先進文化,為師生提供更加多元化、全方位化的信息服務,提升本校師生科研創新能力、學術研究能力以及文化素養,拓寬本校師生視野。除此之外,作為我國公共文化體系的一部分,高校圖書館也要探索與公共圖書館進行信息服務共享,進一步利用挖掘本館信息資源的潛力,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助力于文化強國戰略的全面實施與發展。未來,高校圖書館館員要樹立全局意識、網絡意識、服務意識以及創新意識,不斷為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創新工作建言獻策,實現自身職業價值以及人生價值。
參考文獻:
[1]王蕾.高校圖書館大數據服務面臨的困境分析及對策探討[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22(15):144-145.
[2]唐燕.淺析高校圖書館期刊資源建設和信息服務[J].科技風,2019(21):239.
[3]趙軍成,李玉環.基于智庫服務的高校圖書館轉型建設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9,10(13):28-29.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