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露 張晨 鄭愷
摘 要:和諧文化是一種體現和諧理念,和諧精神的文化,而軍校和諧文化作為和諧文化的一個特殊的子系統,是一種融思想觀念,理想信仰,軍校風尚,行為規范,制度體制等為一體的先進性、高層次的文化。隨著“和諧”成為時代的主題,軍校和諧文化建設成為和諧社會的時代主題。
關鍵詞:軍校;和諧文化;和諧社會;內涵;現實意義
文化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社會活動,它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英國人類學家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中“關于文化的科學”一章里提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學意義來講,實一個復合的整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以及作為一個社會成員的人所習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習慣,大學文化,則應該代表社會的良知和承擔社會的責任,應該具有強烈的批判精神,具有引領文化前行,示范輻射的吸引作用,閃耀著科學理性的執著精神和人性永恒的光輝。”①和諧文化就是一種體現和諧理念,和諧精神的文化,也即體現了和諧精神的思想觀念,價值體系,道德規范,行為準則,制度體制,文化產品等;建設和諧文化就是大力研究、豐富、倡導、傳播、實施、奉行體現和諧精神的文化。
而軍校和諧文化,是軍隊院校在長期辦學實踐的基礎上,經過歷史的積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環境的影響逐步形成的一種獨特的社會文化形態;它作為和諧文化的一個子系統,是一種社會的亞文化,軍校和諧文化是以軍校學員為主體,以和諧思想為精神內核,以學科或專業為基石,以文化活動為表象;“是一種融思想觀念,理想信仰,校園風尚,制度體制等等為一體的先進性、高層次的文化,是大學精神文化、大學行為文化、大學制度文化、大學環境文化的總和”。②
“和諧成為時代的主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項系統工程,包含了不同層次縱橫交錯的各個子系統。”③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更是一種文化境界,軍校和諧文化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軍校和諧文化建設的本質內涵
(一)和而不同的校訓是軍校和諧文化的理論基石
軍校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合格的國防軍人,即個性和諧,全面發展的軍人。軍校為軍校學員的發展提供和諧的文化環境,促進軍人的自我修養和自我教育。軍校和諧文化的建設,必須要有明確的理論支撐,這就是軍校理念,理念隨著時代的發展,也是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有什么樣的大學理念,就有什么樣的大學文化實踐。軍校作為大學的特殊個體,有大學的共性和獨特性。
中國的大學理念和大學制度都是西方大學理念和大學制度傳入中國的產物。在中國,大學理念萌發于清朝末期,經蔡元培、梅貽琦等教育家的發展而逐步確立,并對中國大學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蔡元培指出:大學是“囊括大典,網羅眾家”之學府,是研究高深學問的機關。梅貽琦則認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④
作為大學和諧文化建設的基石,大學理念既繼承了傳統的觀點又賦予了嶄新的內涵。大學理念應該是培養和諧的全面發展的完人,促進教學與科研的和諧共進,實現大學與社會的和諧良性互動。大學精神是大學在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反映大學特色,并能激發師生積極性和增強學校活力的群體意識。”⑤大學和諧文化建設的核心,就要培育高度和諧的大學精神—校訓。
校訓是大學和諧文化建設的靈魂與精髓。我再此舉例說明大學精神——校訓的和而不同,西點軍校是“職責、榮譽、國家”, 國防科技大學“厚德博學 強軍興國”;空軍指揮學院“治學嚴格 多謀善斷 獻身空軍”,裝甲兵指揮工程學院“德才兼優 指技俱精”;石家莊機械化步兵學院“忠誠 責任 精武 自強”;桂林空軍學院“責任 素質 奉獻”。
軍校的大學精神都是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它是軍校和諧文化的理論基石。
(二)和合融美的創新是軍校和諧文化的動力源泉
按照潘懋元先生觀點,隨著大學文化由精英文化向大眾文化的轉變,大學文化出現了多層次、多格局發展的新特點,所以在大學和諧文化的建設中,文化創新變得日益重要。“大學不僅傳承文化,還具有保存文化、批判文化、選擇文化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創新文化的功能。”⑥軍校更應該走在大學的前列。
軍校和諧文化建設就是要進行文化創新,建立軍校的核心價值體系。軍校文化創新就是用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凝聚力量、激發活力,倡導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加強國防教育,樹立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發揚紅色的艱苦奮斗精神,提倡勤儉節約,做新時代的軍人。弘揚我國軍隊傳統文化中有利于社會和諧的內容,形成符合傳統美德和時代精神的道德規范和行為規范,推動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軍校氛圍。⑦
軍校和諧文化建設是和諧社會構建時期的一個嶄新課題,我們一定要立足于當代軍事需求,繼承中華民族和諧文化傳統,汲取世界優秀文明成果,大力發展與和諧的國防教育要求相適應的和諧文化,實現軍校和諧文化建設的良性發展。“大學和諧文化是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和創新性國家的精神源泉和動力支持。”⑧同樣軍校和諧文化是做好國防教育的基礎。
二、軍校和諧文化建設的現實意義
(一)建設軍校和諧文化是增強軟實力的需要。軟實力主要是軍校文化的凝聚力和影響力。軍校文化建設是一項基礎工程,實施這一工程尤其要注重建設和諧的軍校文化。建設和諧軍校文化可以對內凝聚力量,對外擴大影響,增強學校的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軍校核心競爭力主要涉及學者、學科、學術、學風、學生等要素,這些要素的優化與配置皆離不開和諧的軍校文化。沒有和諧的軍校文化,有可能導致學者相互歧視、學科相互排斥、學術死水微瀾、學風浮躁滑坡、學生失衡發展。因此,一定要通過建設和諧的軍校文化,實現辦學要素的優化配置,增強軍校的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
(二)建設軍校和諧文化是促進軍校大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的需要。“軍校學員要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一定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價值取向和發展方向,協調德、智、體之間的發展關系。”⑨和諧軍校文化建設的根本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在建設和諧軍校文化的過程中,要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納入軍事院校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始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學生,引導他們直面經濟全球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出現的新情況、新特點、新問題,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德與才、科學素質與文化素質、生理發展與心理發展的關系,還要注重形成正確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誠信觀念、團隊精神與人際關系,實現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