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葉莉
摘 要:語文核心素養是構建語文教學體系的出發點與歸結點,而發展語文核心素養其中有一點就是要求“融合共性與個性,踐行因材施教原則”。打破學科教學界限,實現從“單科獨進”走向“學科融合”,是中職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育的現實需求。筆者所在學校開展了“語文+電商”跨學科融合的實踐與探索,以電商、語文兩位老師的《微信公眾號珍珠飾品圖文編排》嵌入式課堂為例,增加了專業課中的“人文味”,打破了“學科”之間的壁壘,拓展了專業課的深度和廣度。
關鍵詞:中職語文 電商 跨學科融合
新課程教學目標提出“語文學科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語文學科不再是純工具的科目。中職語文教學應該結合專業體現實用性,培養具有人文素養的勞動技術工人。不應割裂語文學科與各專業間的聯系,語文與專業之間更不應該有一道鴻溝。因此,中職學校推進學科融合,聚集核心素養就顯得尤為重要。“語文+電商”課堂,打破了傳統的一課一師的教學模式和學科本位視角,讓不同學科能在同一課堂中進行多元碰撞與對話,聚集共生共融的效應,同向而行,合力育人,使學生的能力最大程度上實現“跨越”,真正落實語文核心素養。通過課程跨學科開發、學生跨學科培育、教師跨學科培養和教學跨學科評價,以課程、學生、教師、評價等“教學要素”為實現培育目標的重要載體,尋找中職教學新的培養模式。
一、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素質現狀
筆者任教中職電子商務專業語文多年。從學校的招生情況來看,中職生絕大多數是在普高錄取后,被淘汰的學生。不過這些學生動手能力很強,雖然學習成績不突出,但是對一些新鮮事物還是充滿了好奇。電商專業的學生進入職校后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專業,更多地專注于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習,忽視文化課的學習。在電商教學過程中,學生對電商有技術層面的學習,但對產品缺乏足夠的了解,如對山下湖的珍珠、趙家的香榧等這些農產品的文化底蘊缺乏了解,對農產品的推介描述不夠生動形象。這些人文素養的缺失會制約學生將來成為優秀電商人才,因此在核心素養背景下,中職電商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需要加強人文素養來推動電商專業的進一步的發展。語文和專業學科的老師要想方設法采取多種方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把文化課教學與專業課相結合,充分體現學科融合的重要性。
二、轉變教學理念,探求新的教學模式
教育創新是一個大概念,也是教育發展的指導思想,而“教學創新”則指明了知識傳授的方法和途徑的新要求。中職學校要堅持深化教育改革,促進教育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語文教學要取得突破,應該從樹立新的理念入手。筆者認為,中職語文教學在緊緊結合不同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前提下,要提倡體現靈活性、實用性的原則。教學創新不能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語文與電商的跨界融合,就是一種很好的教學創新模式。筆者所在學校開展了“電商+語文”跨學科融合的實踐與探索,以電商、語文兩位老師的“微信公眾號珍珠飾品圖文編排”嵌入式課堂為例,增加了專業課中的“人文味”,打破了“學科”之間的壁壘,拓展了營銷專業課的深度和廣度。
1.圍繞專業,拓展內容,引導學生深入了解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或一個組織以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形成價值為核心的獨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為全體成員遵循的共同意識、價值觀念、職業道德、行為規范和準則的總和。在專業老師和語文老師的嵌入式課堂上,電商老師情景導入展示珍珠飾品直播視頻,并展現了“華東珠寶公司請學校電子商務教研組根據公司提供的商品信息及企業文化相關資料和素材,為公司設計一組在微信公眾號平臺進行珍珠飾品宣傳的圖文作品”的營銷設計任務。學生接到這個任務后,如果沒有對華東珠寶公司的企業文化做深入的了解,是很難設計出體現公司文化內涵的作品的。課堂上語文老師就對華東珠寶公司的企業文化進行介紹,華東國際珠寶城位于世界著名的珍珠之鄉——浙江諸暨山下湖鎮。它是世界性的珍珠珠寶生產與加工中心,集散與物流中心,品牌展示與貿易中心。產品為各類珠寶首飾,包括金、銀、寶石、雜石等各類珠寶產品系列,以淡水珠、黑珍珠等原材料為龍頭產品,集產品深加工、研究開發于一身。學生在老師點撥提升后對公司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設計出體現公司文化的珍珠飾品并進行很好的推廣宣傳。
在給學生講解企業文化的同時,可以適當地補充一些課外知識。如可以利用《喬家大院》熱播劇插入“商幫文化”,可以拓展介紹山西商幫、徽州商幫、廣東商幫、浙江商幫,以及各地商幫蘊含的文化。適當擴展商幫文化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而且可以加深電商專業學生對公司背景文化的了解,提高本專業的興趣。電商專業的學生不僅專業知識要扎實,課外知識也要豐富,為就業做好充分的準備。
2.緊扣專業,聚焦產品,挖掘產品蘊含的文化
伴隨著互聯網逐步普及和商業運營商數量的增加,電子商務在各個領域蓬勃發展起來。本地不但擁有襪業、珍珠、五金等多個名鎮名品,茶葉、香榧、年糕、薯片、藍莓、瓜子、同山酒等農副產品也非常豐富,在省內外都有較高的知名度。農業部門按照“五個一”目標,搭建農產品電子商務營銷平臺,通過網絡把本地的農產品推向全國,推向世界。
為華東珠寶公司設計微信公眾號珍珠飾品編排,搭建電商的營銷平臺,有利于培養學生電商營銷能力,將來更好地服務社會。要營銷產品首先要對產品有充分的了解。專業老師在“珍珠飾品圖文編排”這堂課上,嵌入了語文老師的珍珠文化介紹,向學生介紹了珍珠的傳世典故:西施原來是月宮中嫦娥的掌上明珠,后來吳越兩國交戰,黎民百姓深受連年戰亂之苦,她奉玉帝之命下到凡間來拯救黎民百姓,珍珠便是西施的化身。西方的傳說中,斷臂女神維納斯就孕育于貝殼中,當貝殼打開的時候,從她身上滴下來的露水就變成了一粒粒晶瑩剔透的珍珠。同時帶領學生賞析了有關珍珠的成語:珠光寶氣、掌上明珠、珠聯璧合、珠圓玉潤、買櫝還珠等等。這些美麗的傳說和相關的成語增添了珍珠的神秘和美感,大大豐富了產品的生動性形象性,提高了產品的文化內涵,用語文的素養提升了電商產品的價值。
3.緊扣專業,專項練習,掌握文案寫作方法
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除了具備相應的政策水平、業務技能、工作作風外,還必須具有各類應用文的書寫能力。他們將來大多從事營銷、前臺、秘書等工作,能否嚴格規范書寫各類應用文,與他們將來能否很好地從事相應工作有密切關系。“微信公眾號珍珠飾品圖文編排”語文共電商這節課上,專業老師講解了微信公眾號圖文編排的要點規范后,還介紹運用關鍵詞來表達營銷文案。語文老師接下去介紹如何運用語言表達技巧把文案寫得更好,達到突出作品主題的效果。公司任務要求中明確規定,所制作的珍珠飾品作品文字描述要與主題及商品相符,所制作的作品整體主題設計風格統一,色彩搭配合理。這就要求學生有較好的配圖描述的語言表達能力。為了更好地表達關鍵詞,就需掌握比喻、擬人等修辭技巧。這些語文知識的講解,更能激發學生學習專業的積極性。如:顆顆珍珠晶瑩圓潤,散發柔和光澤,像母親溫潤優雅,表達對母親的愛和敬重。又如:溫婉的珍珠,在經歷歲月沉淀后,依舊生輝,正如東方女性,經受風華的洗禮依然艷麗動人,散發出獨特的東方氣息等等。
4.加強教學評價的科學性,拓展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在完成珍珠微信公眾號營銷教學任務過程中,配有合理完備的教學評價體系是非常必要的,這個評價包括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評價體系既是對學生學習狀況的了解和把控,也是對教學成果的呈現和展示,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這個過程中再加入學生的自評,使評價從單向變成雙向或多向的交流。在這節課上,專業老師設計了兩份教學評價表,一份是《微信公眾號珍珠飾品圖文編排小組評價表》共100分,包括學生考勤、合作、上臺展示、圖文完整、公眾號編排、圖片選材、整體設計、主題突出共九個項目,分為小組評價,教師評價,總評三個環節。第二份評價表為《微信公眾號圖文編排作品品質確認質量表(專家點評)》,專家對圖文編排作品按照企業標準確認產品的質量,從主題海報、店鋪優惠券、店鋪特色等七項標準來鑒定作品設計是否合格。這些評價條例涉及面廣,重點突出,有關于學生行為習慣的,有關于產品編排的,在評價中都能很好地體現了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專業技能。結合專業技能和語文素養為平臺上的作品進行打分評價,引導學生從兩方面審視自己的作品,提升了學生的核心素養,使語文學科和電商專業不再割裂。
三、小結
語文邂逅電商,語文與電商跨界共融,會成為中職語文教育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把語文學科嵌入專業課教學,進行跨學科創意表達,打破了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提高了語文老師和專業老師的參與度”,這是浙江省特級教師戴智敏老師專家團隊的大膽嘗試,也是中職跨學科教學的新的探索。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在跨學科融合的今天,我們更需要大膽探索和嘗試。這種教學模式讓學生在“生活必備、職業拓展、職場應用”三個情境中深度學習,不斷總結提煉,從而提升學生核心素養。“語文+電商”讓中職學生在專業學習和語文學習的直接碰撞中吸取養分,創造出更具文化內涵的創意作品,用出色的語文表達能力去推介作品。相信未來電商專業的學生會成為既懂營銷又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新時代儒商。
參考文獻:
[1]段玉芬.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思考與建議[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6(7).
[2]馬勤花.淺談職高語文教學與電子商務專業的融合[J].文獻資料,2016(24).
(作者單位:諸暨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