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 錢大為
摘要:指出了植物編藝技術,歸根到底也是一種植物的造景技術.這種技術的使用是為了在視覺上給人們不一樣的體驗。在園林綠化工程中,植物起到綠化的作用,可提高空氣質量、減少噪音等,所以植物編藝技術在園林綠化中的運用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分析了植物編藝技術的概念、特性及其原理,并提出了其在園林綠化工程中的具體應用策略。
關鍵詞:植物編藝技術;園林綠化;綠化工程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9)17-0181-02
1 引言
我國的城鎮化速度越來越快,園林的建設逐漸成為了不可或缺的工程,園林建設中的綠化工程是重點工作,在綠化工程的開展過程中,通常會使用一些植物編藝技術,也就是造景技術,利川這些技術美化園林,提高綠化工程的效率。當然,植物編藝技術要想在園林的綠化工程中發揮作用,還需要深入的研究,例如研究植物編藝技術的原理、特性等,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將植物編藝技術與園林綠化工程完美結合起來。
2植物編藝技術的概念及特性
2.1 植物編藝技術的概念
植物編藝技術是植物造景技術的一種表現,其是指利用植物的一些自然屬性,比如植物形狀會受外界因素影響而改變的屬性以及植物的柔韌度屬性等,再結合科學技術,將科學與藝術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將植物編藝成各種各樣的形狀,不僅實現植物綠化的功能,同時還能起到美化的作用。
2.2 植物編藝技術的特性
2.2.1 具有科學性
科學的特性是植物編藝技術中最首要的特性,植物編藝技術不僅僅是簡單的修剪花草、編制形象等,更需要在滿足植物生長習性,以及時間和空間上的要求基礎上,進行合理的編制,其科學性就在于要遵循自然的發展規律。
2. 2.2 具有藝術性和文化性
藝術性是植物編藝技術的關鍵所在,藝術不單是將植物編織成型即可,更多的是需要在滿足植物生長需求的前提下,通過構圖、設計等,將一切與植物有關的色彩、內容和線條等有機結合在一起,通過編藝技術反映出園林的特色[1]。例如在展現古典魅力的園林中,可以將植物的枝干編制成團扇、屏風等具有古典韻昧的形狀,體現中國古典文化,將園林的整體特色表現出來,真正實現植物編藝技術的藝術性和文化性。
2.2.3 具有經濟性
經濟性是衡量植物編藝技術的重要標準之一[2]。在滿足園林的綠化效果和美觀效果的前提下,造價低的園林建設是人們所追求的,一味追求藝術美感而忽視了經濟,這樣的植物編藝技術可以說是比較失敗的。因此,應該充分考慮資金的投入以及后期養護費用等成小,體現植物編藝技術的經濟性。
2.2.4 具有技術性
植物編藝技術的實施需要技術的支持,這些技術是指能夠使得植物編藝技術達到預期的效果而使用的一些方法等,其中包括植物的培育技術、空間的設計技術、繪畫圖紙的技術以及編織技術等,這些技術是植物編芝技術完美實施的重要保證。
3 植物編藝技術的原理
植物編藝技術的原理主要有兩個,一是形式美的原理,二是色彩美的原理[3],通過這兩個原理將植物編藝技術完美呈現出來。
3.1 形式美的原理
形式美的原理和繪畫以及音樂的一些基本原則是相似的,具體表現如下。
3.1.1 統一的原則,注意調和
植物編藝技術要遵循統一的原則,即要注意保證植物的自然特性不會遭到破壞,在統一中尋求變化,既要保證植物之間的差異,也要保證植物之間的統一性,也就是相似性,不能動搖根本。此外,要注意各類植物之間要盡量相似、一致,注意調和它們之間的關系,使得觀賞者有不同的體驗。
3.1.2 注意均衡性和植物大小比例
植物編藝技術需遵循的原理之一是要保證植物之間的體態、大小均衡,根據周邊環境調整植物的形狀大小,使得編藝的植物與環境更加協調,保證植物之間的均衡性,展現植物的韻律美。
在編藝技術中,最重要的是遵循形態美的原理,因為植物編藝技術與其他造景技術不同,其更加重視植物的形態,在運用植物編藝技術的園林中,植物的編制形態是對同林特色最好的闡釋,園林的美通過植物的形態美所展現出來,所以,在植物編藝技術中,形態美的原理是其決定性作用的原理。
3.2 色彩美的原理
植物的編藝技術與現代的一些藝術是相關聯的,比如繪畫藝術、編織藝術以及剪紙藝術等[1],冉加上園林的建設就是為了通過展現植物的美來讓人感覺到視覺上的美,而對人類的視覺沖擊最大的除了形態上的美就是色彩上的美,植物編藝技術不僅需要通過編制形狀來讓人們感受美,還需要利用一些色彩,例如花、葉的顏色與枝干的顏色相互融合,通過對顏色的搭配,展現出植物編藝技術的色彩美。
4在園林綠化工程中運用植物編藝技術的意義
4.1 有利于綠化和美化效果兼顧
植物編藝技術在園林的綠化工程中,不僅能起到綠化的效果,而且能夠保證園林的美化效果,編藝技術的運用使得園林的植物不再是一成不變的風格,而是更加具有美感,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4.2有利于將文化滲透進綠化工程中
綠化工程本是沒有感情的,但是使用了植物編藝技術之后,因為各式各樣的形態以及不同的文化寓意,使得綠化工程不再單調枯燥,更加富有情感和文化氣韻。
5植物編藝技術在園林綠化工程中的運用策略
5.1 選擇植物的品種
5.1.1 選擇具有生態保護能力的植物
在進行同林綠化時,需要認真篩選植物,優先選取生態保護能力強的植物,并且盡量選擇柔韌性較好的植物,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編織工作,降低編織的難度,保證編織效果。
5.1.2選擇具有文化特色的植物
在園林的綠化工程中,選用能夠展現城市文化特色的植物,再利用植物編藝技術進行加工將城市的文化特性表現出來,顯示出植物編藝技術的文化性[5]。不僅可以運用能顯示城市文化的植物,還可以運用能展現傳統文化的植物,建造一個既有綠化效果,又有文化特色的園林。
5.2 植物編藝配置的形式
植物編藝技術更多的是注重形態的制作,而植物編藝技術與其他造景技術不同,植物編藝技術需要考慮編藝的形狀與園林意境的融合,所以在植物的編藝配置上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5.2.1 圖畫的形式
當要在園林綠化工程中加入植物編藝技術時,需要了解園林的整體情況以及園林所在地的文化等,以這些情況為基準進行構思,設計出一副能展現園林特色與城市文化的圖畫,根據繪畫內容對植物進行編織,使得園林的綠化工程以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展現園林的特色。
5.2.2 單一組合的形式
在進行植物編藝時,除了使用圖畫的形式來整體展現園林的特色之外,還可以使用單一的組合形式,也就是說可以配合其他造景技術,追求編藝技術與其它造景技術相結合,使得綠化工程更加多樣化。在園林的某處恰當使用編藝技術,例如在園林門口設置編藝形態像燈籠的植物,這樣顯得園林更有生氣、喜慶。
5.3植物編藝的表現手法
5.3.1 烘托的手法
植物編藝技術中使用最多的手法就是烘托手法,即營造出與園林的整體意境相似的編藝技術,通過植物編藝技術來強化整體的意境。用編藝好的植物來烘托園林的環境,例如將植物編織成比較大氣磅礴的形象,讓人們通過植物的形象感受出園林的壯麗等。
5.3.2 直接的表現手法
這樣的手法是指不做過多的修飾,直接將植物的自然形態略微加工,展現植物的自然魅力。
5.3.3 模擬的表現手法
在運用植物編藝技術時,模擬的手法也是比較常用的,人們往往將植物塑造成各種各樣的模樣來寄托情感和表現園林的特色,例如想要表現動植物和諧相處的寓意時,可將綠化工程中的植物編織成動物的形態,模擬動物與植物的相處環境,這樣的手法能夠讓人身臨其境,感受園林的意境。
6 結語
園林的綠化工程在現代社會是比較受重視的,而植物編藝技術是造景技術中最能表現美感的技術之一,在綠化工程中使用植物編藝技術也成為了必然的趨勢。在運用植物編藝技術時,要注意遵循植物形態美和色彩美的原理,將植物與藝術、科學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運用模擬、烘托等表現手法將園林的特色以及城市特色表現出來,結合其他造景技術,建設出一個既有綠化效果,又有美化效果并且能展現文化特色的同林綠化工程。
參考文獻:
[1]宋振彬,植物造景在現代城市園林景觀的應用及其養護管理[J].吉林蔬菜,2014(Z):54-56.
[2]李繼輝,植物造景藝術原理的運用[J].花木盆景(花卉園藝).2006(6):98~100.
[3]樊 萃.植物造景研究[J].綠色科技,2012(3):76-77.
[4]毛嘉穎,園林景觀設計中職務造景的分析[J].南方園藝,2010(2):49~50.
[5]張秋艷,發展城市園林綠化[J].國土綠化.2004(3):8.
收稿日期:2019-10-08
作者簡介:陳雪(1978 -),女,助理工程師,從事園林綠化管理工作。